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變質岩

區域變質岩,由區域變質作用所形成。

簡介

區域變質岩區域變質岩

區域變質岩包括範圍較廣,生成條件比較複雜,分類及命名方案很多。以變質原岩的主要類型及其特點與變質後的礦物組成、結構構造等為依據,並參照格魯賓曼(J U.Grubenmann)的化學礦物分類法、尼格里(P Niggli)的化學分類法,以及哈克爾(A Harker)、埃斯科拉(P Eskola)、巴爾特(T F W Barth)等人的分類法,將區域變質岩石分為九個常見類型和五個不常見類型。其中常見的有九類:鹼長片麻岩類、雲母片岩及雲母片麻岩類、斜長片麻岩類、含雲母變粒岩及雲英片岩類、斜長角閃岩及角閃片岩類、鈣矽酸鹽岩類、大理岩及白雲石大理岩類、石英岩類、滑石片岩及蛇紋片岩類。不常見的有五類:鈉閃石岩及硬玉岩類、磁鐵岩類、剛玉岩類、變質磷塊岩類、變質礫狀碎屑岩類。

特點

一是岩石重結晶明顯,二是岩石具有一定的結構和構造,特別是在一定壓力下礦物重結晶形成的片理構造。變質岩和火成岩相比,一般講二者雖都具結晶結構,但前者往往具有典型的變質礦物,且有些具有片理構造,而後者則無。變質岩和沉積岩相比,其區別更加明顯,後者具層理構造,常含有生物化石,而前者則無。同時,在沉積岩中除去化學岩和生物化學岩外,一般不具結晶粒狀結構,而變質岩則大部分是重結晶的岩石,只是結晶程度有所不同。

區域變質岩系

太古宙變質岩系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主要岩石類型為角閃岩相和麻粒岩相。據變質岩系形成時代,劃分為古太古代(曹莊期)、中太古代(迂西期),新太古代(五台期)。

元古宙變質岩系在我國分布遍及華北、塔里木、揚子、華夏地塊及其間的造山帶內。變質岩石主要為綠片岩相至角閃岩相岩石。據變質岩形成時代,主要劃分為古元古代(呂梁期)、中元古代(四堡期)。新元古代變質岩系的變質作用形成時代比較複雜,可由新元古晚期至印支期。

加里東期變質岩系該岩系主要分布於天山—興安、崑崙—秦嶺、華南地區及高喜馬拉雅—滇西地區東南。變質類型以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為主,部分地區為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

華力西期變質岩系該岩系廣泛見於天山—興安、崑崙—秦嶺及華南部分地區。變質岩石以輕微變質到低綠片岩相(或綠片岩相),屬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類型,部分為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類型,為低壓相系或中壓相系。在北天山出現以埋深變質作用類型的濁沸石相和葡萄石—綠纖石相。在閩浙地區出現由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形成的由低綠片岩相到低角閃岩相的遞增變質帶。

中生代變質岩系

印支期變質岩系印支期變質岩系主要分布於祁連—秦嶺—大別—蘇魯造山帶內,及西藏北部、雲南瀾滄江及華南政和—大浦斷裂帶附近。主要為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形成低綠片岩相岩石。
燕山期變質岩系該岩系主要分布於藏北和藏東,以及台灣山脈東側,福建長樂—南澳一帶。在西藏岡底斯北部,即班公錯—東巧—怒江結合帶中西段,三疊系有確哈拉群、竹卡群,早中侏羅世為接奴群、雁石坪群等被未變質的晚侏羅世以及白堊紀地層覆蓋,變質岩石出現黑硬綠泥石及硬柱石,為低溫高壓綠片岩相系,屬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類型。台灣山脈東側的玉里變質帶,原岩地層時代為二疊系、三疊系,變質岩石以青鋁閃石、藍閃石為代表的低溫高壓相系,在其西側出現低壓中高溫的高綠片岩相太魯閣變質帶。在長樂—南澳一帶,則以斷裂為中心,使晚三疊世—侏羅紀地層,因強韌性剪下形成由低綠片岩相到低角閃岩相,並伴有混合岩化的強動力變質帶。

新生代變質岩系新生代變質岩系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滇西、台灣地區。在藏南高喜馬拉雅地區包括元古宙在內的地層(大多為二疊繫到白堊系),經受以喜馬拉雅主期(10 Ma~95 Ma)的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形成以中壓相系—高角閃相岩石為主,以藍晶石、矽線石為代表的多期(自新元古代至加里東期)疊加變質帶。在雅魯藏布江南側長約400km的帶內,由蛇綠岩及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地層變質形成以藍閃石—硬柱石為代表的藍閃—綠片岩相,屬區域低溫高壓型埋深變質作用類型,而在其北側出現含紅柱石、堇青石、黑雲母組合的中高溫低壓變質帶。在岡底斯—騰衝(雲南)地區,為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形成以高綠片岩相為主,由低綠片岩相到低角閃岩相的遞增變質帶。雲南西部,由中新元古代地層(瀾滄群、西盟群)及其上蓋層,在經受了多期變質作用基礎上,疊加了喜馬拉雅期變質作用,形成藍閃片岩帶。在台灣中央山脈,第三系經受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形成由沸石相遞增到低綠片岩相岩石,而在其東側海岸山脈中,中、更新世地層經受埋深變質作用,形成濁沸石相岩石。

岩石分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