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詞敘錄

南詞敘錄

《南詞敘錄》,明代徐渭撰,成書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是一部論述南戲的專著,又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一部研究南戲的專著,其在中國戲曲理論批評史上的貢獻是不可低估的。全書比較全面地論述了南戲的源流和發展、南戲的藝術風格和特色、南戲的聲律、南戲的作家作品,以及南戲常用術語、方言的考釋等,最後附以戲文目錄。

基本簡介

《南詞敘錄》一書,一般認為是明代雜劇代表作家徐渭所作,這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戲和明初戲文的專著,對傳奇作家們也產生過極大的鼓舞作用。

《南詞敘錄》是中國最早的、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專論南戲的著作。此書論述南戲的源流發展、風格特色、聲律音韻等,也有對作家、作品的評論,術語、方言的考釋。

《南詞敘錄》除具有史料價值外,還包含一些精闢見解,如明人多以為南戲產生在元雜劇之後,是由北曲演變而來,此書指出“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或雲宣和間已濫觴,其盛行則自南渡”,並認為是由“宋人詞而益以里巷歌謠”發展而來,從而揭示了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問題的真相。

明中葉前,在一部分士大夫文人中,崇尚北曲,歧視南戲,此書作者批評了這種重北輕南的傳統觀念,為南戲力爭社會地位。明代自《香囊記》始,出現了一種“以時文為南曲”、使事用典、追求藻麗的不良傾向。

《南詞敘錄》稱之為“南戲之厄”,主張“曲本取於感發人心,歌之使奴童婦女皆喻,乃為得體”,提倡“句句是本色語”的南戲優良傳統。凡此種種,都有針砭時弊的積極意義。書末附錄宋元南戲劇目65種,明初南戲劇目 48種,是珍貴的戲劇史料。

1)《南詞敘錄》傳世清抄本有錢塘丁氏本,題徐天池著,現存南京圖書館; 平江黃氏本,題有“徐文長南詞敘錄”字樣,現存上海圖書館。

2)清末姚燮《今樂考證》等書都將《南詞敘錄》引文題為徐渭所作。因此徐渭作《南詞敘錄》,已經成為近代曲學的常識。

3)近年來,駱玉明、董如龍著文,提出徐渭現存詩文未提及《南詞敘錄》; 與徐渭有過交往者包括沈寵綏、王驥德在內,同樣未曾提及這部曲學專著;在駱、董所翻閱的各種書目和曲論專著中,也沒有提及《南詞敘錄》之處。文章還認為徐渭入閩時間與《南詞敘錄》序文不合,該書又多提及吳中戲曲而非徐渭家鄉越中戲曲,因此該書並非徐渭所作。(《〈南詞敘錄〉非徐渭作》,《復旦學報》1987年第6期)但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回響或支持此說的人並不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