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合作社

所以合作社替人民交納了62000元,節省了人民的誤工135000元。 早在1935年,南區即成立過一個合作社,因戰爭,民眾所入股金全部損失。 1937年6月蘇票收回,合作社的股金全部由蘇票轉成法幣,合作社貼錢500餘元,股金也擴大到1600元。

發展道路

據1943年秋天的調查,全區共1885戶,7348個人,全勞動力1846人,耕地31591響,耕牛642懼。牲畜的數目是:牛1379頭,驢615隻、騾、馬106匹、羊3990隻。南區是一個毗連延安市的市郊農村區域,它境內又有3條交通道路(鹹榆公路、延市至臨鎮大路,延市至隴東小路)。轄境的西部和南部有許多荒山和梢林,盛產木料,木炭,木材,藥材等。這些條件都利於農業生產特別是農村副業的發展。抗戰以後,南區是延安縣各區中人民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個區。但在1937年的時候,全區(3個鄉)只有432戶,1733人,耕地8000餘晌,耕牛222懼。牲畜的數目是:牛323頭,驢125隻,羊270隻,騾馬無。全區只有一個挑擔的小商人,手工業也極不發達,農戶穿布全憑向外購買,全區沒有紡車和織機。
南區合作社是在國內戰爭末期就成立的合作社。它在1937年第一期結算的時候,只有160名社員,160元股金;到1943年底它已經擁有全區2800多名社員,600餘萬元的股金(不算運輸隊和供銷社的社員和股金),7000多萬元的資產。它從一個小的消費合作社發展到8個社,18個經營單位(不算運輸隊和供銷社),它從專營消費業務發展到辦理全縣的運鹽,全縣合作社的供銷和各種生產、信用等等業務。僅在1943年l年,它給南區人民節省與謀得的利益就有5000多萬元,發展了南區的農、工、商業,照顧了人民經濟利益的各個方面,成了南區人民經濟的中心。因此它取得了人民的愛戴,在經濟上團結了全區的人民,而變成了全區的一個真正民眾組織。尤其重要的是南區合作社在多年的摸索和艱苦奮鬥中,開闢了邊區合作事業的一個新的方向,創造了適合於邊區環境的一套合作事業的辦法和作風。因此,“學習南區合作社”已經成為全邊區合作社前進的口號了。
延安南區合作社的歷史毛澤東曾在他的報告《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中引用了該社社主任劉建章撰寫的一個報告,這個報告把南區合作社的發展分為十期。
第一期
1936年12月2號開始對人民宣傳人股,當時蘇維埃票每股3毛,加天就有社員160名,收了533股,全蘇票159元9毛,當時推選王天金為主任,劉建章為會計,李生章為採買。
3個月為一期分紅利,第一期長毛利199。44元。
開支:工作人3個津貼9元,一伙食45元,紙筆墨費3。5元,慰勞前方毛襪、手套13元,優待抗屬15元,優待國小校8元,公益金10元。除費用外,每股紅利1毛8分,共分洋15。94元。
此次分紅,召開了社員大會,所有社員全數到會,在大會上報告了合作社做過的事業,分了紅,又請社員吃了飯。這次會後收到了很大的效果。當時社員自己提出:合作社替他們優待了抗屬,幫助了國小校,優待了前方軍人毛襪、手套等,大家應當多人股。這是第一期。
第二期
王生明任保管員。我計畫擴大股金,王主任提出不滿意,說擴大股金就要應付地做。我要向縣政府討論,以後就到了縣府國民經濟部長劉世昌那裡,劉部長允許擴大股金。這時王天金和大家弄得意見不投,因此縣政府就將王天金調換了。
1937年3月,推選劉建章為主任,王生明為會計,李生章仍為採買,又成了3人。我們一方面營業,一方面擴大股金。至1937年6月初二日為第二期分紅日期,結算新增2697股,新舊股共3230股,合洋969元,仍是3毛1股。3個月營業過流水③3657元,長毛利276元,又幫助國小校6元,優待抗屬12元,募捐幫助前方軍人20元,公益金10元,3個月一伙食53元,津貼13元5毛,辦公3元5毛。除費用外,每股分紅利5分,共洋161元5毛。分紅時,照前召集社員大會,到會社員三分之二,報告了合作社所做的事情。那時替軍隊買30擔糧,又凡西北軍委招待處所用的木炭柴火均由合作社代買。這筆生意,那是收的完全是蘇票,老百姓不同意,要合作社以貨物為憑代購,一方面給些貨物,一方面可收蘇票。在這一時期,社內幹部非常吃苦耐心地接拾人民和軍隊,從此就建立了軍民兩方面的關係。如果老百姓有的蘇票到別處買不到東西,合作社可以買到。發表了這些情形,社員更對合作社有了認識,自己提出說:合作社是能替他們做事的。
第三期
自1937年6月開始,又計畫增加幹部,新提拔來孫生花擔任採買。他工作了1個月,每天給軍隊代買東西,使得孫生花嫌麻煩,提出不工作,再三說服教育,死也不願做合作社的事,因此就出去了。又來了李生彩擔任採買。計畫在溝門上開一處柴草店,合作社出資200元,作為一個單位,李生章擔任店內的主任,他的老婆任伙夫,李生彩當槽店,3個月長毛利400元。
營業部和店過流水7175。6元,長毛利538。7元。蘇票買貨3元折白票①一元,蘇票變成白票,合算賠洋175元。社員人股,蘇票1元頂白票1元。捐前方軍人25元.幫助國小校10元,區婦女主任被土匪搶了,補充被褥4。5元,公益金12元,假票虧損洋8。5元,津貼費45元,一伙食90元,辦公7。5元。新增加股數2130股,新舊共股數5360股,共洋1596元,每股分紅利2分,共分洋161。2元。這一期內,有安塞、保全和本區的長腳戶組織運鹽合作社,佃本合夥,成立運輸隊,共有驢馬騾12頭,連同私的牲口100餘頭,經常不斷地到鹽池運鹽,由合作社代賣。尤其拉扯外縣的腳戶向店內加人股金320元。在這一期過程中,所集股的蘇票完全變成白票了。
9月間社員大會作了報告。大家發表意見說:3毛洋的蘇票成了l元白票,更提高社員的信心,提出計畫擴大股金,統計人口,了解人民的經濟狀況。全區3個鄉,共住432戶,人口1733名,有牛懼222懼;牛323頭,驢125頭,羊270隻,全區人民經濟總共合1522萬元,牲畜土地房屋一切在內。人民平均每人每年衣服、農具、食鹽、洋火等合計費用40元,總計69320元,食糧在外。我們向大會提出:每人加到20元股金,就可解決人民的日常需用品。社員同意發展股金,將3個月1期延長為6個月1期。
第四期
從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為第四期。將原有3毛1股提成5毛1股,共股數5360股,合洋2680元,過流水22875元,長毛利1732。3元。去公積金111元,公益金68元,慰勞前方毛襪、手套245元,優待抗屬18元,優待國小校12元,社內工作人員及僱工共津貼312。5元,一伙食90元,招待費38。5元,辦公費61。5元,獎勵工作人員60元,去修理費285元。除開支外,每股分紅利8分,共分紅利428。8元。但雖是上期社員大會計畫每人入股20元,因人民經濟困難,未曾實現,只是完成了一部分。此次社員大會又計畫成立信用社,擴大股金1000元,如人民有婚姻葬埋之事,可來合作社臨時借用,不出利息。這一口號一出,社員即提出保證全數完成入股任務,內容是調劑的性質,並計畫在柳林開1處飯館。
第五期
1938年3月至8月。首先增加了幹部王耀明、茹克業、李生海、黃保中等數人。3個月內將信用股金完成1060元。除信用股外,又擴大了股金110元。新舊股洋3890元。6個月營業42500元,長毛利3633元,慰勞前方軍人毛襪洋185元,救濟募捐洋22元,獎勵金80元,修理費230元,開會費招待費85。6元,辦公室189元,津貼工資費24人864元,又加一伙食900元。除支使以外,每股分紅1毛,共分洋778元。在分紅時,召集社員組長大會,計畫集股買鏵500元,每葉樺2毛5分,買2000葉犁樺;擴大油坊1處,粉坊1處,為了在延安市建立商人關係成立公益心1處;當時社員組長無不同意的。
第六期
1938年9月至1939年2月,將5毛1股轉變為1元1股,又擴大了股金4510元,新舊共股金8200元。6個月營業49860元,長毛利4118元。優待抗屬34元,公積金654元,公益金100元,獎勵131元,招待費180元,雜費116元,工作人員工資津貼費30人867元,一伙食洋1116元。在這個時期,產原先計畫完全實現了。到韓城買了2000葉樺,每葉鏵價洋5毛,市價賣9毛,買社員每葉樺6毛,節省3毛,共節省600元。油粉坊完全完成了。這期分紅利仍以半年為1期。總共有社員850名。
第七期
1939年3月至8月。開始計畫與私人合夥做生意。當地有些人要做生意,恐怕政府多要負擔,將洋人到合作社,半公半私地做,人作份股(以人身入股)。首先到三十里舖,與私人合夥成立1處營業部帶店掛麵部飯館,合作社人本200元,人民人洋800元,共1000元。在這個合夥生意中,給人民解決了許多困難。定出章程,股本人社或出社自由。做到年底,政府為了把握合作社原則,指出合作社發展了私人經濟,不允許私人發展,就將這個生意打折了。
同年擴大股金860元,新舊股金9016元。社員960名。總共營業57600元,長毛利4778。6元。除公積公益及其他支費,淨利每股分1毛,共分洋901。6元。在這次分紅利中間,產生了許多困難。上方面發展股金慢,各貨價格高漲,使合作社無法營業;一方面看到人民的意見沒有個人發展的利益,不願多人股。再三宜傳說服,他們總是不多加的。我個人估計,不與私人合夥,合作社無法開展。未經過政府同意,就與私人合夥做生意。在理事會上提出和大家商討,理事會的人同意合夥做。
第八期
1939年9月,又在三十里舖與私人合夥成立興華分社,溝門上成立民合社,柳林則開民生公店藥鋪,南莊河立和合社,都以半公半私的名目發展了私人入股10萬餘元,在分社內工作的人打股份資本。寫了契約,仍是自由人退合作社不限制的。以後政府知道了要看契約,看了契約以後,也同意我們合夥做。將原有的合作社作為區總社,各鄉建立分社。除分社外,總杜又擴大股金2629元,新舊共合洋11645元。總分社共營業過流水158350元,長毛利18250元,費用8895。13元,淨利9354。07元。每股分紅利1毛,分社在內。有了分社合作,總社就有了力量成立生產事業。1940年與光華商店合夥買騾子,成立運輸隊,利用私人合作。運輸隊原有資本5000元,到年底發展到160頭騾子,經常運鹽運貨。又成立1處紡紗織布工廠、皮坊,西區合作社,杜甫川新民社,七里舖集成過載棧1處,氈坊兩處。從前入股以個人為單位,比如1個家裡有幾個社員,後來嫌麻煩,合併了,以戶為單位,1家只有1個社員,共有社員853名。
這個時期形成民辦的開始。社員合併後,每戶人有三五百元至1000元的。同時有外縣的小商人、腳戶也加到各分社,股金1萬元。特別洛川、鄜縣、安塞、保全、三邊。等處的腳戶,來往最多,向合作社入股。到了9個月分紅利時,召開社員代表大會,報告了合作社的開展原因。經過檢討,又提以後工作方針:一、擴股3萬元,要代表保證完成,二、收土產品,代替人民出售;供給人民一切需用品,由合作社負責向外購買貨品。三、全區人民食鹽、洋火、犁鏵,不向外買,完全由合作社供給。計算全區人民7135名,每人每天食鹽2錢,全年食4斤半,共合鹽32107斤半,每斤鹽比市價低1元,共節省洋32100餘元。洋火每年每戶用5包,共用8675包,每包市價低5元,節省43375萬。全區用犁樺1500葉,每葉比市價低15元,共節洋22500元。3宗共節省洋98050元。全區人民1年穿衣用老布7000匹,每匹棉花2斤半,共棉花17515斤,價值350萬元,給人民紡成紗,賺一半,計175萬元。在這個大會上給社員報告了工作計畫,經過社員同意,就發展了農村婦女紡紗織布機子。
第九期
1941年8月,進行擴大股金,以救國公債入股。政府動員人民買救國公債票,將人民所出的公債款數加成股金,股金所分之紅利付於公債3300元。在這種人民困難情形下,幫助了人民解決了負擔,使人民更相信合作社是能解決困難的。
新增股33070元。新舊股金44715元,是總社的。各分社股金12萬元。運輸隊8萬元。總共股金2447巧元,社員1018名,總分社營業流水1161540。7元。長毛利2454317。4元。開支費1385549。3元,淨利145469元,每股1元紅利7毛。在分紅利時提出:紅利7毛作為1元入股,提高社員的信心,將分到的紅利大數的加成股金。人民餘外入股,以土產物品草料糧食作錢,比市價高,如每1斤草比市價高2毛。凡人民入股給物品,總比市價高,又提高人民的信心。
第十期
1942年成立織襪工廠1處,開始宣傳入股,20元為1股,送社員襪子1雙。此後棉花價高漲,乃增至40元1股,共入股洋3萬元,開辦了織襪工廠,現有襪機6架。延安市開運合過載棧1處,集股42萬元。松樹林成立分社1處,擴股34萬元。運輸隊所長的盈餘,擴大成本為75萬元。總分社擴股1232000元。新舊股本251萬元,社員1112名,每名代表1戶,其中最多人股金5000元。在本區境內合作社共有19個單位,生產、運輸、消費均在內,除合作社外再沒有私人商業。南區面積長60里,闊40里,內有住戶1544戶,7128人,共有牛1469頭,驢635頭,馬60匹,騾子22頭,羊4445隻。種地18136響,收麥子872石5頭,收穫粗糧9084。16石,折細糧5662石4斗3升,副業進益折細糧33452石,共合米68691石斗8升。1942年出公糧2480石,除出下剩43891石斗8升,每人平均占6斗,牲口料1500石。
今春政府動員教育經費自衛軍放哨費34000元,高如灣生產股金8000元,銀行儲蓄券2萬元,共62000元,分3次來的。每次每戶開會收集,要誤工1個,3次誤工3個,總計誤工1500個,每個民工30元,工資合計要誤135000元,又加上62000元,總共負擔197000元。所以合作社替人民交納了62000元,節省了人民的誤工135000元。尤其在農忙時期,幫助了人民的生產。又替人民代交公糧1050馱,每馱240元,共交252000元,減少人民的誤工,影響了人民對合作社的認識,又發展了股金42萬元,計畫代交下年的公鹽。
組織農村婦紡600個,每人每天紡紗2兩,每天共紡75斤棉花,人民應賺1半。每斤紗以150元計算,1天得利5250元,全年進利189萬元,年紡了5000斤棉花,前半年棉花價小,前後合起每斤以70元計,人民賺花2500斤,合洋175000元。合作社做車子墊辦2萬元,除2萬元外,人民實賺到155000元。現正在發展婦紡中。
以上事實是合作社做過的。合作社損失房子58間,值洋40萬元,器具30萬元,貨物40萬元,復成棧店1處值洋20萬元,共損失130萬元。以後政府幫助借貨洋50萬元。去定邊買貨3次,長利30萬元。
合作社的組織,農村每村選代表1人至2人。合作社務有理事11人參加,每月6號召開理事會1次。一切營業及幹部問題,在理事會上解決與布置。
1944年中共西北中央局調查研究室編了一本《介紹南區合作社》的書,把南區合作社發展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自1936年12月開辦到1939年2月,第一至第六結算期,南區合作社從一個專營消費業務的合作社逐漸擴大到4個社,9個經營單位,初步形成一個兼營生產消費、信用、運輸的綜合社。這是第一階段。
早在1935年,南區即成立過一個合作社,因戰爭,民眾所入股金全部損失。1936年冬,延安縣政府又提出在南區的溝門上成立合作社,半攤派半自願地在人民中收集了159。9元蘇票的股金(每股3角),有社員160人,合作社主任是王天經同志,會計劉建章同志,採買李生章同志。當時市面流通的是法幣,合作社收受民眾的蘇票,向貿易局購辦貨物,故第一期3個月即長毛利200元,除優利抗屬,慰勞前方,捐助學校之外,每股3角即分利1角8分。
因為合作社第一期就分了很多紅利,賣貨又收受蘇票,所以營業很好。主任王天經同志主張限制每人買貨數量,劉建章同志則主張為了擴大合作社影響和發展合作社,不必限制。爭論的結果縣政府把王天經同志調換了,由劉建章同志擔任南區合作社的主任。從此放手賣貨及發展股金,至第二期結算已經有969元股金了。
1937年春,在溝門上以200元資本開了牲口店。為了招攬腳戶來住店,給一些長腳戶放合作社褪輸隊的旗子,到鹽池馱鹽,名義上是南區合作社的運輸隊。到1938年已經有這樣100多個牲口了。這是南區合作社組織運輸事業的開端。
1937年6月蘇票收回,合作社的股金全部由蘇票轉成法幣,合作社貼錢500餘元,股金也擴大到1600元。這時候合作社人員從主任起常常背包袱下鄉賣貨,調查人民經濟情況,宣傳入股。劉建章同志統計本區人民每人每年要買布、鹽、農具、洋火,用洋40元。在第三期社員大會上提出每人加入20元股金,合作社就可以供給全區人民全部日用必需品。這個計畫因為集中股金困難,貨物漲價,未能實現。
1938年5月在柳林子設一飯館,營業部及牲口店。合作社社址移至柳林子。8月,因鏵價上漲且民眾買樺困難,提出擴股500元向韓城買鏵。結果買來鏵2000葉,每葉售價6毛(市價9毛),為民眾節省600元。
1938年底因本區沒有油坊、粉坊,乃在溝門上成立了榨油磨粉坊。合作社投入一部資本,其餘是向化學工廠、工合辦事處借的。1939年2月光華商店投資1萬元成立了一個抓羊絨的“羊場子”。從此,南區合作社開始兼營生產事業。
1938年8月,見人民借錢困難,乃提出辦理信用合作社。入股的500多戶,股金1000餘元。後來因資金數目太小,不敷放款周轉,提議把這些股金併入消費社,另由消費社提出400元專無利借給有緊急需要的社員。這是南區合作社第一次試辦信用合作社。
在此期間在三十里舖與一挑擔小商人合夥成立一個貨物分銷處。同時因三、五、六鄉劃歸年區,在羅家崖投資700元成立了一個分社。
這一時期合作社的經營,已經擴大到4個地方:柳林子、溝門上、三十里舖和羅家崖。一共有9個小單位和聯絡私人腳戶100多放旗子的牲口。這時候合作社實際上已經兼營生產、消費、運輸、信用等業務了。
南區合作社的創辦,它的股金也是半自願半攤派從民眾中收取的,有些民眾把人股當作了負擔,也有的人把合作社叫做“活捉社”。南區合作社在這個時期所要克服的主要困難,是如何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改變人民的認識。所以它在頭幾期不提公積金而全把盈利分給了社員,蘇票轉變成法幣時合作社又貼洋500多元,合作社減價出賣犁鋅貨物給民眾。經過幾年的艱苦工作,民眾看到入股可以分到利,而且合作社真正是給他們辦事的時候,合作社在人民中的信仰逐漸建立起來了。
這個時期合作社是迅速擴大了,但是它又遇到了新的困難。因為社數的增加,固定資本的增加和物價的上漲,合作社的流動資金感到極度缺乏。各個分社雖然建立起來了,業務範圍也擴大了,但是它們所起的作用還很小。總的說來,這時期合作社雖是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因為資金不足,所以很多單位還是空架子,亟待吸取新的資金來充實它。
第二階段
迄今為止,南區擴大股金的方式,還主要依靠向農民民眾中普遍收集,每人的股金還有限制,不得超過20股。在南區的一些農民和小商人的手中本來是有一些資金,而且這些是可以吸收到合作社中間來的。不過按著合作社章程,他們就不能,而且也不肯入股。為了合作事業的發展就必須拋開這些章程的限制。
1939年6月,合作社改組三十里舖的分銷處為“興華社”,合作社入股200元,吸收私人入股800元(8股)。訂立了契約,規定:(一)每股100元,最多不加限制;(二)入股退股完全自由;(三)業務性質不限定;(四)工作人員由入股者直接推選;(五)盈餘除酌提公積金外按股分紅;(六)工作方針受南區合作社的指導,成為它的一個分社,縣政府因為這些辦法不合合作社原則,主張打折,劉建章同志力爭的結果,改為了“興華號”。
這就是南區合作社試行“合作社民辦政策”的開始。所謂“合作社民辦政策”本質上就是當民眾還不肯接受合作社的一套章程辦法的時候,就用類似商業上舊有的合股、朋伙的辦法,由合作總社投資一部分與私人合作,或是完全由當地解眾自願合作,合作社的章程辦法也由民眾自願規定。在和私人合夥中間,合作社的力量壯大了,它吸收私人到合作社工作,解決了幹部不足問題,可以利用他們的經驗和社會關係。在合作之後就可以教育這些合夥的私人,逐漸把合夥轉變成一般的合作社。南區的各個“民辦社”,今天都已經取消了舊的合網,合夥的私人絕大多數也都成為合作社的職員了。
1939年下半年,政府允許南區合作社試行民辦,於是合作社先後辦了三十里舖的興華社,溝門上的民合社,柳林子的民生公藥社,南莊河的和合社酒坊,羅家崖的新民社。這些社都是合作社投資一部分,又吸收當地民眾大小資金人股,很短期間擴股10餘萬元(從前至第六期止才有股金8200元)。這樣各個分社的業務都充實起來了。同時合作社又在延安縣的西區趙家崖成立了一個分社,在新市場投資成立了一個“公益心”雜貨鋪,在七里舖成立了集成過載棧,在柳林子成立了南區合作總社。1942年在延安市成立運合過載棧,在命盆區松樹林成立民辦社。
由於分社的發展,總社的力量也擴大了,它得以全力來進行各種生產運輸和各種社會事業。
1941年6月因邊區周圍經濟封鎖加緊,布匹缺乏,合作社提出本區布匹自給,開辦“新合工廠”,並發動全區婦女紡紗。辦氈坊2處,織口袋坊1處,皮坊1處。在羅家崖試辦養雞廠1處,因雞瘟失敗。皮坊亦開工未久停辦。1942年成立織襪子工廠1處。運輸隊的經營改為“三七人股,對半分紅”的辦法,與光華商店及私人腳戶實行運輸合作。1940年底有運輸隊11隊,160頭騾子。這個時期合作社的業務擴張到包運公鹽,包交公糧,代交負擔,幫助人民農業生產等等方面。合作社在人民中的信仰更空前提高了。1942年秋,合作社遭水災損失極重(值當時物價130餘萬元),但由於人民的擁護,政府的幫助,劉建章同志的苦心經營,到年底就大體恢復過來。
至1942年年底第十期清算,這是第二階段。總分社股金已達252萬元,成了19個經營單位(不計運輸隊,此外“和合社”已停辦,趙家崖分社和松樹林分社已分別劃歸西區和金盆區)。
這一階段合作社的發展不但是量的,而且是質的,它的關鍵則是“民辦政策”。
第三階段
1942年年底西北局高幹會之後,展開了全邊區的生產運動,邊區的合作事業在“學習南區合作社”的口號下也大大邁進了一步,南區合作社本身在這個時期也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從1942年下半年劉建章同志就擔任了延安縣縣聯社主任的工作。1943年為了完成全縣加重了的運鹽任務,就南區合作社運輸隊基礎擴大為全縣運輸大隊。利用全縣公鹽代金,包運全縣公鹽。1943年3月在溝門上成立正式信用社1處。1943年年底成立全縣供銷社1處。
1943年,襪子廠、氈坊、織口袋坊,都先後停辦。  這個階段,南區合作社實際上成為了延安縣全縣的中心社的性質,它的業務區域不僅在南區而且推廣到全縣和延安市的一部分了。南區合作社成為邊區第一個模範合作社了。但這並不是說它的發展是一往順利的,相反它是在不斷地克服種種困難中向前發展的。在第一階段它必須在極困難的條件下轉變人民對合作社的認識,取得人民的作任;在第二階段它必須克服物價上漲,合作社迅速擴大,資金周轉不靈的嚴重困難;1942年它因水災受了極重的損失;在第三階段它在組織全縣運鹽工作上必須應付金融波動、鹽價不穩的嚴重困難;在各階段中它又必須克服各種合作事業上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本位主義。南區合作社的歷史就是在克服種種困難求得合作事業發展的歷史。
毛澤東毛澤東講話

毛澤東講話

延安南區供銷合作社創建於1936年12月,其前身為陝甘寧邊區延安縣南區合作社。從1936年到1947年十餘年時間,南區合作社經過艱苦奮鬥,辛勤經營,由成立時的3名職工、60名社員、159.9元股金的小型合作社,發展成為擁有幹部職工2200多名,社員4000餘人,總資金42790萬元(邊幣),所屬18個分社,68個分支經營單位,包羅供銷、生產、運輸、信貸、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綜合性的合作社。南區合作社的發展,對促進邊區經濟繁榮,支援抗日戰爭,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為邊區合作事業的一面旗幟,得到了南區人民的衷心擁護,受到了黨中央、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讚揚。
1942年12月,毛澤東主席在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議上,精闢地總結了南區合作社的經驗,並號召全邊區向南區合作社學習。他熱情地讚揚南區合作社是“真正被民眾所擁護的合作社的模範”。指出:“南區合作社式的道路,就是邊區合作社事業的道路;發展南區合作社式的合作運動,就是發展邊區人民經濟的重要工作之一”。
黨的十八大在對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進行全面部署的同時,也對農村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和具體要求。南區供銷社作為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的經濟組織,繼承和發揚著老南區社的光榮傳統,充分利用供銷合作社“連線城鄉,供銷並舉,綜合經營,系列服務”的優勢,進一步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不斷壯大,為我區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對此,我區將充分發揮南區合作社紀念館的作用,以此為視窗,加大對外宣傳力度,不斷豐富南區合作社精神和合作社文化內涵,使其真正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使南區合作社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旅遊

延安南區合作社紀念館位於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鄉柳林村,建於1992年12月18日,由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題寫館名。
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於1936年12月,在延安溝門成立了南區合作社,1938年5月,搬到柳林村。南區合作社在為發展邊區經濟、解決延安人民生活供給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柳林村仍保留南區合作社16孔石窯洞和1座磚木結構的5開間兩層小樓。石窯是辦公用房,小樓為營業樓。小樓底層兩面磚柱刻有:“發展經濟合必作”、“增進民主工與農”,正中木匾上書“延安縣南區合作總社”。
紀念館在舊址營業樓一層。用大量實物和文字、圖書、照片資料,反映南區合作社發展歷程。

1、地址

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鄉柳林村

2、旅遊時間

四季皆可

3、體驗點

了解革命時期南區合作社發展歷程

4、玩法

參觀、學習
延安南區合作社紀念館交通:
市內乘坐1.3路公車可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