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紋

博古紋

博古紋,是北宋大觀中,徽宗命王黼等編繪宣和殿所藏古器,成《宣和田古圖》三十卷。後人因將圖繪瓷、銅、玉、石等各種古器物的畫,叫做“博古”。也有添加花卉、果品作為點綴的。在各種工藝品上常用這種題材作為裝飾圖案。寓意清雅高潔。

博古紋:

博古紋樣常包括一些古董、花瓶、文房四寶以及天文儀器之類的器物。博古紋在明末清初套用較多。為瓷器裝飾紋樣之一。

..
博古紋飾由宋《宣和博古圖》一書而名,因全書收錄宋微宗宣和內府所藏商至唐代銅器,集宋代所藏青銅器之大成而名博古。以後,博古一詞被擴大為凡在工藝品上裝飾鼎、尊、彝、瓷瓶、玉件、書畫、盆景等題材,均稱為博古,寓意清雅高潔。一般來講,明代飾有博古紋飾的器物較為少見,目前所見多為萬曆、崇禎時民窯青花、五彩器物,紋飾多以花瓶、花架芫主,沒有定型。清代飾有博古紋飾的器物較明代多,幾乎歷代均有燒造,時代特徵明顯。順治民窯器物構圖畫法不精,紋飾隨意,以青花多見。康熙時博古紋廣為盛行,品種也多樣,不但官、民窯大量出產還有許多外銷瓷。官窯中多見五彩博古紋器物,民窯中多採用開光技法,並且與冰梅紋相結合,頗具文人畫風景。雍正時構圖比康飾出現,明代山水紋飾大量出現,文人畫熙時舒展大方,繪畫精細,線條流暢,為很高。以後各朝所不及。

簡介

北宋大觀中,徽宗命王黼等編繪宣和殿所藏古器,成《宣和田古圖》三十卷。後人因將圖繪瓷、銅、玉、石等各種古器物的畫,叫做“博古”。也有添加花卉、果品作為點綴的。在各種工藝品上常用這種題材作為裝飾圖案。寓意清雅高潔。博古紋樣常包括一些古董、花瓶、文房四寶以及天文儀器之類的器物。博古紋在明末清初套用較多。為瓷器裝飾紋樣之一。博古紋飾由宋《宣和博古圖》一書而名,因全書收錄宋微宗宣和內府所藏商至唐代銅器,集宋代所藏青銅器之大成而名博古。以後,博古一詞被擴大為凡在工藝品上裝飾鼎、尊、彝、瓷瓶、玉件、書畫、盆景等題材,均稱為博古,寓意清雅高潔。一般來講,明代飾有博古紋飾的器物較為少見,目前所見多為萬曆、崇禎時民窯青花、五彩器物,紋飾多以花瓶、花架芫主,沒有定型。清代飾有博古紋飾的器物較明代多,幾乎歷代均有燒造,時代特徵明顯。順治民窯器物構圖畫法不精,紋飾隨意,以青花多見。康熙時博古紋廣為盛行,品種也多樣,不但官、民窯大量出產還有許多外銷瓷。官窯中多見五彩博古紋器物,民窯中多採用開光技法,並且與冰梅紋相結合,頗具文人畫風景。

博以載物古意盎然淺談博古紋

國人在賞鑑古典家具時,除材質、工藝、形制外,還頗重紋飾的寓意。尤其是那些體現著祥瑞、高貴、風雅的“善寓”,更是許多傳統藝術創作的表現內容。所謂雕龍畫鳳以示王權威嚴、梅蘭竹菊以表士族風雅……其中,博古紋作為文雅之意的代表,在古典家具上得到廣泛套用:簡素的幾件器物、靈活的表現手法、隨意的搭配組合,述說出一段段國人生活的風雅韻事。

聲名出處

器物送雅意,靈感畫中來說起博古紋,它本源於宮廷中的珍稀古玩。博古紋最初的興起,是以北宋大關時期的《宣和博古圖》
四圍飾博古紋的刻灰描金彩繪屏風四圍飾博古紋的刻灰描金彩繪屏風
為藍本演變而成的。本書由王黼承徽宗聖命而編,從北宋大觀初年(1107年)起筆、到宣和五年(1123)截筆,歷經16載而成,全書30卷,詳細繪製、收錄了當時皇室在宣和殿所藏器物839件,年代從商到唐代,集宋代青銅藏品之大成,由此得名“博古”。後來隨著彩繪、雕刻藝術的發展,其含義也引申成為凡是鼎、尊、彝、瓷瓶、玉件、書畫、盆景等被用作裝飾題材時,均被稱為“博古”。此類圖案出現在家具上的時間大致是明末清初,最初是以瓷器為載體,後衍生到家具上,有時用作主題紋飾,有時用做邊飾,不拘泥於形式,隨心而做。博古紋中的器具表現了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是中華文明的具體呈現,仔細分辨,能看出其中器具的年代和出處。《宣和博古圖》所繪器具多半是以青銅為主,最主要的當屬青銅三寶器——鼎、尊和彝。鼎:是最重要的一種青銅器,代表作是后母戊鼎。由夏、商、周延續兩千多年,是最常見的禮器,一般用作肉類的烹煮和盛貯。從“禹鑄九鼎”的傳說流傳之後,鼎的意義就從一般的炊器升華成為傳國重器,成為王朝富貴和權力的象徵,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為紋飾,鼎象徵著繁華、昌盛以及顯赫。

歷史傳承

百轉千回唱情韻,踏破風塵送雅來

時至明末清初,博古紋找到了一種珍貴的載體——古典家具,它們相互依存,既延續了失落的文明又豐滿了古典家具的意韻,仿佛一曲琴瑟和鳴,融匯在千年華夏的審美追求之中,浸潤出一絲難以拂去的優雅沉厚之氣。
從《宣和博古圖》到博古紋,歷經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最早套用在家具上大體是在明末清初。在明代萬曆、崇禎時期,家具以簡素為主,少有紋飾,博古紋只在少量家具上出現。因當時的家具風格追求簡潔素雅,在家具上所呈現的紋樣大多比較單薄、構圖簡單,鮮有雕琢精美的博古紋出現,但作為用“博古”裝飾古典家具的伊始,給家具博古紋之後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建於清代鹹豐年間的安徽黟縣宏村建築上的窗欞雕刻建於清代鹹豐年間的安徽黟縣宏村建築上的窗欞雕刻

到了清代康雍乾時期,由於社會經濟文化比較發達,手工業高速發展以及清代強調家具裝飾的藝術性等原因,博古紋在這時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康乾盛世的繁榮,博古紋在清代家具上的套用也隨之達到了藝術的頂峰。此時博古紋的風格是寫實與寫意並存,繪圖精緻細膩、舒展大方。同時伴隨雕刻和描金等工藝技術的發展,博古紋也獲得了嶄新的存在形式。可以說,此時的博古紋是精緻與新穎並存。
到了嘉慶年間,博古紋的套用已經普及,出現了很多技法嫻熟的作品,較之前別有一番新意:不僅僅是器具紋飾的組合花樣層出,還在用材和工藝方面也有了新的理念和嘗試,使博古紋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當然,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是密不可分的:晚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歷了種種變革,人們的意識形態漸漸脫離桎梏,文化藝術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此時,博古紋的創作也隨著多變的人文思潮產生了多樣化的趨勢,其中代表是古代界畫風格的博古紋出現。

界畫是古代繪製宮廷建築為主的畫作,多出現在宋元時期。這種風格注重寫實,注重“形似”,線條和構圖以“貼近現實”為標準,強調線條表現的精準。此時期博古紋中的花瓶出現果實,插花多為牡丹,果實多為柿子,以寓意富貴吉祥為主。器皿周圍也增加了一些裝飾,包括書函、古琴等,或佑之以框線作為裝飾,從藝術造詣上來看不低於康乾時期的博古紋藝術水準。清代描金博古插屏:紋飾複雜,構圖飽滿,結構新穎。插瓶中插有牡丹花和果實,色彩跳脫、鮮艷。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古典家具上的的博古紋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雕刻,而是融入了鑲嵌、描金等工藝,技藝上再創古典家具博古紋的新高潮。博古紋一路走來的軌跡是這樣的:它產生於宋代的畫作——《宣和博古圖》,記錄了從商代以來的各種青銅器具。明末清初的時候,被套用到古典家具的紋飾中來。發展的過程中在藝術形式上有很強的變革性和創新,帶動並且提升了古典家具的審美品味和藝術造詣。從圖案上來說:繪畫技法日臻成熟,無論寫實、寫意,清代博古紋都達到了逼真和意韻生動的水平;從表現形式上來說,從單一的

雕刻發展成為描金、鑲嵌等多種技藝並用,以鮮亮的顏色和其他配飾表現傳統博古紋,從而為古典家具增添了新的裝飾元素,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

藝術欣賞

朗白描參古意,幾筆簡圖勾世情
博古紋,其實就是對真實器具的一種白描。它是用一種寫實的手法,將真實器具描繪出來,並且套用在古典家具上,使某種物件脫離了現實生活變成一種藝術化的存在,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它的表現形式從最初單純繪畫,到後來雕刻、鑲嵌、描金經歷了千百年的傳承和創新。其工藝之奇,可謂添一筆則雜亂無章,少一筆則形瘦意寡,恰到好處地為高雅的古典家具增添了一抹歷史的韻味。
博古紋的優勢在於:這種簡約疏朗的白描式表達方式,輕而易舉地將一個時代的人文生活平鋪直敘在後代人面前。它通過直觀、正面的表現,具有高度的寫實性和概括性,能傳達出一種源自生活的藝術氣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博古紋堪稱家具紋飾中的翹楚。今語講“博古通今”,從家具紋飾上了解某些歷史的片段並且去思考當下,正是博古紋的寓意所在。當我們看到博古紋時,不由得跟隨這些器物去構想那個遙遠年代的生活方式,去比較和思考古今人們生活方式的不同,從而得出新的領悟。在我們沉思或者是靜默的時候,幽幽古意已經從簡切逼真、鮮活形象的器物圖騰中跳脫出來,在今日之時空中蕩漾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