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成功密碼

匯源成功密碼

《匯源成功密碼》是現代出版社2010年7月1日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匯源成功密碼:果汁大王朱新禮》內容簡介:作者序“藍海領袖”朱新禮、創業:白手起家以苫作舟、融資:合縱連橫,發展是道、品牌:頂峰之舞勝在專注、修煉內功:匯源管理之道、痛並快樂:朱新禮還在路上。

目錄

作者序“藍海領袖”朱新禮

第一篇 創業:白手起家以苫作舟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氣概,他們都是大膽的,勇敢的。他們字典里是沒有‘懼怕’兩個字的,他們自信他們的能力是能夠乾一切事業的,他們自認他們是個很有價值的人。”

——戴爾·卡耐基

從負債千萬到身價數十億,從背煎餅出國到遷址北京,從三度聯姻到香港成功上市,朱新禮所經歷的創業艱難絕非一個“苦”,字可以概括。在前途渺茫的創業路和官運亨通的坦途之間,該如何選擇?在20世紀的90年代,選擇棄政從商屢屢不乏其人,盛大陳天橋,巨人史玉柱。網易丁磊……

然而與這些大腕兒們不安分的性格不同,朱新禮之所以選擇放棄名利雙收的“鐵飯碗”,而投身於一個破敗不堪的水果罐頭廠,這絕不僅僅是一時的頭腦發熱使然,兒時的一個夢想最終為他作出了人生的抉擇。

朱新禮為了這個夢想,如玄奘西天取經般地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艱苦卓絕的創業征程。

第一章 厚積薄發的夢想年代

第二章 夢想從負數開始

第三章 移師京城馳騁南北

第二篇 融資:合縱連橫,發展是道

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商場如戰場,在激戰正酣的商場上,不斷上演著合縱連橫的故事。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史蒂格勒說:“縱觀世界上著名的大企業、大公司,沒有一家不是在某個時候以某種方式通過資本運營發展起來的,也沒有哪一家是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利潤的積累發展起來的。”

在中國企業要想做大,抗風險能力也要求提高,融資就成為“捷徑”。朱新禮雄心勃勃的“大匯源計畫”光靠匯源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而且匯源在全國範圍內急劇擴張,非常需要資金支持。因此,無論從企業戰略部署上講,還是從發展規劃而言,匯源需要融資,需要對外合作。

新世紀的企業家必須重視合作精神。“你要跟股東合作、團隊合作、消費者合作、客戶合作,有時候也需要跟對手合作。不要把對手看成仇家。今天是競爭對手,明天可能就是合作夥伴。”和國內其它飲料巨頭相比,朱新禮走過了一條獨特而曲折的“資本”之路,其中分分合合,酸甜苦辣,惟有朱新禮心裡明白。和資本的幾輪“過招”後,朱新禮逐漸摸索出了套路,將匯源的融資明確定位在“合作先於上市,產業投資人先於財務投資人”的框架之下。在這一框架下,朱新禮運籌帷幄,指揮了一場合縱連橫的攻堅戰。

第四章 牽手德隆:善始卻未善終

第五章 聯姻統一,轉嫁達能

第六章 香港上市:邁入國際化企業行列

第三篇 品牌:頂峰之舞勝在專注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出自雄心壯志或單純的責任感,而是出自對人和對客觀事物的熱愛和專心。

——愛因斯坦

品牌是企業的靈魂,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廣告教皇大衛·奧格威說“品牌是一種錯綜複雜的象徵,它是品牌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廣告方式的無形總和。品牌競爭是企業競爭的最高層次。”菲利普·科特勒也說:“偉大的品牌是公司維持超額利潤的唯一途徑,偉大的品牌感覺了感性收益,而不是理性收益。”

“Made in China”成為了質量低劣、沒有技術含量的代名詞,中國企業要想做大,就必須擺脫這一尷尬局面,打造自己的品牌。海爾集團在張瑞敏的帶領下,艱苦奮鬥,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努力發展品牌,從一個20世紀80年代虧損147萬元的小廠,發展成一個跨國企業集團。海爾品牌享譽全球,為中國人打出自己的品牌做出了榜樣。

朱新禮深知打造品牌的重要性,他把匯源的目標定位在了“三個匯源”上:“百姓的匯源、健康的匯源、世界的匯源”。為了這個夢想,他把所有精力傾注在果汁上,十年如一日,不為暫時的利益所動,兢兢業業,潛入果汁的藍海。

第七章 專註:用心打造專業品牌

第八章 大品牌戰略:夢想有多遠,舞台就有多大

第九章 “多管齊下”:匯源品牌行銷之道

第四篇 修煉內功:匯源管理之道

“要把所有的海爾人凝聚在一起,才能進發出海一樣的力量。”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

從負債千萬到中國果汁行業的龍頭,從無人知曉到家喻戶曉的品牌,短短十幾年裡匯源迅速崛起,一個普通的農民成就了一個輝煌的商業傳奇,這背後朱新禮和匯源成功的奧秘是什麼呢?一個重要原因是朱新禮通過10多年的摸索,尋找到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

朱新禮從小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為人處世處處有著儒家君子風範,他把儒家思想的精華融八了企業管理之中,不斷“修煉內功”。如今,在朱新禮和匯源人的長期努力下,這套管理方法為匯源打造出一支擁有強勁執行力、學習力的團隊,為匯源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

第十章 商業底線:做事先做人

第十一章 贏在人才:打造一個優秀團隊

第十二章 “五定四重”:企業內部制度管理

第五篇 痛並快樂:朱新禮還在路上

不能等別人為你鋪好路,而是自己去走,去犯錯,而後創造一條自己的路。

——可口可樂公司總裁 古祖特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為不安分的心,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的證明,路上的辛酸已融進我的眼睛,心靈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堅定。在路上,用我心靈的呼聲,在路上,只為伴著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遠行,在路上,只為溫暖我的人,溫暖我的人……”

這是中央電視台從2006年起推出的一個大型勵志創業欄目《贏在中國》的主題曲,朱新禮是《贏在中國》活動的評審之一。這首歌唱出了朱新禮這一代企業家的心聲,反映了他們那一代人為夢想而奮鬥的艱難歷程和成功背後的酸甜苦辣。《贏在中國》的幾位評審馬雲、史玉柱、

牛根生……他們的創業歷經風風雨雨、潮起潮落,遭遇了無數坎坷、挫折失敗……因此,他們懂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一旦上路就永遠走下去。

企業家就應該有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最應具備的素質就是永無止境的創業精神,朱新禮帶著這種精神領匯源一路走來,即使在匯源命運的十字路口上,他依然堅持著這種精神,他將一直這樣走下去。

第十三章 朱新禮的心愿

第十四章 從難題到機遇

第十五章 艱難抉擇:驚天併購案的背後

第十六章 創業有道:朱新禮暢談創業

附錄1 朱新禮經典語錄

附錄2 朱新禮作答某媒體問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