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支水道

Shuidao)全稱長江口南支水道。 長江口被崇明島隔開分汊的南側水道。 19世紀初南支水道又被長興島分隔為南港水道與北港水道。

南支水道(Nanzhi Shuidao) 全稱長江口南支水道。
位於長江口南岸與崇明島之間,北緯31°23′~31°48′,東經121°11′~121°31′。長江口被崇明島隔開分汊的南側水道。18世紀中葉以後長江主泓道南移,自江蘇省太倉市徐六涇以下至出海口統稱南支水道。19世紀初南支水道又被長興島分隔為南港水道北港水道。南支水道西起白茆口,東行分為白茆沙北水道和白茆沙南水道,再東行至瀏河口附近被瀏河沙、下扁擔沙分為新橋水道和寶山水道,東至吳淞口,長約65公里。白茆沙南水道和寶山水道歷來為長江口主航道,是海輪出入上海港和長江口的主要航道。水深一般在10米以上,最淺水深約6~7米。近百年來南支水道處於劇烈變化過程,沙洲遍布,著名的有白茆沙、上扁擔沙、下扁擔沙、新瀏河沙、瀏河沙等。沙洲的發育與變遷,對南、北港及南、北槽的發展變化有決定性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