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第三中學

北海市第三中學

北海市第三中學(Beihai No.3 Middle School)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 北海市第三中學創建於1960年,始稱“北海鎮第三初級中學”,是北海西郊最早的一所初級中學。1970年,三中始辦高中(高中辦至1982年),校名正式改為“北海市第三中學”。 截至2014年,共有教職工161人,教學班40個,在校學生2155人,總占地面積24863平方米。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1960年,5月建校,始稱“北海鎮第三初級中學”,梁祥紹同志任校長,首屆招收3個教學班。

1961年,廣海中學更名為三中分校,併入北海三中,馬雲川同志為分校負責人,增至8個教學班。

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三中停課至1967年2月。市委”文革“小組派出以財政局副局長傅嘉綱為組長的3人工作組進駐三中,成立了”北海三中文化大革命籌備委員會“主持學校事務。

1970年,三中始辦高中,更名為”北海市第三中學“。

1978年,三中恢復校長負責制,龐國英同志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82年,三中停辦高中。

1985年,三中教學班增至每個年級10個,共30個教學班,時為北海市辦學規模最大的一所初級中學。

1986年,中共北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寧鏗親筆為三中題寫”嚴治活教,勤學敏思“的八字校訓。

1992年,市直學校進行國中招生制度改革,取消國小升國中考試,三中迎來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後就近入學的第一批學生。

1993年,三中建成市內一流、面積達9700多平方米的科技樓,增添理、化、生等10多個功能室,建立教工之家,擴建運動場至8000平方米,集資建一幢6層3100平方米的教工宿舍。

1994年,林述靖同志任三中校長,兢兢業業,承前啟後,民主辦校,確立了”辦北海一流學校,出高素質人才的辦學目標。

2002年,宋志華同志任三中校長,提出“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並著手籌建新教學大樓。

三中的操場 三中的操場

2004年,三中動工建設一幢108米長,6層高,建築面積7326平方米,擁有40間標準教室,26間教師辦公室的新教學大樓。

2006年,三中新教學大樓竣工並交付使用。

2010年,楊惠萍同志任三中校長。成功舉辦50周年校慶慶典活動,編撰了《北海三中校志》和宣傳畫冊《華章五十載》。改造科技綜合樓一樓多媒體教室,新建校園文化長廊,在教學樓一樓新建集藏書和閱覽為一體的圖書閱覽室。

2011年,三中制定《北海三中三年(2011-2014)發展規劃》,確定”陽光·綠色“辦學理念。並且獲自治區“2010年英特爾®求知計畫優秀執行學校”,“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2012年,三中構建系列化德育活動:一是每學期的主題活動,即初一正行教育和禮儀教育,初二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初三勵志教育和誠信教育;二是“三大節”活動:即4月讀書節,11月體育節和12月科技節。

2013年,三中首次派出4名學生赴北京四十四中交流學習,開創北海市學生赴發達地區交流學習之先河。( 截至2015年12月,共派出四批學生赴北京交流學習)。

2014年,三中完成圖書館綜合樓圖書室、閱覽室、電腦室、體育室、舞蹈室、合唱室、古箏室、電子琴室、書法室、美術室、心理諮詢室、大報告廳和教學樓桌球室等15個功能室的二次裝修。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周末的三中 周末的三中

截至2014年,學校總占地面積24863平方米,擁有一幢108米長、6層高、建築面積7326平方米、40間標準化教室、26間教師辦公室的教學大樓;一幢5層高、建築面積達3699平方米,以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為主的科技樓;一幢5層高,建築面積5613平方米,設有圖書室、閱覽室、舞蹈室、音樂和書法美術室、體育室等,以及分別容納700人和300人的兩個報告廳的綜合圖書樓;兩幢教工宿舍樓。2005年,國家體育總局資助學校成立了“海鷗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013年,由市教育局統一規劃建立了300米塑膠運動跑道,2個塑膠籃球場、室內羽毛球館等運動場所。校園內,藍天白雲下綠樹環繞的文化廣場、綠意蔥蔥的足球場、文化氣息濃郁的校園文化長廊、裝修一新的校舍使校園呈現出勃勃生機。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55人,骨幹教師21人,專任教師14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59人,中學一級教師64人,中學初級教師20人。

學科帶頭

鄧志紅(語文科 中學高級教師)余雪梅(英語科 中學高級教師)李家燕(音樂科 中學高級教師)

辦學成果

學校榮譽

50年來,三中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先後獲得了以下獎項:

廣西“精神文明單位”、
廣西“十佳”環境教育先進單位
廣西“綠色學校”
廣西中國小實施心理素質教育活動和課題研究與實驗先進單位
廣西“先進教工”之家
廣西區“愛科學月”先進集體
廣西“衛生優秀”學校
廣西“支教工作”先進單位
廣西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先進單位

學術研究

數量獎項
80餘人市級以上先進個人獎
50餘人
市級以上優質課(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50餘人
18人
北海市21世紀園丁工程培養對象
500餘篇
各級刊物上發表和各級學術團體中獲獎的論文
1個
國家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先進單位
1個
廣西中國小實施心理素質教育活動和課題研究與實驗先進單位和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
結題5個國家級2個,自治區級3個,市級3個,共8個課題研究
1個一等獎《學科教學中滲透“賞識”心理輔導的實驗研究》研究成果榮獲廣西區級課題研究優秀科研成果

三中重視校際交往,先後與北京市四十四中學、上海市西中學結為友好學校。1997年周長泉老師率領學生桌球代表隊赴日本訪問。

文化傳統

校徽

北海市第三中學校徽 北海市第三中學校徽

學校校徽秉承“陽光·綠色”的辦學理念,以綠色和橙色進行整體構思,形成簡約而大方的圖案,內蘊教育公平,尊重生命,體現面向全體師生的人本教育觀,暗含順悅天性、關愛生命,體現天人合一的和諧教育觀,彰顯激發潛能,發展生命,體現多元發展的素質教育觀。

綠色代表翻開的書本形象和綠葉形象,寓意學校富有生機活力,創建綠色教育示範品牌。教師以綠色教育為引導,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與天人合一的教育觀,尊重生命,熱愛自然,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善依天性,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根據自我的興趣特點,挖掘潛能,實現健康快樂的成長。

橙色以雙手形成藝術的心形,是陽光教育的象徵,蘊含重視陽光管理,注重情感關懷,為生命播撒和煦的陽光,讓學生感受縷縷溫暖。教師滿懷期望,理解賞識,鼓勵讚美,捕捉閃光點,尋找進步點,讓學生漸漸生髮自信。

校歌

《陽光綠色伴成長》——北海市第三中學校歌

北海市第三中學 北海市第三中學

暖陽普照,滿園芬芳

綠韻相伴,師生共長

陽光的校園,讓美麗綻放

書香的校園,聽書聲琅琅

綠色的校園,蘊育生機希望

啊,北海三中,你是育人成才的殿堂

啊,北海三中,你是書寫精彩的篇章

愛意融融,歌聲嘹亮

北海市第三中學 北海市第三中學

春風化雨,滿園芬芳

多彩的校園,讓夢想起航

和美的校園,任幸福蕩漾

人文的校園,激盪智慧飛揚

啊,北海三中,你是培養棟樑的殿堂

啊,北海三中,你是成就夢想的華章

學校精神

學校以“ 心擁陽光,綠潤未來”為校訓,以“ 知行合一,美善養習”為校風;

學校以“ 教尚自然,化潤生命”為教風,以“ 學博雅文,修言行美”為學風。

近年來學校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彰顯辦學特色。德育教育以“ 三引領”為載體,以“ 厚德弘善,感恩勵志”為主題,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

學校社團

北海三中學生會
風尚禮儀社
一米陽光攝影社
校園之聲廣播社
EC英語社
護旗隊
春芽文學社
千葉辯論社
輕音社·吉他社
陽光·綠色志願者協會
櫻次動漫社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梁世傑
書記
謝榮賀
副校長
王海龍
副校長
陳祥瑞
副校長
周文潔
工會主席
廖彩蓮
辦公室主任
陳江
教務處主任
余雪梅
政教處主任
林艷麗

北海高考特點

在我國的現行的高考制度改革下 ,考試科目中需要有一門的外語作為參加高考的科目。而這門外語通常被設定為英語,但廣西北海地區為了促進北海學生競爭力,大力推進除英語之外的日語參加高考,也就是說高考時不用報名選擇英語,而是可以直接用其他語種代替英語參加高考。這個是北海地區獨有的考高優勢。

在我北海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而且現行人數逐年呈上升趨勢,並且進行了十餘年,但是因為北海日語教育實力薄弱暫時無法在每個學校內配備日語老師,雖以歐亞教育日韓語中心 為基礎推行日語高考但是依然師資供不應求,所以推行學生可以自行去當地各個機構自行報名學習日語參與高考。對於一些英語差生來說由於英語底子差,擔心高考拉分,所以選擇用小語種參加高考。另一方面日語因明顯區別於拉丁字母的語言優勢,入門快考試題型簡單,得分高受到了北海小語種 考生的青睞。

首先來說小語種考試人數少,題型簡單。而且北海為促進學生在全國高考 中的競爭能力以曾經的歐亞教育日韓語中心為基礎推行在各個城鎮推行日語參加高考,對考生辭彙量要求低

試題相較於英語捲來說簡單很多。英語高考要求辭彙量在3000個左右,而日語只需要在2000個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真名 也就是 漢字。目前日語高考卷中並沒有聽力部分,所以不需要再花單獨的時間在聽力上面。據委託的歐亞教育日韓語中心調查,大部分初高中學生都通過動漫獲得了一些日語知識,這也可以將他們的興趣和學習結合起來,使得學生有了更大的學習動力。並且日語是從零學起,不存在學不學的會的問題。

其次學習周期比較短,分數提升空間大,日語高考卷要求學生達到N3的水平,也就是說要求日語學300多課時達到一個水平。每個周末學習8個課時,也僅需要不到1年的時間。所以如果英語不好,又有迫切上大學的意願的的學生可以側重選擇日語參加高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