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加來海峽

北部加來海峽

北部加來海峽是法國的一個大區名。北部加來海峽大區位於法國北部,北與比利時接壤,與英國隔海相望。下轄北部省(諾爾省)和加萊海峽省。其首府是里爾。

基本信息

地區概述

才
北部加萊海峽大區是法國地理位置最北的大區,同英國和比利時接壤。它地處歐洲軸心,輻射歐洲五國首都,距巴黎224公里,距倫敦113公里,距布魯塞爾223公里,距阿姆斯特丹285公里,距杜賽爾多夫323公里。大區面積為1.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萬,首府為里爾。北部-加萊海峽大區是法國排名第三的經濟大區,擁有門類齊全的經濟產業。主要是大型零售業和郵寄銷售業、電子通訊技術業、電子商務和數字產業、食品業、汽車業、健康產業和生物技術工程產業、化工、紡織等。法國最大的商業財團之一的歐尚(AUCHAN)大型超級市場就起源自里爾市;全國最大的郵購商場集團“三瑞士”(3SUISSES)總部也設在該市。大區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區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紡織業為主,現已發展成綜合工業基地。其鐵路器材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約50%,電力生產居全國第二位,印刷業居全國第二位,機械製造位居全國第三,食品業居法國第三。歐洲最大的紡織企業——“霞日”(CHARGEUR)集團生產基地就在該地區。北加萊海峽大區的對外貿易居法國第三位,次於巴黎大區和羅訥-阿爾卑斯大區。其主要貿易夥伴為比利時、法國、英國。北部-加萊海峽大區交通很發達,大區有3個港口(敦克爾刻港、加萊港和布羅尼耶港),有高速公路464公里,可通往歐洲7個國家的首都,里爾機場為一重要的國際機場。該大區教育也很發達,大區有綜合性大學7所、工科性大學15所、商學院6所、高等技術學校4所。現在的北部-加萊海峽也是一個旅遊聖地,在這裡,每年都會舉行一項必不可少的滑草活動,美麗的自然風光、茂盛的森林、擁有著美麗海灘的奧帕爾海岸使這裡成了滑草愛好者的樂園。這片由於承載了厚重的歷史而略顯嚴肅的土地,以其古老的話語迎接著大量的觀光客。阿拉斯(Arras)以及這裡的英雄大廣場又重新將遊客帶回到了中世紀,市政府是哥德式火焰型的建築,穀物交易集市,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富有古典風情。首府里爾的市中心向人們展示著結合了17世紀古典風格以及20世紀現代風格的完美地建築。同時,里爾作為2004年歐洲文化之都,這裡也匯聚了大量的現代藝術珍品。

行政區劃

北部-加萊海峽大區下設以下省份:諾爾省(Nord,省會裡爾)和加萊海峽省(Pas-de-Calais,省會阿拉斯)。

交通情況

公路

里爾(Lille)作為諾爾省(Nord)的首府,位於法國北方高速公路網的中心,這個高速公路網通達法國北方的所有地區,現在,從里爾有直達到英國的線路。高速公路有A1、A10、A16、A26、A27、A22、A23、A25等路線。

鐵路

乘坐法國高速列車(TGV)從里爾(Lille)到首都巴黎需要1個小時。每天有24趟列車從里爾出發通往巴黎,早上和晚上每間隔半個小時就有列車往返其間,一天中的其它時間每隔1個小時就有往返列車。乘坐法國高速列車(TGV)從首都巴黎到阿拉斯(Arras)不到1個小時。

航空

里爾(Lille)飛機場有很多航線與法國和歐洲的許多城市聯通。法國航空公司擁有的阿雅克肖(Ajaccio)、巴斯蒂亞(Bastia)、費加里(Figari)、卡爾維(Calvi)、波爾多(Bordeaux)、聖-艾蒂安(St-Etienne)、梅斯(Metz)、雷恩(Rennes)、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蒙彼利埃(Monpellier)、佩皮尼揚(Perpignan)、土倫(Toulon)、利摩日(Limoges)、里昂(Lyon)、馬賽(Marseille)、南特(Nantes)、尼斯(Nice)、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土魯斯(Toulouse)等城市都有班機通往裡爾(Lille)。里爾擁有里爾-萊斯坎(Lille-Lesquin)飛機場。

海上路線

北部-加來海峽大區海上路線有加萊-多佛爾(Calais-Douvres)、敦科爾克-多佛爾(Dunkerque-Douvres)以及海上布勞涅-多佛爾(Boulogne-sur-Mer-Douvres)。

海底路線

海底路線有歐洲隧道(Eurotunnel),高速鐵路列車(Navette Ferroviaire)。

港口城市

北部加來海峽北部加來海峽
法語對“多佛爾海峽”的稱呼。為英吉利海峽的東部,介於英國和法國之間,是連線北海與大西洋的通道。長30-40公里,最窄處僅28.8公里,大部分水深24~50米,最深64米。是國際航運要道,西北歐10多個國家與世界各地之間得海上航線有許多從這裡通過;同時它又是歐洲大陸與英倫三島之間距離最短的地方。應此海峽的航運十分繁忙,每年通過12萬艘次以上,1971年曾達到17多萬次,貨運量6億多噸。兩岸有四對渡口可以火車輪渡,1969年已達到87萬輛汽車和440萬人次.主要港口有多佛爾(英國),加來和敦刻爾克(法國).

海底渠道

1856年英法兩國首次計畫在此開鑿海底隧道,1987年英法正式開鑿兩條海底鐵路隧道,1994年5月6日舉行通車儀式。該隧道1972年曾開工,後終止.1588年英國同西班牙在此海戰;1940年英法兩國軍隊從敦刻爾克多佛爾海峽退入英國。

飲食習慣

北部-加萊海峽大區最著名的傳統美食是牡蠣(淡菜)配薯條,9月也是適宜吃牡蠣的季節,在舊貨節期間,各家餐館的人氣和優劣從堆積的牡蠣殼的多少就能比較出來,吃牡蠣,比數量也成為每年舊貨節期間的另一個節目。優勝的店家在來年會吸引更多的遊人。一大盆用奶油、紅酒、各種調味品燉製出的牡蠣冒著熱氣端上來,先挑一隻大小適中的牡蠣用叉子把肉剔出來吃掉,然後,這個被吃空的牡蠣就轉變成了消滅同類的武器。兩片張開的貝殼根部相連,可以像鑷子一樣使用,吃牡蠣的速度大大提升。牡蠣是鮮嫩可口,帶著混合著酒香和蔥姜味的奶油濃汁,時不時再來一口焦脆的大薯條,非常的美味可口。

與天津交往情況

法國北加萊海峽大區是天津市在西歐重要的友城之一,市領導一貫非常重視。歷年來,雙方領導不斷互訪,使友城關係不斷深化。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聶璧初,副市長李嵐清、王述祖,政協副主席張好生分別於1986年、1991年、1984年、1995年、2003年率天津市代表團訪問北加萊海峽大區;大區議會主席諾埃爾•約瑟夫分別於1984年、1988年、1991年、1996年率北加萊海峽大區代表團4次訪問天津。
近年來,除了政府間的交往,雙方更加強了民間的往來,促進雙方在文化、醫療、教育方面的合作。1987年2月17日,北加萊海峽大區派員護送贈送我市的三頭種牛“海軍上將”到津。1990年9月29日—10月5日,中國天津國際友好城市藝術節舉行。這是天津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法國北加萊海峽大區派服裝模特隊參加藝術節。1993年3月,天津市服裝研究所和大區旭布里斯達迪克國際公司聯合舉辦了“中法93’春夏服裝流行趨勢發布會”,開始了雙方的經貿合作。1994年9月,北加萊經貿代表團訪津,參加“國際經濟合作會議”,許多項目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1年11月,北加萊海峽大區經濟開發署理事塞吉先生訪問天津,夏寶龍副市長會見代表團。2003年2月,政協副主席張好生率代表團訪問北加萊海峽大區,就教育和醫療方面的合作達成意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