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菌多糖

卡介菌多糖

[2] [2] [5]

卡介菌多糖

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是從卡介菌中提取的一種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物質,經臨床套用表明對預防和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感冒等有較好療效。
通用名:卡介菌多糖、核酸製劑
商品名:
英文名:BCG Polysaccharide and Nucleic Acid Preparation
漢語拼音:Kajiejun Duotang Hesuan Zhiji
主要組成成分:卡介菌多糖核酸
[性狀]:本品為無色透明液體。
[藥理作用]:1.卡介菌多糖、核酸製劑通過調節機體內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刺激網狀內皮系統,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來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卡介菌多糖、核酸製劑通過穩定肥大細胞,封閉IgE功能,減少脫顆粒細胞釋放活性物質,以及具有抗乙醯膽鹼所致的支氣管痙攣作用,達到抗過敏及平喘作用。
[適應症]:本品系免疫調節劑,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及哮喘
[用法用量]:肌內注射。每次1ml,每周2~3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小兒酌減或遵醫囑。
[不良反應]:偶見紅腫、結節,熱敷後一周內自然消退。
[禁忌]:患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肺炎等)、急性眼結膜炎、急性中耳炎及對本品有過敏史者暫不宜使用。
[注意事項]:本品不應有搖不散的凝塊及異物,安瓿有裂紋或有異物者不可使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不清楚。
[藥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規格]:1ml/支,含卡介菌多糖0.35mg、核酸不低於30m g。
[貯藏]:25℃以下避光乾燥處保存。
[有效期]:2年

卡接菌多糖注射液卡接菌多糖注射液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

關鍵字

皰疹 生殖器 中西醫結合療法
生殖器皰疹(genifal herpes,GH)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復發率高。2003-11—2006-11,筆者採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中藥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60例,並與單純套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療28例對照觀察,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標準 ①參照《臨床皮膚病學》[1]確診;②近期未接受過免疫治療,且無自身免疫性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1.2 一般資料 全部100例均為本院皮膚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齡20~50歲;病程<1個月16例,6個月~1年24例,>1年20例。對照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20~40歲;病程<1個月12例,6個月~1年18例,>1年10例。2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商品名:迪蘇,浙江萬馬藥業有限公司,批准文號:國藥準字S33020001)0.5 mg,隔日1次肌肉注射。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配合中藥湯劑口服。藥物組成:白花蛇舌草30 g,黃柏15 g,蒼朮10 g,牛膝10 g,苦參10 g,土茯苓30 g,炒薏苡仁30 g,防己15 g,秦艽15 g,炒麥芽10 g,川楝子15 g。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
1.3.3 療程 2組均12日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 由於復發性GH常在原發性GH痊癒1~3個月後復發,12個月平均復發4~6次&#91;2&#93;,故擬定療效標準如下:痊癒為12個月內未見復發;顯效為12個月內復發,但次數不超過2次;進步為12個月內復發,但次數不超過4次;無效為復發時間和頻率不變。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於對照組。
2.2 2組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組3例出現輕度腰酸,未經處理自行緩解,有1例發生胃部不適,可能與空腹服中藥有關;對照組4例發生頭暈、睏倦等不適,未經處理,自行緩解。2組均未發現肝腎功能異常。

討論

生殖器皰疹發病率日益增多,研究證實生殖器皰疹患者存在細胞免疫功能的異常&#91;3&#93;。體內外實驗表明,單純皰疹病毒(HSV)的中和抗體不能阻止HSV感染的擴散,也不能預防感染的復發,細胞免疫系統在機體抗HS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91;4&#93;。卡介菌多糖核酸是從卡介菌中提取的具有多種免疫調節功能的免疫調節劑,含多糖、核酸等多種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質,具有提高機體抵抗能力和改變機體免疫狀況等作用&#91;5&#93;。中醫學認為,生殖器皰疹屬中醫學熱瘡、陰瘡、疳瘡範疇,系因體內蘊熱,外染毒邪,熱毒相結於肝膽二經,下注於二陰所致&#91;6&#93;。中藥方中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清熱解毒,清利濕熱;防己、秦艽祛風濕,清濕熱,退虛熱,利水消腫;黃柏、蒼朮、苦參清熱燥濕健脾,瀉火解毒,利尿;牛膝引血下行,利尿通淋;炒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炒麥芽消食健胃;川楝子行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除濕之功。本觀察結果表明,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中藥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優於單純套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值得臨床套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91;1&#93;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91;M&#93;. 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250.
&#91;2&#93; 歐陽恆,王明忠.中西醫臨床性病學&#91;M&#93;.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273.
&#91;3&#93; 敖俊紅,周禮義,陳興平,等. 生殖器皰疹患者單一核細胞分泌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和HLA-Ⅱ類抗原表達的研究&#91;J&#93;.中華皮膚科雜誌,2000,33(6):420.
&#91;4&#93; 錢起豐,李宇寧.單純皰疹病毒2型血清IgG及IgM抗體的酶免疫檢測&#91;J&#93;.中華皮膚科雜誌,1995,28(3):186-187.
&#91;5&#93; 敖俊紅,楊蓉婭,郝震鋒,等.卡介菌多糖核酸對生殖器皰疹患者單核細胞功能的影響&#91;J&#93;.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06,20(12):745-746.
&#91;6&#93; 張錦章.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治療學&#91;M&#93;.2版.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49.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膚科中的臨床套用

摘要

目的:綜述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膚科的套用進展。方法:檢索近年來相關的國內外文獻進行分析和總結。結果:BCG-PSN對病毒性皮膚病,皮炎濕疹,蕁麻疹,白癜風等皮膚病有良好的臨床療效。結論:BCG-PSN在皮膚科有廣泛、積極套用。

關鍵字

卡介菌多糖核酸 皮膚科 臨床套用
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是採用熱酚法去掉蛋白質研製成的新一代卡介菌提取物,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研究&#91;1,2&#93;表明它能通過調節機體內的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刺激網狀內皮系統,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來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還通過穩定肥大細胞,封閉IgE功能,減少脫顆粒細胞釋放活性物質,達到抗過敏作用。近年來,卡介菌多糖核酸更廣泛套用於臨床,現就其套用於皮膚科的臨床研究作一綜述。
1 病毒性皮膚病
1.1 疣
歐春榮&#91;3&#93;報導稱將治療組52例尖銳濕疣患者先用二氧化碳雷射治療,當日開始肌注BCG-PSN 0.7 mg,隔日1次,療程1個月。對照組僅用雷射治療。結果治療組痊癒率80.8%,復發率19.2%;對照組痊癒率58.5%,復發率42.5%,兩組痊癒率和復發率差異有顯著性(P<0.05)。朱國軍&#91;4&#93;對扁平疣37例、尋常疣26例患者中治療組採用BCG-PSN肌內注射每日0.5 mg,每周3次。對照組採用聚肌胞2 mg肌內注射,隔日1次,均連續6周。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扁平疣有效率分別為86.5%和77.3%,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尋常疣有效率分別是69.6%和54.8%(P>0.05)。且治療組治療扁平疣4周后痊癒16例,顯效7例;對照組痊癒7例,顯效6例。治療組治療尋常疣4周后痊癒7例,顯效3例;對照組痊癒4例,顯效3例。提示BCG-PSN起效時間較聚肌胞短。
1.2 生殖器皰疹
敖俊紅等&#91;5&#93;套用ELISA法和APAAP法檢測30例BCG-PSN治療前、後生殖器皰疹患者單核細胞產生TNF-α、IL-6水平和HLA-II類抗原水平。結果顯示BCG-PSN能提高患者單核細胞產生TNF-α、IL-6及HLA-II類抗原水平,可以作為生殖器皰疹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
1.3 帶狀皰疹,水痘,手足口病
潘紅梅等&#91;6&#93;運用BCG-PSN與燈盞細辛注射液治療聯合治療帶狀皰疹患者69例,對照組76例用複方丹參注射液治療,連用2周。結果,治療組顯效率、有效率明顯優於對照組(P<0.01)。對照組疼痛消失平均為5 d,對照組為15 d,差異有顯著性(P<0.05)。陽劍鋒&#91;7&#93;對45例患兒(其中水痘32例,手足口病13例)均給予斯奇康肌肉注射0.5 mg /次,隔日1次,療程3次~5次,均未給口服藥物。結果,所有病例注射斯奇康3次~5次後全部治癒,其中34例2次~4次後水皰吸收,瘙癢感覺減輕,餘11例在注射第5次亦治癒。
2 皮炎、濕疹
宋春麗&#91;8&#93;等採用NF-KB P65 ELISA試劑盒檢測NF-KB,特應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單一核細胞經BCG-PSN干預後NF-KB活性降低,細胞因子IFN-γ、IL-12明顯升高,IgE水平下降(P<0.05),IL-4干預前後則無明顯升高(P>0.05),干預前後NF-KB活性變化量與TFN-γ,IL-12表達水平呈明顯負相關。可見BCG-PSN通過抑制NF-KB的活性,上調TFN-γ,IL-12表達而發揮治療作用。趙黎榮&#91;9&#93;報導皮炎濕疹類疾病患者治療組口服皿治林10 mg,1次/d,BCG-PSN 1 ml隔日1次肌肉注射,對照組僅用口服藥,4周為1療程,於治療後第14天、第28天複診。結果14 d時治療組和對照組有效率為56%和50%,差異無顯著性(P>0.05);28 d時兩組有效率為94%和60%,差異有顯著性(P<0.01)。
3 蕁麻疹
韋無邊等&#91;10&#93;報導對照組56例慢性蕁麻疹每晚口服賽庚啶2 mg,外用止癢藥物,觀察組58例加用BCG-PSN肌肉注射(≥14歲每次1 mg,<14歲每次0.5 mg),隔日1次,共用2個月。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癒率12.1%,總有效率91.4%,6個月復發率為29.3%,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可見BCG-PSN對慢性蕁麻疹具有較好療效,且可減少復發。
4 白癜風
任虹等&#91;11&#93;對治療組49例白癜風患者採用窄譜中波紫外線與BCG-PSN聯合治療,對照組49例單用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對兩組皮損面積大的進展期患者進行療效分析。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83.67%和51.02%,差異有顯著性(P<0.05)。進展期患者治療組和對照組有效率為71.43%和42.86%,差異有顯著性(P<0.05)。
5 紅斑及紅斑鱗屑性皮膚病
李永喜等&#91;12&#93;用ELISA法檢測30例來源於正常對照組、銀屑病組及BCG-PSN組外周血單一核細胞培養上清液中IFN-γ和IL-4的量,結果BCG-PSN組IFN-γ水平明顯低於銀屑病組而高於正常對照組(P<0.05),IL-4水平在3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BCG-PSN可通過降低IFN-γ水平而對銀屑病起到治療作用。周聰和等&#91;13&#93;將治療組34例玫瑰糠疹患者肌注BCG-PSN每次1 mg, 隔日1次,21例對照組肌注維生素B12500 μg,每日1次,口服酮替芬、維生素C、葡萄糖酸鈣,外塗複方爐甘石洗劑,每日3次,共治療3周。結果:治療組有效率82.4%,對照組有效率52.4%,因此,BCG-PSN治療玫瑰糠疹有一定臨床療效。
6 痤瘡
甄莉&#91;14&#93;將治療組31例尋常性痤瘡患者口服黃柏膠囊及肌注斯奇康1 ml/次,隔日1次,共7次。對照組29例口服黃柏膠囊。結果顯示,兩藥聯合有效率77%,對照組49%,差異有顯著性(P<0.05)。
7 過敏性紫癜
王哲等&#91;15&#93;將對照組30例過敏性紫癜患者常規治療,治療組42例加用BCG-PSN肌肉注射1 ml/次,隔日1次;6次後每周2次;6次後改為每周1次,共6次,總療程3個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2.9%,明顯高於對照組73.3%(P<0.05),BCG-PSN可提高過敏性紫癜療效,縮短病程,促進患者病情康復。
8 非淋菌性尿道炎
黃永華等&#91;16&#93;報導將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療組60例採用BCG-PSN肌肉注射2 ml,隔日1次,14 d為1療程,聯合口服可樂必妥0.2 g,2次/d,共10 d。對照組56例單用可樂必妥口服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顯著高於對照組80.4%(P<0.05),BCG-PSN聯合可樂必妥治療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獲得較好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91;1&#93; 劉桂珍, 姜志平, 吳晉湘, 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的抗炎和抗過敏作用&#91;J&#93;.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20(10):1177-1181.
&#91;2&#93; 陳興平, 李永喜 ,鄧雲華, 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對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91;J&#93;.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02,31(3):336-348.
&#91;3&#93; 歐春榮.二氧化碳雷射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尖銳濕疣52例療效觀察&#91;J&#93;.嶺南皮膚性病科雜誌,2006,13(1):34-35.
&#91;4&#93; 朱國軍.卡介菌多糖核酸對扁平疣,尋常疣的療效觀察&#91;J&#93;.臨床軍醫雜誌,2005,33(5):587-588.
&#91;5&#93; 敖俊紅, 楊蓉婭, 郝震鋒, 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對生殖器皰疹患者單核學報功能的影響 &#91;J&#93;.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2006, 20(2):745-746.
&#91;6&#93; 潘紅梅,周 健,陳明珠.燈盞細辛注射液與斯奇康聯合治療帶狀皰疹69例療效觀察&#91;J&#93;.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05,26(3):29.
&#91;7&#93; 陽劍鋒. 斯奇康治療45例小兒病毒性皮膚病的臨床觀察 &#91;J&#93;. 華夏醫學,2001,14(6):962.
&#91;8&#93; 宋春麗, 文海泉, 肖山榮, 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調節特應性皮炎患者PBMC中NF-KB和Th1/Th2細胞因子的表達&#91;J&#93;.中華皮膚科雜誌,2007,40(1):42-4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