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凍北旱

南凍北旱

2011年初,接踵而至的暴雪和凍雨將我國西南化為銀裝素裹的世界。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華北、黃淮等糧食主產區正陷入乾旱缺水的局面。“南凍北旱”正在考驗著我國農產品市場價格的穩定。

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北方旱情 北方旱情

“上半年幹得冒煙,年中遭受大洪災,現在又來了雨雪冰凍!”1月11日,正在冰路上艱難行走的廣西樂業縣花坪鄉苗族老人何強濟對記者說,“我活了60多年,從沒見過老天這么多變!”

站在花坪鄉的冰路上眺望,只見冰雪茫茫,南國群山一片“北國風光”。受強冷空氣和低溫暖濕氣流共同影響,1月3日起這裡遭遇冰凍雨雪災害。

此時,華北乾旱正在肆虐。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區山東從去年9月23日起,全省累計平均降水量1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6%。全省先後有6095萬畝農田受旱,目前仍有53%的麥田受旱。

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陳振林說,2008年初,我國出現過“北旱南凍”異常現象,時隔兩年再次發生。去年是近十年來我國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強度和影響最大的一年。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認為,北半球氣候異常源自北極冷風,而南半球目前則主要受海面溫度偏冷的拉尼娜現象困擾。極地冷空氣不斷擴散南下,強烈影響了中高緯度的國家和地區。而且,同期既沒有明顯的偏南暖濕氣流北上,也沒有偏東風從東部海域帶來水汽,所以中國華北、黃淮難以形成降水,導致大面積乾旱。

“生活難題”如何應對

南凍北荒圖 南凍北荒圖

最近幾天,暴雪突襲江西,路面積雪結冰導致九江長江大橋、昌九高速多個路段擁堵,最長達到20多公里,時長達20多個小時。新一輪暴雪冰凍災害來襲,正給南方多省的百姓生活帶來嚴 重影響。

相比兩年前損失巨大的南方冰凍災害,交通、電力、通訊等部門此次應對極端天氣事件更有經驗。但在一些地方特別是在偏遠農村,吃菜難、出行難、上學難問題仍然較為嚴重。路面覆冰超過兩指厚,裝上防滑鏈的採訪車走在上面嘎吱作響,讓記者心驚膽戰。廣西全州縣東山瑤族鄉因為冰凍斷水斷電,植物全被冰塊包裹,人們外出購買米菜異常艱難。瑤族老人蔣祖德告訴記者,家裡的米只夠吃5天,菜沒有了,只能把屋後種的一點蘿蔔硬是從冰里掏出來,給正在坐月子的兒媳婦吃。

災區孩子上學也成了問題。大源村完全國小是沒有在冰凍災害中放假的學校之一。校長鳳江全說:“從2日至今,我們學校所有的3名老師,每天都會去兩條路上接孩子們安全到校。”

南北對比圖 南北對比圖

大源村國小坐落在山坡上,山路每天都會在17時到次日10時被冰層覆蓋,無法攀爬。每天,在孩子們到校之前,老師和一些家長都會提前拿著鋤頭,將路上的冰面挖開。二年級教師鳳山鳴說:“這幾天,為了送 孩子,為了開通通往學校的山路,我踩壞了兩雙鞋子。”

“氣候極端化,應對常態化”。中國農科院防災減災專家李茂松說,極端天氣頻發,政府應該學會“常態化”地應對,逐漸改變只注重災害應急管理的做法,更多地做好事前防範。百姓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在身體上和物資儲備上未雨綢繆。

農產品何時告別“逢災必漲”

南凍北旱 南凍北旱

南方冰災來臨,市場水果、蔬菜等鮮活農產品價格應聲而漲。在蕉江瑤族鄉,胡蘿蔔3元500克,白菜2元500克。“冰凍災害發生前,胡蘿蔔只賣1元一斤,白菜價格現在也漲了一倍。”農民段順生無奈地說,“這個漲法,吃 不起呀!”

北方旱災對農業的影響已開始顯現,市場擔心因旱減產導致後市糧價上漲。今年以來,小麥期貨價格已大幅飆升,鄭州強麥主力1109契約14日低開於2705元/噸,但很快就漲到2785元/噸,三天后,鄭州強麥期貨1205契約又高開於2960元/噸。

但專家認為,目前斷言小麥將因旱大幅減產、糧價將持續攀升還為時尚早。山東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解洪起說,山東十年九旱,產量如何還要看後市氣候的發展和抗災救災的成效。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等專家表示,天氣對物價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我國糧食連續七年豐收,而且庫存充裕,為2011年穩定物價奠定了重要基礎。

防遊資藉機炒作

新年伊始,接踵而至的暴雪和凍雨將我國西南化為銀裝素裹的世界。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華北、黃淮等糧食主產區正陷入乾旱缺水的局面。“南凍北旱”正在考驗著我國農產品市場價格的穩定。

對此,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在小麥等農產品供需平衡未遭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小麥價格不容易出現大起大落。但須警惕遊資藉機炒作,推高小麥等農產品價格。

“南凍北旱”形勢較嚴峻

10年10月至今,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等糧食主產區發生歷史罕見乾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作物受旱面積6039萬畝,其中重旱898萬畝。

在北方遭遇乾旱的同時,南方多個省市也在持續忍受著凍雨的襲擊。據中央氣象台預報,26日-28日,南方地區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的雨雪和降溫過程,其中江淮和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局部地區有暴雪;氣溫將下降4-6 ,部分地區降溫8 。貴州、湖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凍雨。由於凍雨災害天氣,近期貴州、湖南、廣西和雲南多條高速公路被迫關閉或限時放行。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已進入隆冬季節,各地氣溫普遍在零度以下,冬小麥已停止生長,乾旱天氣暫時對小麥生長不會產生過於嚴重的損害,但如果幹旱天氣持續發展,由於各地水源已經被部分消耗,乾旱的程度將快速升級,農作物受災面積會大幅增加,抗旱形勢將更加嚴峻。此外,南方多省區的冰凍天會對油菜等作物造成損害,並會影響到糧油商品的運輸。

“近幾年,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較高,農業續7年豐收之後,市場供需格局尚處緊平衡狀態,在 南凍北旱 的情況下,今年農產品供應形勢不容樂觀。”大通證券研究員張喜表示,市場對後期小麥產量較為擔憂,如果“南凍北旱”天氣繼續存在,糧油價格上漲的預期將更趨強烈。

菜價出現明顯上漲

北方糧食主產區持續的旱災為“十二五”開局之年的農業生產增加了困難,低溫冰凍則給南方蔬菜生產帶來大範圍影響,在不少地方,蔬菜價格出現了明顯波動。

國家統計局24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月中旬50個城市主要食品價格普遍上漲,其中蔬菜價格漲勢最猛,與上旬相比,個別品種漲幅接近20%。

數據顯示,期內主要蔬菜品種價格漲幅均較大,其中油菜價格比上旬大漲10.9%至每千克3.96元,豆角漲16.5%至每千克10.05元,黃瓜則大幅上漲19.9%至每千克5.72元。另外,大白菜、芹菜、西紅柿、土豆也是1%至5.9%的漲幅不等。

此外,據農業部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上周(1月10日 1月16日,下同)全國“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為180.71(以2000年為100),比前一周上升2.35個點。重點監測的50家批發市場60個品種交易總量為58.99萬噸,比前一周上漲5.8%。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均價每公斤為3.48元,環比上漲3.8%。

分析人士指出,節假日因素和南方災害天氣導致運輸受阻是造成蔬菜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但菜價上漲無疑給剛剛有所回落的CPI火上澆油。

不少券商預測,1月CPI將再次重返去年11月的高位,突破5%。其中,國泰君安預計,1月CPI為5.1%,並且上調全年CPI預測均值至4.8%。海通證券則表示,1月CPI漲幅預計為5.0%,糧食、蔬菜等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及輸入性通脹將導致今年的CPI漲幅超預期,可能達到4.5%左右。

農產品供應有保障

市場擔心農產品供應不足使得糧價上漲預期較為濃厚。對此,國家糧油中心有關負責人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糧食儲備豐厚,農產品供應有足夠保障。

不過,該負責人提醒,在當前資金較為充裕的階段,要特別警惕資金炒作農產品。不少投資機構目前紛紛做出警示,乾旱“概念”下,市場對小麥等部分農產品跟風看多心態極易凸顯,但在當前基本面博弈複雜的情況下須保持謹慎,不宜盲目追高。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也表示,天氣對物價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我國糧食連續七年豐收,而且庫存充裕,為今年穩定物價奠定了重要基礎。

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及早安排、周密部署。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全體會議強調,要高度重視華北、黃淮等地區的旱情發展情況,做好抗旱的各項工作,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採取有力措施抗擊南方部分地區雨雪冰凍災害,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各地區各部門也緊急行動起來,同心協力,一場科學抗災、確保生產的戰役已經打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