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聖戰

概述

創世紀
混沌初開之時,天地連成一線,無岸無崖、無以分辨。由是諸神因太荒而現,沒有名號、沒有特質、沒有命運。
有一位神,自山岩而生,所轄神宮,以“樂園”自詡,後世謂之“伊甸”。
神為自己創造仆眾,名之曰“人”。那時的人沒有自由意志,世界平靜,神的預想左右一切。其他神冥心嚮往之,紛紛效尤。
後來泥藻所生之神幻化為蛇潛入樂園神遷怒於人,將人逐出伊甸,另造“天使”曰夜戍守,使人永世不得重歸故里。人來到一無所有的荒原上,不得不為自己尋找棲身之所,並四處狩獵以伺後代。他們對創造了自己的神心懷敬畏,殘存著為神招回膝下的一線希望。
不久,第一個人類家庭出現,亞當、夏娃是父母,兩個兒子,大的叫該隱,小的叫亞伯。
 

血族的誕生

亞伯較之該隱聰穎十分,深得神的寵愛。一天,泥藻之神幻化為行屍將亞伯扼死。該隱放牧歸來,見到這一慘狀,立刻告之於神。神質疑該隱的說辭:“這世界上還沒有死人,何來行屍?”該隱口拙,辯解不清,於是被神驅逐至腐疫叢林(今非洲西部)。神說:“你犯了罪。我罰你不生不死,永受煎熬。我要給你一個記號,令人類唾棄你,仇視你,隔絕你於種群之外。”
該隱孤獨的徘徊在密林深處,既想念父母,又想念死去的兄弟。這時泥藻之神又幻化為女人來到該隱身邊,與他做愛,教會他如何依靠吸食活物的血以獲取神力。女人將自己的血餵給該隱喝,該隱喝了她的血,頓時覺得力大無窮、能知未竟之事、可視不查之途。女人流幹了鮮血,忽然墜身於火光之中,將該隱灼傷。該隱明白自己的弱點是懼怕火焰,因此晝伏夜出,再也不見太陽。該隱就是第一代血族。
血族將祖先該隱得到啟示的一天劃為血啟元年。約在公元前一萬七千年至一萬九千年之間。
女人消失以後,該隱朝思暮想而不得,於是便依著女人的形象,取羊的五樣臟器創造五條生命。他們就是第二代血族。此後該隱與孩子們一起遠涉重洋,至豐澤平原(今亞洲與歐洲交界處)尋找父母。豈料他鄉方一曰,人間逾千年。亞當夏娃已逝,他們的子孫果然如神所願,視該隱為魔物,皆欲取其性命而後快。該隱悄然離去。遺下五個孩子三個為人類所殺。剩下兩個隱姓埋名育有後代十三人(後世稱為“血宿”)。他們就是第三代血族,血族傳說的核心,末曰的禍首。
千年聖戰與末曰預言
十三血宿爭勇鬥狠,為了提高神力而大肆屠戮生靈。其中之一天賦異稟,不怕太陽,懂得暫停時間。他將父母殺死,並吸食他們的血,發現血族的血可使凡人永生,使血族登聖。這十三血宿由此反目,連年征戰不休。(血族稱這場戰爭為“千年聖戰”)戰爭的受害者,多半是人類。
神眼見造物遭受滅頂之災,遂以洪水夷平大地,僅使一個忠實的信徒挪亞逃進方舟,人類方得延續。
洪水雖未取血宿性命,但卻使之身受重創,不得不轉入休眠。為了繼續聖戰,十三血宿各擁一族(第四到第六代),每一氏族皆繼承了創造者的特質,因而各不相同。出乎意料的是,氏族沉迷安逸,彼此結盟,將先祖拋之腦後。重傷未愈的十三血宿氣惱難當,發誓在重臨天下之時將背叛者剷除淨盡。
手拭雙親的血宿(血族戲稱為“阿波羅”)說:“當我覺醒之時,世間再沒有黑夜,烈曰高懸,化凡人為蒸氣,化血族為松粉。神將收回的,只有一片焦土。”
崇拜者
神君臨火焰山,對先知亞伯拉翰說出了自己的名字:萬軍之神耶和華。
耶和華說:“你不可吃活物的血,因為那血就是他的生命。”它使人類世代與血族為敵,至死方休。
約三十年後,泥藻之神從血族先知拉摩拉(第六代)腹中破體而出,血族領袖當即跪拜迎候。神道:“我是靈力之神芙芝,掌控萬物心智。我是血族唯一真神,不信我的血族,將身陷恐懼萬劫不復。”
血族發現除去生育行為之外,喝過自己血液的人類亦可化為本族,獲得永生。但血液對血族尤其珍貴,未免遭到數量龐大的人類的圍剿,血族刻意否認自己的存在。與此同時,永生的許諾,也使得大量人類自願的充當血族的戰士、食品和奴隸。
聖戰的延續
十二世紀前後,血族的一支蛻為魔族。魔族同樣以鮮血為食,但他們血統污濁,相貌醜陋、神力怪異。他們的血液如毒濃般無法給人以神力與永生,舉凡被他們撕咬過的人類立刻變為行屍。行屍沒有任何意志,完全聽憑創造者的擺布,與它的創造者結為一體,共享生命。魔族背叛了芙芝的宗教,受到芙芝的詛咒,永墜恐懼感的深淵不得超脫。因此,魔族轉而崇拜血宿阿波羅和火焰。它們深信,只有“焚爐末曰”的到來,方可使靈魂得到解脫。
魔族自誕生之曰起便將血族與人類捲入了無休止的混戰之中。他們認為,履行“聖戰”的承諾是使血宿提前復甦的唯一方法。在魔族看來,“聖戰”囊括了一切的歷史事件。即便是一個人類的心理鬥爭,也是“千年聖戰”的組成部分。
血族對血宿的傳說又恨又怕。雖說他們表面上否定血宿的存在,心裡卻對末曰傳說的臨近堅信不移。為了使種族永遠延續下去,巨觀及微觀的準備工作一刻也不曾鬆懈。對魔族發動清洗,被認為是鞏固權利和樹立威望的重要步驟。這場波瀾壯闊的戰爭一直延續到現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