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振盪指數

南方振盪指數,氣象名詞。氣象界習慣以南太平洋東部之大溪地和西部位於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兩者間氣壓場的差異值為指標來衡量南方濤動的情況,並將此振盪取名為南方振盪指數。

簡介

南方振盪指數SOI

解釋

氣象名詞。氣象界習慣以南太平洋東部之大溪地和西部位於澳大利亞達爾文港,兩者間氣壓場的差異值為指標來衡量南方濤動的情況,並將此振盪取名為「南方振盪指數
1960年代中,加州大學教授畢雅尼(Jacob Bjerknes)在「南方震盪說」發表五十年後,首先發現海面異常增溫、減弱的東風與雨量分佈變化等現象的關連。他明確指出無論是聖嬰現象時的海面增溫,或是沃克所提的「南方震盪」氣壓蹺蹺板,其實都是同一個自然現象所造成的反應。畢雅尼將聖嬰與南方震盪合併為「ENSO」(EI Nio / Southern Oscillation)一詞,中文直譯為「恩索」,或稱聖嬰/南方震盪現象,ENSO是當今學術界對聖嬰現象的正式稱呼,而聖嬰期間被學術界稱為「暖事件」(warm event);反聖嬰期間則被稱為「冷事件」(cold event)。
由於大溪地與達爾文兩地的氣壓變化具有明顯的連動性,研究人員將前後兩者的氣壓差定義為「南方震盪指數」(Sour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將SOI與東熱帶太平洋的海面溫度作比較,發現相關性非常高(下圖),這正驗證了畢雅尼的重大發現。聖嬰現象和SOI的負值有關,而反聖嬰現象和SOI的正值有關,因此SOI可以當作研判聖嬰現象的良好指標。
由於聖嬰現象的影響是逐漸發展擴散的,有了SOI就可以在聖嬰或反聖嬰開始發展不久後隨即辨認出來,易受聖嬰影響的地區就可能來得及作一些應變的措施,因而使受到的衝擊得以減到最少。有時候SOI就好像是救命仙丹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