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南征往事

"老紅軍戰士、老資格軍人、老共產黨員、顯赫的戰功、知名的部隊和參加過著名的戰役

小說類型

軍旅生涯

內容簡介

序 今年時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謹此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暨第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8軍及特種兵司令部、炮一師、炮二師、戰車師、高炮指揮所、工兵指揮所、鐵道縱隊、軍政大學、兩廣縱隊和南下工作團,以上全體南下作戰的指揮員、戰鬥員、南下工作團員以及後來生活在他們戰鬥過的地方的子孫後代們。本書描述了主人公馬學武全程參加南下作戰戎馬生涯的經歷以及和平年代轉業地方工作的坎坷人生。 引子 打開網際網路上的《中國軍人紀念碑》網頁上,你會發現有這樣一位傳奇老軍人的簡歷:姓名:馬學武,籍貫:河北,1922年10月1日生,猝於1983年7月,1937年5月入伍,原部隊為第四野戰軍第40軍,1939年1 月加入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付營長、營長、作戰股長、付團長、作戰科長、部隊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平型關、黃土嶺、百團大戰,解放戰爭參加過山海關、四平保衛戰、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瀋戰役、平津、漢潯間渡江、衡寶、廣東和海南等戰役,榮獲五次大功、七小功、六度負傷,為三等甲級革命殘廢軍人,1958年轉業地方工作,文革期間政治上和身體方面受到極為殘酷的迫害,於1983年7月猝死,現安葬於廣州銀河革命公墓。 老紅軍戰士、老資格軍人、老共產黨員、顯赫的戰功、知名的部隊和參加過著名的戰役,更重要的是,他參加了第四野戰軍從東北進軍中南和解放海南島的全部過程,我被這些久仰的戰爭名詞所吸引,決定到廣州走訪一趟。 座落在廣州東郊的廣州銀河革命公墓,屹今為止是中南地區最大型的革命公墓,這裡安葬了從大革命時期的革命先烈到非典期間的革命烈士,還有為革命事業死而後已的各級黨政軍官員。 我帶著鮮花在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找到了小說主人公馬學武同志的陵墓,管理處的同志說:去年馬學武的夫人也去世了,經家屬要求和上級批准,同意將兩位老人合葬在一起,現在我們看到的陵墓是馬學武和他夫人的合葬墓,在簡陋的陵墓石碑上鑲著兩位革命老人58年前的合影,這是他們兩人的結婚照,當時馬學武是副團長,妻子是團部的文化教員。 幾經周折,我們在省委組織部檔案室查找到馬學武的檔案材料,並在深圳尋訪到了馬學武的兒子,還從文革期間馬學武在獄中向文革小組“交待”的材料中,了解到他那史詩般的革命傳奇經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