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塞尼

卡勒德胡塞尼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籍阿富汗裔作家、醫生,其主要作品有小說《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群山回唱》。1980年,卡勒德·胡賽尼隨父親遷往美國。1993年取得行醫執照,1999年開始創作,200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追風箏的人》。曾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約翰·斯坦貝克文學獎等多個獎項,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卡勒德·胡賽尼卡勒德·胡賽尼
1965年,卡勒德·胡賽尼出生在阿富汗喀布爾,父親是外交官,母親是喀布爾女子學校的教師。
1970年,全家隨父親外派到伊朗的德黑蘭,並於1973年舉家搬回喀布爾。同年,他母親生下了最小的弟弟。這一年是阿富汗政權維持穩定的最後一年。之後政變與外侵不斷,也結束了胡賽尼在阿富汗美好的童年。
1976年,胡賽尼的父親在法國巴黎找到了工作,於是全家搬遷到巴黎,由於阿富汗政權極不穩定,全家就再也沒有回國。
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他父親決定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之後就舉家移民到美國加州的聖荷西。初到美國的胡賽尼一家曾經經歷過一段貧困歲月。1984年,胡賽尼高中畢業,申請到聖塔克拉拉大學念生物,畢業後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醫學系就讀。
1993年,胡賽尼取得了MD(行醫執照)後,成為一位內科醫生。
1999年,胡賽尼偶然看到一篇關於塔利班禁止市民放風箏的報導,而放風箏是胡賽尼小時候在喀布爾最喜歡的活動。他一時興起,寫了一個小故事,並在2001年將它最終擴展成為一部小說《追風箏的人》。
2003年,胡賽尼的處女作《追風箏的人》問世後獲得成功,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蟬聯亞馬遜排行榜131周之久。
2006年,胡賽尼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促進難民救援工作。
2007年,胡賽尼出版第二本小說《燦爛千陽》,由新人作家一躍成為受到廣泛認同的成熟作家。
2009年11月,胡賽尼開始寫作《群山的回唱》,直到2012年10月才完成初稿,寫作歷時三年。2013年該書首次出版。

作品介紹

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
這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因書中角色刻畫生動,故事情節震撼感人,出版後大獲好評,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已於2007年10月5日由夢工廠改拍成電影,登上大熒幕。

他的第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問世後大獲成功,成為近年來國際文壇最大黑馬,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蟬聯亞馬遜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熱銷600萬冊,創下出版奇蹟。胡賽尼本人更因小說的巨大影響力,於2006年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促進難民救援工作。

胡賽尼說“跟所有其他的小說一樣,作家自己的經歷和經驗是會交織在小說創作中的。我和我的兄弟在喀布爾度過的日子就像阿米爾和哈桑的生活那樣: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上學。冬天就去放風箏,在電影院看約翰·韋恩的電影。書中跟我的經歷最相似的情節是在美國的日子,阿米爾和他的父親努力創造新的生活。我和阿米爾一樣,是一個來自於阿富汗斯坦的移民。我家在瓦茲爾·阿克巴·汗區的房子很大,在那裡能舉行盛大的派對;我們還去帕格曼野餐。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非常美好。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的記憶不像我這一代的阿富汗斯坦孩子一樣,充斥著戰爭、地雷和瘟疫。我回憶起剛到加利福尼亞的那幾年,靠救濟金生活,艱難地融入新的文化。我和我父親曾經在一個跳蚤市場工作,很多阿富汗斯坦人在那裡聚集謀生,有些還是我的親戚。”

燦爛千陽

《燦爛千陽》是胡賽尼四年後出版的第二本小說,出版之前即獲得極大關注,2007年5月22日在美國首發,贏得評論界一致好評,使胡賽尼由新人作家一躍成為受到廣泛認同的成熟作家。

群山回唱

《群山回唱》《群山回唱》
發售日期:2013年8月12日
一個家庭幾代人,因貧窮和戰爭鑄成的六十年悲歡離合。
他們如何去愛,如何被傷害,如何相互背叛與彼此犧牲。
1952年,阿富汗,貧窮的村莊沙德巴格。10歲的男孩阿卜杜拉和3歲的妹妹帕麗經歷了一場可能永生難以挽回的骨肉分離。他們的媽媽在生帕麗的時候死於大出血,父親薩布爾是個賣苦力的老實人,勉強支撐著艱難度日。他無力拉扯兩個年幼的孩子,又給孩子們娶了個繼母帕爾瓦娜。帕爾瓦娜的哥哥納比在喀布爾一戶富裕人家裡做廚子兼司機,女主人妮拉一直無法生育。納比舅舅居間牽線,帕麗被賣給了妮拉,開始了新生活。
一連串的變故之後,便是一場接一場的戰爭。蘇聯人來了,戰爭爆發了;蘇聯人走了,軍閥們來了;軍閥們走了,塔利班來了;塔利班走了,美國人來了。國破家亡,故事的主人公被迫流散,此後的故事將續寫於喀布爾、加利福尼亞的聖何塞和法國的巴黎

經典語錄

卡勒德·胡賽尼卡勒德·胡賽尼
1、我們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會曾不惜一切去追逐當下最執著的想要得到的事物,它也許只是爸爸的專寵、兄弟的情誼、對那個一直暗戀的王子抑或公主的愛慕。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為我們那時心中的風箏,我們奔跑著,一直向前,眼中心裡想的都是它。可是當時光滾滾向前,我們是否發現曾經執著追尋的、或為此放棄了的是否都是值得的呢?為了得到,我們曾選擇放棄、背叛、謊言、隱忍。。。可是那短暫的得到又會怎樣那,幸福和快樂只是慢慢的淹沒在自責、愧疚和恐懼中!
2、可是人就是這樣,總會活在某個時限內,那裡的世界也許是幾年之後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但這又是我們無法突破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遍體鱗傷還是會義無反顧,也許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作品影響

卡勒德·胡賽尼卡勒德·胡賽尼
他的第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問世後大獲成功,成為近年來國際文壇最大黑馬,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蟬聯亞馬遜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熱銷600萬冊,創下出版奇蹟。胡賽尼本人更因小說的巨大影響力,於2006年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促進難民救援工作。該書於2006年5月在中國出版。

燦爛千陽》是胡賽尼四年後出版的第二本小說,出版之前即獲得極大關注,2007年5月22日在美國首發,贏得評論界一致好評,使胡賽尼由新人作家一躍成為受到廣泛認同的成熟作家。2007年9月,該書在中國出版。
六年後,他的第三本小說《群山回唱》於2013年5月21日在美國出版,再次大獲好評,被稱為是作者迄今最具野心的小說,筆法較前兩本也更為嫻熟。《群山回唱》被評選為美國Amazon書店2013年上半年最佳圖書、巴諾書店上半年度最佳小說、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夏季最佳圖書、ABC《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夏季最佳圖書,並居於諸多暢銷榜榜首。該書於2013年8月14日在中國出版。

人物評價

(卡勒德·胡賽尼)出生於阿富汗,在美國受教育,反而敢於擁抱被很多人視為過氣老梗的老式說故事藝術,不畏煽情催淚、安排巧合的劇情轉折,而這些都是被當代美國作家視為禁區的東西。……即使通俗與文學性的界線在此被模糊,至少人們很幸運擁有胡賽尼這樣的作家,擁有說故事的恢弘企圖,用(《燦爛千陽》)這部寬宏的小說為人們詮釋了他的文化和歷史。(《邁阿密先驅報》評)
胡賽尼對語言的表現能力有著非凡的鑑別力和控制力,總是能以極準確的描述來反映現實,同時又能引發讀者內心深層的感觸。(About.com評)

人物爭議

阿富汗人並沒有為胡賽尼的成功而歡欣雀躍——他們覺得胡賽尼的小說是在公開宣傳阿富汗的“家醜”,由《追風箏的人》改編成的同名電影甚至被禁止在阿富汗上映。“當然我們很自豪,可他的確在用我們的羞恥謀利。”這是阿富汗裔人的普遍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