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民大會堂

南京人民大會堂

南京人民大會堂即原國民大會堂,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64號(前林森路),坐北朝南,全部建築為鋼筋水泥結構,連屋面平頂及地下室共5層,配有冷暖氣、消防、通風、水電、衛生等設備,正面呈凸型,內廳走廊寬暢,廳頂呈拱型,與一牆之隔的江蘇美術館渾然一體,交相輝映。牆體為斬假石,門樓上方鑲嵌有"人民大會堂"5個斗大的金字,顯得古樸而又端莊。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南京人民大會堂即原國民大會堂,坐落在長江路264號(前林森路),坐北朝南,全部建築為鋼筋水泥結構,連屋面平頂及地下室共5層,配有冷暖氣、消防、通風、水電、衛生等設備,正面呈凸型,內廳走廊寬暢,廳頂呈拱型,與一牆之隔的江蘇美術館渾然一體,交相輝映。牆體為斬假石,門樓上方鑲嵌有“人民大會堂”5個斗大的金字,顯得古樸而又端莊。

簡介

人民大會堂始建於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竣工於1936年5月5日。(民國二十五年),採用鋼筋混凝土,中西合壁式建築風格,在當時東南亞具有一定的影響,是國民政府進行大選及召開國大會議的重要場所。解放後大會堂回到人民的懷抱,更名為“人民大會堂”,成為江蘇省、南京市政治文化活動中心。

建造規模

人民大會堂現有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內設冷暖空調,現有沙發軟座3072張,有一面積800平方米的舞台,會黨內配套了大中、小各類會議室、休息室。

使用歷史

1935年9月,孔祥熙等與委員提出在首都建築國民大會堂,可以國立戲劇音樂院及美術陳列館充用,得到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同意。所擬的建築計畫及一切設備均要適合國民大會堂之用,將來既可作為劇院,又可為會場,一舉兩得,不致浪費。1935年11月20日,國民大會堂籌備委員會當眾開標,最終得標者為上海陸根記營造廠承包商。經籌委會評定,設計方案以公利工程司奚福泉建築師的為首選,關頌聲、趙深的設計方案分列二三名。工程由陶記工程事務所建築工程師李宗侃督造。國民大會堂也叫國立戲劇音樂院,基本屆於近代劇場形式,建築立面採用了西方近代建築常用的勒腳、牆身,榴部三段劃分方法,但在外觀、窗花、雨棚和門扇均作簡化的中國圖案處理,內部結構合理,音響效果甚佳。迎街為辦公室,兩旁為兩層的休息室,舞台呈前凸半月弧形,月牙型樂池。會堂內設備齊全,有自動表決器和譯音裝置,整個會堂有3000多個座位,全部是絲絨彈簧座椅。抗戰期間,南京淪陷。大會堂遂為偽憲政實施委員會占用,大會堂兩側被偽中央軍事委員會情報室(後改稱為報導室)占用。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還都南京,當時國民大會堂的房屋及內部設施已破爛不堪。新中國成立後,國民大會堂改名為人民大會堂,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保護。人民大會堂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人民大會堂是江蘇省和南京市召開重要會議、舉行慶典活動和文藝演出的重要場所,也成為國內外賓客從事貿易、旅遊、召開各類會議和開展各種社交活動的理想場所。

人民大會堂已完全滿足各類會議和大中型演出的需要,位居江蘇省會堂演出館的一流水平。

演出項目

2013年

6月1日 慶六一·大型多媒體益智舞台劇《獅子王之勇者歸來》

8月17日 天空之城·久石讓與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

9月6日 世界經典音樂劇《貓》中文版-南京站

9月27日 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天鵝湖》

9月28日 奧地利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南京音樂會

10月5日 金陵·秦淮夜——墨明棋妙原創音樂團隊南京音樂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