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泉水雞

南岸泉水雞

泉水雞是近年來在川渝地區流行的新派菜之一,香辣可口,回味無窮。比較出名的是重慶南岸區南山上的泉水雞。簡稱南岸泉水雞。

基本簡介

南岸泉水雞,用南山山泉水烹調土雞而得名。據說店家用竹竿接了泉水,引到廚房,將仔雞洗淨了,剁成小塊,放進瓦罐,摻進泉水,就火上煨著,少不了紅辣椒,紫花椒,青皮蒜,黃老薑,再丟一把發好的黑香菇,就做成了泉水雞。雞是現點現殺,動作很快,絕對新鮮。可以選擇一雞三吃:泉水雞、炒雞雜、雞血湯。一般3到4斤一隻,適合5人以上去吃再單點幾個菜。

發展歷史

20世紀80年代中期,重慶南山人大多以種花為主,一位叫李仁和的村民除了種花、蔬菜之外,還開了個“麼店子”(重慶方言,意即食店),以供南來北往的旅客隨意吃點家常菜填飽肚子。因食店後院有一口深井,水源自山泉,遂取名“泉水食店”。店開到1993年,一天與朋友閒聊雞的吃法,於是他試著從籠里抓出一隻土雞公,宰殺洗淨後切成小塊,撒上鹽、薑末,和著八成熱的一斤菜籽油酥炸,幾分鐘後,倒出部分菜油,加入一定比例的泉水和事先已酥制好的花

泉水雞
椒、乾辣椒、大蒜、豆豉、冰糖等十數種佐料繼續炒、煨約20來分鐘起鍋完成。為了確認菜名和店址,李仁和乾脆取其店名,就此,一道具有“麻、辣、燙、鮮、香、嫩”特色的菜品———“泉水雞”問世了。
未曾想,該菜品一推出,便因用料獨特、麻辣味足、鮮酥爽口且價格實惠而深受食客青睞追捧。現在吃泉水雞,一般有3種吃法,俗稱“一雞三吃”。除了前面講的一種外,另兩種即是“泡椒(青椒)炒雞雜”、“雞血清湯”。
為了更好的推廣泉水雞文化,重慶南岸區政府每年出資舉辦“南岸泉水雞文化節”。

製作方法

泉水雞的特色:色澤棕紅,肉質軟,麻辣鮮香,佐餐下酒皆宜。

製作材料

 1、雞腿1000克(建議用雞腿肉,因為它嫩,雞胸肉比較乾硬)。
2、辣豆瓣醬50克,乾紅辣椒30克,花椒(根據新鮮程度來決定加多少),豆豉20克,鹽,糖,雞精,老薑30克,蒜30克,料酒。

製作過程

 這個菜分兩部份做,熬湯料和煮雞塊。
熬湯料:
1、將姜和蒜拍散切成末,豆吃切茸,乾紅辣椒切碎。
2、炒鍋燒熱,加油100克,油熱加入薑末、蒜末、豆豉、辣豆瓣醬、花椒、碎辣椒一起炒香1分鐘。
3、加入鹽15克、糖25、雞精15和料酒100毫升,改小火煮5分鐘。
煮雞塊:
1、將雞腿剁成塊,然後用油爆一下至斷生。另外燒些熱水。
2、將過油的雞塊放入湯料中翻勻,加入熱水至蓋過雞塊,一起中火煮3-5分鐘就好了。

產品榮譽

自1990年起,以“泉水雞”為代表,極具重慶地方飲食特色的飲食流派在南山異軍突起,形成了具有地方飲食文化和山村建築風貌特色的泉水雞飲食一條街。“登山、踏青、觀花、吃雞、訪農家”成為市民都市休閒旅遊時尚。1999年,南山街道被重慶市商委授予“地方風味菜名街”稱號。
2001年,“泉水雞”被原國家內貿部評為“中國名菜”,2003年又被有關權威部門評為“全國綠色餐飲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