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書

南唐書

記載五代時南唐國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有三部﹕宋胡恢撰﹐已佚﹔宋馬令撰﹔宋陸游撰。馬﹑陸二書都記載了南唐國自李代吳至李煜降宋間的興衰史。

基本信息

史書名稱

南唐書

記載五代時南唐國歷史的紀傳體史書

有三部

胡恢撰﹐已佚﹔宋馬令撰﹔宋陸游撰。馬﹑陸二書都記載了南唐國自李代吳至李煜降宋間的興衰史。
馬令《南唐書》三十卷﹐撰成於北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該書仿傚《三國志‧蜀書》之例﹐置先主(李)書﹑嗣主(李璟)書及後主(李煜)書﹐共五卷。人物列傳十七類二十二卷。滅國傳兩卷﹐略載南唐所滅之楚﹑閩二國及殷(王延政)政權事。譜一卷﹐其中建國譜敘地理﹐記南唐三十五州得失的情況﹐所記僅有軍﹑州而無縣﹔世裔譜考溯李之祖源。該書仿傚歐陽修的《新五代史》筆法﹐卷首文末多有序﹑論﹐以“嗚呼”發端﹐各予褒貶。明嘉靖二十年(1541)姚咨抄本和嘉靖二十九年顧汝達刻本為現存最早的本子。
陸游《南唐書》十八卷﹐內本紀三卷﹔人物列傳十四卷﹔浮屠契丹﹑高麗列傳總一卷﹐分述南唐佛教盛行始末以及南唐與契丹﹑高麗往來諸事。該書敘述簡賅有法﹐極為後人推崇﹐刊印﹑校註者甚多。元天曆初﹐戚光為之音釋(一卷)﹐程塾等校刊﹐趙世炎作序。清道光二年(1822)有綠簽山房刻本﹐附嘉慶時湯運泰《南唐書註》十八卷﹑《唐年世總釋》一卷和《州軍總音釋》一卷。1915年有劉氏嘉業堂刻本﹐附康熙時周在浚《南唐書註》十八卷及劉承乾《南唐書補註》十八卷。現存最早本為明嘉靖四十三年錢穀抄本。
馬令﹑陸游兩書﹐互有短長。馬令是宜興人﹐其祖馬元康世家金陵(今江蘇南京)﹐諳熟南唐舊事﹐曾廣泛收集舊史遺文﹑遺老傳說見聞及詩話小說等材料而未及撰著。馬令纘先志而著《南唐書》﹐史料來源豐富﹐敘述較為詳備。陸游是宋著名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曾參加國史﹑實錄的編撰﹐官至寶章閣待制。他認為馬令之書未盡善﹐乃採擇諸書﹐刪繁補遺﹐重加編撰。其卷數﹑人物雖不及馬令書之多﹐但史料多經考證﹐敘次簡潔﹐實為南唐史之佳作。此外﹐後人多有合刻馬令﹑陸游兩書者。明代李清則以陸游之書為主﹐補以馬令之書及諸野史﹐並詳徵博引﹐為之考訂﹐撰成《南唐書合訂》二十五卷本。該書乾隆中收入《四庫全書》﹐後因李清《諸史同異錄》有觸犯清廷的字句而同被撤毀﹐其提要亦從《四庫全書總目》中刪除。此後﹐除民間有抄本流傳外﹐還有四庫傳抄本﹐現藏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