卡納克

卡納克

卡納克(英文:Karnak),埃及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開羅以南700千米處的尼羅河東岸。遺址占據當時底比斯東城的北半部。通過斯芬克斯(見獅身人面像)大道與南面1千米的盧克索相接,那裡另有一座阿蒙神廟。由於中王國和新王國各朝都是從底比斯起家而統治全國的,底比斯的卡納克地方神阿蒙神被當做王權的保護神,成為埃及眾神中最重要的一位。這裡的阿蒙神廟也成為全國最大最富有的神廟。

簡介

埃及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 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 阿蒙神的崇拜中心, 古埃及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開羅以南700千米處的尼羅河東岸。遺址占據當時底比斯東城的北半部。通過斯芬克斯(見獅身人面像)大道與南面1千米的 盧克索相接,那裡另有一座阿蒙神廟。由於中王國和新王國各朝都是從底比斯起家而統治全國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當做王權的保護神,成為 埃及眾神中最重要的一位。這裡的阿蒙神廟也成為全國最大最富有的神廟。

建築規模

豐富的浮雕和彩畫豐富的浮雕和彩畫

卡納克的阿蒙神廟始建於中王國時期。至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大加擴建,第十九、二十王朝又續有增修。到新王國末期,它已擁有10座門樓(古埃及一般廟宇僅有1座門樓),各座門樓又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全廟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東西軸向布置,先後重疊門樓6座,又從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門樓4座。除主殿供奉阿蒙神外,還另建供奉阿蒙之子柯恩斯神和阿蒙之妻穆特神的廟宇。

在眾多柱廳中,最大的一座由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謝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面積達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圓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徑5米,柱頂呈蓮花狀,是古代建築中最高大的石柱。在門樓和柱廳圓柱上有豐富的浮雕和彩畫,既表現宗教內容,又歌頌國王業績,並附有銘文。這座神廟是研究中王國和新王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遺蹟。

遺址從19世紀以後經過不斷發掘 。現存有部分門樓、方尖碑、雕像和柱廳圓柱,可供遊人參觀。

卡納克阿蒙神廟

卡納克(阿蒙神廟):Great temple of ammon

新王國時期,皇帝們經常把大量財富和奴隸送給神廟,祭司們成了最富有,最有勢力的奴隸主貴族。神廟遍及全國,底比斯一帶神廟絡繹相望,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卡納克(KARNAK和魯克索(LUXOR)兩處的阿蒙神廟。 卡納克的阿蒙神廟是在很長時間陸續建造起來的,總長336米,寬110米。前後一共造了六道大門,而以第一道為最高大,它高43.5米,寬113米。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廳,寬103米,進深52米,面積達5000平方米,內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間兩排十二根柱高21米,直徑3.6米,支撐著當中的平屋頂,兩旁柱子較矮,高13米,直徑2.7米。殿內石柱如林,僅以中部與兩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側窗採光,光線陰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權神化”的神秘壓抑的氣氛。在卡納克神廟的周圍有孔斯神廟和其他小神廟,宗教儀式從卡納克神廟開始,到魯克索神廟結束。二者之間有一條一公里長的石板大道,兩側密排著聖羊像,路面夾雜著一些包著金箔或銀箔的石板,閃閃發光。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這些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點,這也就是卡納克阿蒙神廟藝術構思的基點.

卡納克所有的神廟

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裡,這裡一直是活躍的“建築工地”,多位法老以阿蒙神的名義大興土木:拉美西斯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重要的宗教中心。

卡納克的建築群由多座宗教建築組成,他們的修建時間跨度從中王朝一直延續到羅馬帝國時代。建築群的核心是阿蒙—拉大神廟,興建之初被當成底比斯的神聖區域,隨後又被居民們命名為“阿蒙之城”,在它的附近還修建了獻給戰神孟特(Montu)神廟以及供奉阿蒙之妻—女神穆特(Mut)的神廟。一條長達2公里的“獅身人面像大道”將卡納克神廟與南部的盧克索神廟連線起來,後者也用於供奉阿蒙神。尼羅河也將這兩座神城連線起來,在某些重大節日,阿蒙神的雕像會被裝上船,在一列小船的護送下,從卡納克運到盧克索。 拉美西斯比古埃及任何一位法老都勤於大興土木,在位期間,他下令修建的宮殿、廟宇、雕像和石碑的數量多得令人難以置信。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主要是通過氣勢宏偉的建築來顯示自己的權利以及彰顯其在世天神的地位。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占用一些更為古老的建築。有些古老建築被他修復之後刻上自己的名字,有的被他圍在了以其名義修建的建築群當中,還有的則被當成了“材料庫”,在被拆毀之後當成修建新建築的材料。 吉薩(Giza)的哈夫拉(Khafre)金字塔就遭此運, 整塊的花崗岩被拆下來用於修建位於孟斐斯的布塔大神廟。由拉美西斯欽定的建築風格也被他用於顯示其偉大之處。比如,在神廟裡布滿了雄偉的雕像和裝飾有象形文字及圖案的石柱,顆滿描繪宗教和戰爭場面的廟宇牆壁都在歌頌國王的神聖和偉績。

拉美西斯本人親自到施工現場檢查工程的進展情況,他甚至還前往石材的開採地去挑選最佳的材料。 有一些碑文,比如刻在第八世石碑(現保存在埃及國家博物館)上的文字,記述著拉美西斯鼓勵和讚揚建築工人們的話語。拉美西斯非常關心他們的生活,從不讓他們缺少食物、衣服、鞋子以及新鮮的水,以便能讓他們專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卡納克人留下的謎團

考古學家勒霍斯1979—1984年帶隊發掘了卡納克海濱格夫爾林尼島上的一個甬道墓,發現此墓是個刻意經營的地下建築,大理石塊砌成的同心圓台宛如露天運動場的看台,墓壁上有精美的浮雕圖案。他們在二十公里外發掘出了另一古墓,墓內石雕也有類似的圖案。在甬道墓內,29塊墓道壁石板中有23塊刻了圖案,上有同心圓弧、斧頭、蛇、牧羊者手杖等圖形,還有類似女神的人像。

在二十公里外那座古墓的內室,也發現了相似的一段,把它們拼合在一起,正是一方完整的14米長、總重量在數噸以上的刻圖石板,而且這方石板明顯是人為截斷的。為什麼要將完整的石板截斷?為什麼要分裝在相距二十公里的兩墓中?到底用什麼工具來運輸三十多噸的巨板?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宏偉神廟

埃及卡納克神廟柱廳埃及卡納克神廟柱廳

埃及卡納克神廟柱廳(公元前14世紀—前13世紀)

古埃及人由於崇奉太陽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許多神廟。位於今開羅南面約六百多公里的卡納克阿蒙神廟,便是其中最著名的。阿蒙神廟占地24.28公頃,由許多部分所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柱廳。該廳長366米,寬11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廳,134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兩排的柱子最為高大,其直徑達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著長9.21米,重達65噸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徑為2.74米,高12.8米。在柱頂的柱帽處,可以安穩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築尺度之大,實屬罕見。站在大廳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處處遮擋著人們的視線,給人造成一種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覺。雖然由於年代的久遠,致使神廟已破敗不堪,然而,透過那僅存的部分,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和想像到卡納克神廟當年的宏偉壯麗。

方尖碑

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噸,是當時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現在埃及境內最高的方尖碑。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是開創古埃及新王國時期一代盛世的圖特莫斯一世法老的女兒,圖特莫斯二世法老的同父異母妹妹兼王后,圖特莫斯三世法老的姑姑、嫡母和岳母。女王自幼志向遠大,秉性剛強,立志要當全埃及的最高統治者,在輔佐丈夫圖特莫斯二世法老執政期間,即熱衷朝政,覬覦國家統治權力。當二世去世以後,迫於女子不能當法老的世俗壓力,女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庶子、年僅9歲的圖特莫斯三世當了法老。無奈三世也是一代英主,當年事稍長,便不甘傀儡,蠢蠢欲動。女王於心不甘,於是廢黜三世並把他趕到卡爾納克神廟裡來當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這才加冕登極。為了應天順人,女王花了7個月的時間從亞斯文採下石料製成當時全埃及最大最高的兩座方尖碑,沿尼羅河長途運輸150公里,立在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聖的神廟裡,獻給太陽神阿蒙,並在碑上刻下銘文稱自己為阿蒙神的女兒和兒子,以此證明自己承繼大統的合法性。

埃及卡納克方尖碑埃及卡納克方尖碑

感謝古埃及文字的破譯者使得我們在3400多年以後,還能夠讀得到方尖碑上的銘文:“她為她的父親阿蒙——兩片土地王座之主,建造她的紀念物,為他用南方的堅硬花崗石建造了兩個大方尖碑,它們的表面鍍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當太陽在它們之間升起時,從尼羅河的兩岸看去,它們的光芒照耀著大地。”

“阿蒙,兩片土地王座之主:他讓我統治黑土地和紅土地,作為一種獎賞,在整個土地上沒有人反對我。所有異國他族都是我的臣民,他將天的邊際作為我的疆界,太陽環繞的一切都為我勞作。他將這一切給予他親生的人,他知道我將為他統治這一切。我確實是他的女兒,我服侍他,知道他所有的意旨。我從我父親那裡得到的賞賜就是生命、永恆和統治,在萬物的荷魯斯王座上,象拉神一樣長久。”

自古以來,人類歷史總是不乏戲劇性的場面。22年後,被女王貶到神廟裡當祭司的圖特莫斯三世依賴神廟祭司集團的勢力,發動政變重新奪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廢黜自己,在全國範圍內對女王進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統統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築統統毀掉。極其有意思的是,圖特莫斯三世沒有摧毀女王在尼羅河西岸為自己建造的神殿,也沒有推倒女王在這裡建造的兩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牆把它們遮擋了起來,只在最頂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上面刻的是歌頌阿蒙神的文字。結果是,高牆的遮擋反而更好地保護了女王的方尖碑,當後來高牆倒了以後,人們發現,女王的方尖碑沒有風化,沒有破壞,幾乎完好無損,而且在頂端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當時高牆遮擋的印記。只是另外一座方尖碑已經斷裂,倒在神廟裡的角落裡,無言地向人們訴說著那段充滿愛恨情仇的歷史。

神廟價值

法老迎接太陽的地方

在公元前1567年開始的古埃及新王朝,每天清晨,法老和他的臣民都要到盧克索的卡納克神廟前迎接太陽的升起,迎接他們心中最崇敬的神靈從睡夢中醒來,這就是阿蒙-瑞神———盧克索的地方神阿蒙和太陽神瑞的結合體。在古埃及人心目中,一歲一枯榮的農耕收穫和富足恩愛的生活都仰仗這位神明的恩澤。同樣,人們只接受由阿蒙-瑞神所授權的法老作為國家的領導者。

卡納克卡納克

早晨,通紅的陽光仿佛來源於卡納克神廟中的方尖碑。光線爬過高大的塔門,先是染紅多柱廳“盛開”的蓮花大圓柱,然後投射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神殿上。可以預見,再過一會兒,陽光將移到排列整齊的獅身公羊頭像上,那是阿蒙-瑞神的化身之一,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

宏偉建築令人敬畏

作為埃及最大的神廟,卡納克神廟給人的感覺就是誇張,且不說塔門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連多柱廳中的134根圓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開”的蓮花大圓柱頂可以站立100餘人。最神奇的要數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方尖碑,高30米,重320噸,也不知它是怎么從亞斯文的山體上分離出來,又如何在卡納克神廟豎起的。中國古代文人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古埃及人則做到了塔不驚人死不休,廟不驚人死不休。卡納克神廟之所以如此著名,不僅因為它的壯麗,而且因為它的建築元素,例如大圓柱和軸線式設計,先後影響了希臘建築和世界建築。

殘破神像見證千年風霜

新王朝的每一代法老都要為卡納克神廟添磚加瓦,唯恐討好神靈不夠虔誠。儘管現在殘留的遺蹟不到當年的1/10,但是在東南西北的神道上,依然可以辨清不同時期建築的脈絡。

沿著東西中軸線,可以直達聖壇,那是古時候只有祭司和法老才能進入的地方。遺憾的是如今那些神像只剩下半身了,上半身不是在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就是在開羅博物館。當對諸神的敬畏和信仰在埃及衰落,這些石刻的聖物就成了“廢物”,能搬走的,能拆散的,都以比建造它們更為快捷的速度消失了。直到人們發現原來卡納克神廟是世界上最大、最雄偉的神殿,可以用它來研究古埃及歷史,可以用它來賺外匯……修復工程才開始緩慢地進行。

神秘石陣

卡納克卡納克

卡納克石陣穿行於莊稼、樹林和農舍之中,石頭的豎立井然有序,似乎是精心營造的。要想豎立這樣的石陣,絕不是一兩個人能辦到的,也不是一兩天就能辦到的,更不是完全依靠人力所能達到的。豎立者必定人數眾多,且有高超的技術,並經過積年的勞動。但這些神秘的豎立者到底是誰呢?

據說, 卡納克石陣曾有石柱10000根,如今僅存2471根。石陣被農田分為三片:位於卡納克城北1·5千米處的勒芒奈克石陣,以11排向東延伸,共1099塊石頭,排列在長1千米、寬100米的矩形內,最高的巨石露出地面部分達4·2米。石柱行列稍有彎曲,柱與柱間距離不一。起點石柱高約4米,最高7米,愈往東愈低愈小。再向北走,過了一座古老的石磨坊界線,便進入克馬里歐石陣,共10行,長約1·2千米。與其相鄰的克勤斯坎石陣,長約400米,共13行,每行都很短,共540塊巨石,排成正方形。它的末端是一個圓形石陣,由39塊巨石組成。各組石陣都沿東西方向分行排列,越遠南北,邊緣行距越密,每一行巨石的大小和排列距離也並不均勻,每行越近東端,石塊越高且排得越緊。石塊排列以直線為主,也有排成平行曲線的。

石陣傳說

卡納克卡納克

有人認為卡納克是一個宗教中心,那些石塊本是古布列塔尼人崇拜的偶像,後來羅馬人征服了古布列塔尼人,並在上面刻上自己所信奉的神的名字,再後來基督徒又在上面刻上十字架等基督教標誌,於是石陣就成了今天的樣子。真的是這樣嗎?

當地有一個傳說,公元前56年,凱撤征服高盧。被羅馬人打敗的卡納克守護神科內利選到了城北的山坡上,眼看就要被追上了,情急之下,就用魔法將追趕他的羅馬士兵變成了一隊隊排列整齊的石陣。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在十八世紀,不少學者堅信石陣營造於凱撒時代。

有人認為石陣是蛇崇拜的產物。如果身臨其境,仔細端詳,那一排排巨石列隊婉蜒前行,真有點巨蛇飛舞的意味。十九世紀,考古學家在卡納克周圍發現許多蛇崇拜的遺蹟,但未發現與石陣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還有有人認為,石陣是一片墓碑群或者婦女的吉祥石。據說只要不孕婦女蹲在石頭上或是在石頭上睡上幾夜,石頭的魔力就可使她懷上孩子,新生命的來臨如同在人間豎起了一根根人柱。

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在不可能有什麼高超技術的前提下,卻能豎起這樣龐大的巨石陣,這是奇蹟,也最令人不可思議,有些學者因此認為,卡納克石陣是外星人訪間地球的飛船基地,或許只能這樣才能解答人們心中的疑問。

旅遊貼士

卡納克卡納克

歷經滄桑的卡納克神廟最讓人著迷的是刻在柱上、牆上、神像基座上優美的圖案和象形文字。有戰爭的慘烈,有田園生活的幸福,有神靈與法老的親密……這是石刻的歷史,連環畫似地告訴你一個遙遠而輝煌的過去。

在卡納克神廟盤桓半天依然覺得是走馬觀花。世上有許多景點是用來觀賞的,卡納克神廟卻是用來閱讀的。

交通信息

位於盧克索以北5公里處,阿蒙神廟位於盧克索鎮北4公里處

注意事項

在埃及所有的酒店一般都不提供一次性牙刷、拖鞋和飲用開水,請出團前作好準備, 中國大陸的全球通手機在埃及可以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