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菊

千日菊

千日菊,菊科,(英文名:Barberton daisy),別名為燈盞花、非洲菊、太陽花、猩猩菊、日頭花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頂生花序,花色分別有紅色、白色、黃色、橙色、紫色等。繁殖用播種或分株法,原產地為南非,主產南非,少數分布在亞洲。現在商業生產在台灣、廣東也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學名:Gerbera jamesonii Bolus
科目:草花
季節:4-8月
地區:歐洲
英文名:Cornflower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菊目(Asterales)
科: 菊科(Asteraceae)
屬: 非洲菊屬(Centaurea)
種: 千日菊(Gerbera jamesonii)
別名:扶郎花、燈盞花、波斯花、猩猩菊、日頭花
花語:幸福
科屬: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大丁草屬 Gerbera Cass.

物種特徵

非洲菊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同屬植物約45種。喜冬暖夏涼、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忌炎熱。喜肥沃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長最適pH為6.0~7.0。生長適溫20~25℃,冬季適溫12~15℃,低於10℃時則停止生長,屬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溫。株高30~45cm,葉基生,葉柄長,葉片長圓狀匙形,羽狀淺裂或深裂。頭狀花序單生,高出葉面20~40cm,花徑10~12cm,總苞盤狀,鐘形,舌狀花瓣l~2或多輪呈重瓣狀,花色有大紅、橙紅、淡紅、黃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兩季最盛。
千日菊的植株高度約20-40公分,可匍匐60-70公分,葉對生,呈卵狀披針形或卵形,在全日照下葉片為褐綠色。花為頭狀花序,花梗長約2-5公分,小花聚集像橄欖形的黃色果實,長約2.5公分,頂端有暗紅色的圓斑,故又有斑花菊之稱。分枝性很好,開花時,在陽光下如同一顆顆金黃色的鈕扣,因此也有金鈕扣的別名.

分布狀況

非洲菊原產南非。主產南非,少數分布在亞洲。隨著國內溫室技術的進步及國外新型溫室技術的引進,在我國的栽培量也明顯增加,華南、華東、華中等地區皆有栽培。

花色品種

非洲菊的品種可分為三個類別:窄花瓣型、寬花瓣型和重瓣型。常見的有瑪林:黃花重瓣;黛爾非:白花寬瓣;海力斯:朱紅花寬瓣;卡門:深玫紅花寬瓣;吉蒂:玫紅花瓣、黑心。目前尤以黑心品種深受人們喜愛。

繁殖方式

培養要求

非洲菊多採用組織培養快繁,也可採用分株法繁殖,每個母株可分5~6小株;播種繁殖用於矮生盆栽型品種或育種;可用單芽或發生於頸基部的短側芽分切扦插。對光周期的反應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長短對花數和花朵質量無影響。非洲菊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土層深厚、微酸性的沙質壤土。

人工培養

採用人工培養土栽培非洲菊可明顯提高產量和質量,請參考配方:腐殖質5份;珍珠岩2份;泥炭3份自配培養土進行栽植,但此法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亦可進行大田栽植,應選擇至少具有25厘米以上深厚土層適合非洲菊生長的壤土進行定植。定植前應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畜牧肥5噸,雞糞600公斤,過磷酸鈣100公斤,草木灰300公斤,有機肥要充分腐熟。所有肥料要和定植床的土壤充分混勻翻耕,做成一壟一溝形式,壟寬40厘米,溝寬30厘米,植株定植於壟上,雙行交錯栽植。株距25厘米。栽植時應注意將根莖部位略顯露於土壤,防止根基腐爛。定植後在溝內灌水
註: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