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軍

西漢初設定在長安城內的禁衛軍。南軍屬衛尉統領﹐北軍屬中尉統領。南軍分別駐紮在未央﹑長樂兩宮之內的城垣下﹐負責守衛兩宮。長安城除宮城範圍以外﹐皆歸中尉守護﹐城門及城郊由城門﹑步兵校尉掌管。未央﹑長樂兩宮位於長安城南部﹐所以衛尉統率的軍隊稱南軍﹐長安城北部歸中尉﹐中尉後改名執金吾﹐中尉或執金吾所部為北軍。
西漢時南軍由衛士組成﹐總數一兩萬人。因北軍有幾萬﹐實力上超過南軍﹐成為護衛和穩定京城秩序的重要力量。如呂后死後﹐周勃掌握北軍﹐諸呂就難以取勝﹔武帝時衛太子在長安城內進行武裝政變﹐後因得不到北軍支持而為丞相兵所敗。
皇帝為了更好地控制南北軍﹐又常派親信為衛將軍加以統率。文帝曾派宋昌鎮撫南北軍﹐宣帝曾任張安世為衛將軍﹐統領兩宮衛尉和北軍﹑城門兵。
東漢初將西漢的八校尉減並為五校尉﹐當時人稱五校為五營。又置北軍中侯以監五校。東漢與西漢不同﹐北軍是指五校所率的禁軍。東漢時不見南軍名稱。東漢初以後﹐北軍的名稱也不再見於文獻記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