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葉絮菊

匙葉絮菊

匙葉絮菊(Filago spathulata Presl.)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80厘米,通常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稍彎曲,頂端分枝二叉狀,全株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此種分布於歐洲、蘇聯高加索及中亞地區、伊朗。在我國新疆及西藏西部也有分布,但未見到標本。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匙葉絮菊
【種拉丁名】:Filago spathulata Presl.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絮菊屬
【屬拉丁名】:Filago
【國內分布】:疆,藏
【國外分布】:據文獻載此種分布於歐洲、蘇聯高加索及中亞地區、伊朗。在我國新疆及西藏西部也有分布,但未見到標本。上述記載摘譯自《蘇聯植物志》第25卷。
【命名來源】:[Prodr. 6: 247. 1837]
【中國植物志】:75:070
【組中文名】:叉枝組
【組拉丁名】:Sect.Gifola(Cass.)DC·,Prodr
【亞族中文名】:絮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Plucheinae Reichenb
【族中文名】:鏇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80厘米,通常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稍彎曲,頂端分枝二叉狀,全株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葉長橢圓狀匙形,長1.5—2厘米,寬4—6毫米,頂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貼生灰白色的長柔毛。頭狀花序長5毫米,卵圓形,10一15個在莖或枝頂端密集成圓球狀復傘房狀;花序徑16—12毫米。苞葉平展,稍長於復傘房狀花序;總苞片5層,外層披針形,龍骨狀,長5—5.5毫米,背面有亮灰色棉毛;內層寬披針形,平展,膜質,內層苞片變綠色,邊緣白色,頂端漸尖,最內層總苞片披針形,短漸尖或長橢圓狀卵形,頂端鈍,平展,透明,亮白色。兩性花約5—7個,—瘦果長橢圓狀倒卵形,長o.5—0.8毫米,有小乳頭狀突起;外層雌花瘦果無冠毛3內層雌花的瘦果有少數毛狀的冠毛;兩性花有12—14個毛狀的冠毛。

產地分布

據文獻載此種分布於歐洲、蘇聯高加索及中亞地區、伊朗。在我國新疆西藏西部也有分布,但未見到標本。

分類概述

本組概述

叉枝組——Sect.Gifola(Cass.)DC·,Prodr.6:247.1837.——GifolaCass.InBull.Soc.Philom.143·1819·頭狀花序多角狀,10—30個密集成球狀或半球狀團傘花序,在莖和分枝的頂端或腋間排列成歧傘狀;花托圓柱形;總苞片2—3層,有長鑽狀尖端,在花後直立;兩性花和內層雄花的冠毛有不多的糙毛,外層雌花無冠毛。

本屬概述

L·,Sp·P1.927.1753;Benth.EtHook.F·,Gen.P1.2:299.1873,Hoffm.InEngl.EtPrantl.Pflanzenf.IV,5:181,1894---Gifola,Oglifa,LogfiaCass.InBull.Soc.Phil.427.1819.一年生細弱草本,被白色密茸毛或棉毛。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全緣,長圓形,匙形或披針形。頭狀花序小,無柄,密集成頂生或腋生的團傘花序,為密集的苞葉所圍繞,各有多數異形的小花,盤狀,外圍有多數結果實的雌花,中央有少數結果實或不育的兩性花。總苞圓錐狀或卵圓狀,總苞片2一多層,乾膜質,橢圓形或披針形,外層背面有毛,內層轉變為托片,直或稍內彎,花托柱狀,倒錐狀,或上部平,周圍稍緊縮,托片透明,外凸,包裹外部或全部的雌花,但中央的兩性花和內部的雌花在外側常無托片。雌花花冠絲狀,極纖細,頂端有2—3細齒,花柱分校長圓形或線形,頂端鈍,背面有乳頭狀毛;兩性花花冠管狀,僅上部稍擴大,有4—5細齒,花葯基部箭頭形,有短細漸尖的尾部,花柱分枝頂端鈍。兩性花或有時內部雌花的冠毛有2-3層細糙毛,外部雌花的冠毛有較少的毛或無冠毛。瘦果小,近圓柱形,或稍扁,頂端圓形,無毛,或有乳頭狀突起。屬的模式種,絮菊FilagoarvensisL.
本屬約有40種,分布於歐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中部。我國有2—3種,分布於新疆,西藏等地區。

亞族概述

絮菊亞族---Subtrib.FilagininaeO.Hoffm.O.Hoffm,inEngl.EtPrantl.Pflanzenb.4,5:179.1889—1894-Sub-trib.FtlogineaeBenth.EtHook.F.,Gen.Pl.2:181.1878.頭狀花序有異形的小花,盤狀,常密集成團傘狀,或稀分散,雌花至少外層雌花為花托的托片所抱持或圍裹,兩性花的外側無托片,總苞片通常乾膜質或膜質透明,稀有乾紙質或頂端開展,雌花花冠絲狀,兩性花的花柱不分枝,或分枝頂端鈍或鑽形,但非截形。
本亞族主要分布於歐洲、非洲;亞洲西部,少數分布至美洲。

本族概述

Cass.InBull.Soe.Philom.Paris190.1812,173,1815,etDiet.Sc.Nat.20:374.1821,23:559,1822,49:223,1827,60:579.1830;O.Hoffm·,Pflzfam.4.5:172.1889——1894.——Trib.AsteroideaeLess·,Synops.Comp·161.1832·p·p.Trib.SENEcionideaeLess·,1.C.218.1832~-Trib.InuloideaeBenth.EtHook.F.Gen.P1.2:180.1873.——Trib.Aster~esBaill·,Hist.DesPlantes8:71.1882.草本,亞灌木或灌木。葉通常互生,全緣或有鋸齒。頭狀花序有異形小花,輻射狀或常盤狀,邊緣的小花雌性,結果實,稀無性,中心的小花兩性,結果實或不育(常稱雄花),或頭狀花序僅有同形小花,小花全部兩性或單性,或雌雄異株。總苞片通常多層,覆瓦狀排列或近等長,草質,乾膜質或革質,稀1層。花托無托片或有托片。雌花花冠舌狀,有頂端3齒裂的舌片,或細管狀或絲狀而較短於花柱;兩性花花冠下部管狀,上部(檐部)鍾狀或漏斗狀,有4—5裂片。花葯上端有附片,基部箭形,有具絲狀或線狀、全緣或撕裂的尾部,或有時具小尖頭狀的耳部。兩性花的花柱分枝狹長,上部常較寬,略扁,上端圓形或截形,有孚L頭狀突起或筆頭狀毛,無附器,或不育花的花柱不分枝。瘦果小。冠毛通常毛狀,少有膜片狀,或無冠毛。本族分9個亞族,中國有5個亞族,即以非洲熱帶為分布中心的闊苞菊亞族Subtrib.Plucheinae,以地中海地區為分布中心的絮菊亞族Subtrib.Filaginae,鏇覆花亞族Subtrib.Inulinae,牛眼菊亞族Subtrib.Buphtalminae及分布最廣的鼠麴草亞族Subtrib.Gnaphalinae。此外最近從絮菊亞族又分出含苞草亞族Subtrib。Symphyllocarpinae,本族通常認為有二元的起源,即鼠麴草、絮菊、闊苞菊和它們附近各亞族有共同的起源,鏇覆花、牛眼菊和它們附近各亞族有共同起源。不同起源的亞族在總苞和小花(特別是雌花)的特徵上有顯著的差別。鼠麴草亞族曾經有人(J.Small)認為是最原始的亞族,它與鏇覆花亞族分別從千里光族Sene·cioneae起源,它的出現時期且較早(始新世)。但有人認為本族從菜薊族Cynare·ae起源。本族我國原產者24個屬,其中較大的是艾納香屬Blumea、香青屬Anapha-—lis、火絨草屬Leontopodium;在中國馴化或栽培者3個屬,其中原產非洲南部和大洋洲的花笄屬HelipterumDC.和原產大洋洲的貝細工屬AmmobiumR.Br.;A.AlarumR.Br.僅有栽培的觀賞植物。此二屬在本志中不詳述。本族中一些屬如艾納香屬、鏇覆花屬、蚤草屬、天名精屬等,其中有藥用植物或芳香植物。

亞科概述

Kitam.inMem.Coll.SC.KyotoImp·Univ.Ser.B.12:5.1937.——Tubulifl0raeDC.,Prodr.5:8.1836;Endlicher,Gen.P1.356.1838;O.Hoffm.InEngl.U.Prantl.,Pflanzenfam.IV.5:118.1894.頭狀花序全部為同形兩性的管狀花,或有異形的小花,中央花非舌狀;植物無乳汁。

本科概述

草本、亞灌木或灌木,稀為喬木。有時有乳汁管或樹脂道。葉通常互生,稀對生或輪生,全緣或具齒或分裂,無托葉,或有時葉柄基部擴大成托葉狀;花兩性或單性,極少有單性異株,整齊或左右對稱,五基數,少數或多數密集成頭狀花序或為短穗狀花序,為1層或多層總苞片組成的總苞所圍繞;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至多數排列成總狀、聚傘狀、傘房狀或圓錐狀;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窩孔或無窩孔,無毛或有毛;具托片或無托片;萼片不發育,通常形成鱗片狀、剛毛狀或毛狀的冠毛;花冠常輻射對稱,管狀,或左右對稱,兩唇形,或舌狀;頭狀花序盤狀或輻射狀,有同形的小花,全部為管狀花或舌狀花,或有異形小花,即外圍為雌花,舌狀,中央為兩性的管狀花;雄蕊4—5個,著生於花冠管上,花葯內向,合生成筒狀,基部鈍,銳尖,戟形或具尾;花柱上端兩裂,花柱分枝上端有附器或無附器;子房下位,合生心皮2枚,l室,具1個直立的胚珠;果為不開裂的瘦果;種子無胚乳,具2個,稀1個子葉。本科約有1000屬,25000—30000種,廣布於全世界,熱帶較少。我國約200餘屬,2000多種,產於全國各地。
菊科種類繁多,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如萵苣、萵筍、茼蒿、菊芋等作蔬菜;向日葵、小葵子、蒼耳的種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工業用;橡膠草和銀膠菊可提取橡膠;艾納香可蒸餾製取冰片;紅花或白花除蟲菊為著名的殺蟲劑;澤蘭、紫菀、鏇復花、天名精、茵陳蒿、艾、白朮、蒼朮、牛蒡、紅花、蒲公英等為重要的藥用植物;此外,菊、翠菊、大麗菊、金光菊、金雞菊以及許多種類,花美麗鮮艷供觀賞,全世界各地庭園均有栽培。按照頭狀花序中小花的構造以及植物有無乳汁等特徵,本科分為兩個亞科和13個族。本卷內容包括管狀花亞科CarduoideaeKitam.的斑鳩菊族Vernonieae、澤蘭族Eupatorieae和紫菀族Astereae,38個屬,共260餘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