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小吃

北海小吃

美麗的北部灣盛產海鮮珍品。地處亞熱帶的北海,優勢的地理環境使這裡的物產特別豐富,品種多樣的海鮮是當地飲食的一大亮點。改革開放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們,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飲食習慣,使北海飲食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北海有豐盛高貴的魯菜、調味多樣的川菜和博採眾長的粵菜。北海因其歷史上曾隸屬廣東省管轄,其菜餚主要以粵菜為主。北海的美食小吃主要包括:雞飯、豬腳粉、牛腩粉、蘿蔔糕、烤魚、五香狗肉、青蟹粥、欖子燜沙箭魚等。

簡介

北海因其歷史上曾隸屬廣東省管轄,其菜餚主要以粵菜為主。粵菜是指廣東風味菜餚,較之魯、川菜系,是一個起步較晚的菜系。它萌生於秦,成雛形於漢魏,發展在唐宋,完成於明清。 而北海各式各樣的餐館,匯集了粵、川、湘和北方菜等全國各大菜系,不但豐富了北海的飲食文化,更使來北海的遊客大飽口福。綜合了粵系以及北海自身的海產和飲食習慣,很多傳統的 小吃均沿襲下來,成為北海飲食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杯仔米乙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杯仔米乙製作原料:大米,清水,紅糖(如果沒有將大米磨成米粉的工具,就直接準備米粉)

製作步驟:杯仔米乙的製作方法簡單,步驟少,可以自己在家裡做。一共要做兩部分:杯仔米乙和調料。

一製作方法

1、 將大米浸泡好備用,浸泡時間大約3至4個小時;2、 用石磨或這電動磨將浸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漿;如果用的是米粉,就向米粉中加入清水,一邊加一邊攪拌做成米漿; 甜的杯仔米乙

調料的製作

一般來說,甜的杯仔米乙是不用加調料就吃的,而鹹的都會加了調料才吃,現在說的調料就是鹹杯仔米乙的調料。主要有蒜或者香蒜油,醬油,陳醋,將這幾種調味料混合,按自己的口味調節比例。最後還可以加上蒜容辣椒醬,酸甜中帶著微微的辣味,吃起來讓人慾罷不能。[

蝦仔米乙

簡介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北海臨近海邊,海產品豐富,由此衍生了很多獨具北海特色的海鮮食物,比如蝦仔米乙。蝦仔米乙中的蝦仔,就是北海本地出產的不足成人尾指一半長的小蝦,油炸之後十分酥脆,整隻蝦連外殼吃下去都不用擔心蝦殼太硬刺嘴。加上軟糯的米粉,外脆內軟,可以說蝦仔米乙是北海海鮮的另一種吃法。

對於現在二十多三十來歲的北海人來說,蝦仔米乙絕對是童年美味的回憶。大人去市場買菜回來,手裡拎著的幾隻蝦仔米乙,就吸引了孩子全部的目光。和大人一起逛街,能買上一個蝦仔米乙,邊吃邊走,不知有多開心。蝦仔米乙還可以下酒,著又贏得了大人的喜歡。應該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既便宜有好吃的蝦仔米乙,是老少共享的美食。舊時候每當大人上街回來,手裡拎著幾隻蝦仔餅,總是孩子們的最愛…

製作方法

原料:糯米和大米(如果不方便就直接準備米粉),蔥,花生油,檔欏蝦仔,食鹽,醬油,醋或者椒鹽

方法

1、將糯米和大米按1∶4的比例混合,浸泡3至5個小時;

2、放少許食鹽在浸泡好的米中,將米打磨成米漿;如果準備了米粉,就加水調成米糊;

3、做蝦仔米乙有專用的器具,一個長長的木柄下連著一個鐵制或者不鏽鋼制的小圓盤。在圓盤上鋪上一層米漿,然後撒上蔥花,再鋪上較薄的一層米漿,最後在上面放蝦仔。

4、將其放入油鍋中進行油炸,炸到一定程度米乙會自行脫落至油中。在油中翻動直至顏色金黃即可。

5、用篩子將米乙撈出來,等油瀝乾淨,按自己的口味,可以直接吃原味的,也可以淋上醬油,醋或者椒鹽。

6、做蝦仔米乙的器具不常見,但是是可以買到的,可以詢問擺攤賣蝦仔米乙的人,當然,如果自己會做也可以自己做。

米糊調配

蝦仔米乙米糊調製並不複雜但是關鍵,蝦仔米乙吃起來夠不夠香脆全靠米糊,糯米和香米按1:4比例混合,浸泡12小時,加少許熟鹽提味,再用打漿機打成米漿,無須其他。

食用注意

蝦仔米乙是油炸食品,油炸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常吃容易引起肥胖。而且,油炸食品比較油膩,不易消化,可能引起胃病。還有,油在高溫下反覆使用會產生致癌物質,所以,在品嘗蝦仔米乙時要注意攤主用油的衛生問題,最主要的是不可以貪吃,健康更重要。

沙蟹汁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北海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特色醬料,用來調味,味道很獨特。其原材料是沙灘上的寄居蟹,采蟹人採集之後用杵搗碎取其新鮮的汁液沾點包子或者直接當鹹菜。

瓜皮醋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瓜皮醋是暖胃、補血美容、散淤血的首選滋補食品,在北部灣地區,一般女人生完小孩坐月子,都要煲瓜皮醋來吃。

原料

乾老瓜皮,五花肉或豬手,花生油,冰片糖,生薑,紅醋等。

做法

首先到菜市場挑選一些上好的乾老瓜皮,最好選褐色的,上面會帶有些鹽漬。

先用清水把乾瓜皮上面的鹽漬洗去,瓜皮切段,開始用清水浸泡。浸泡過程中清水不要沾上油氣,否則瓜皮會爛掉。每天換一至兩次水,連續浸泡三天,瓜皮是很鹹的,要泡到沒有味道。

然後把瓜皮切成均勻的幾段,把裡面的籽清除掉,洗乾淨瀝乾待用。買回上好的本地黃肉姜,削去皮,切厚片待用。

把鐵鍋洗乾淨,大火把鍋內的水燒乾,把花生油倒進去,放瀝乾的瓜皮、黃玉姜進鍋炒一下待用,再把五花肉(或豬蹄)用水煮開十分鐘撈出待用。把紅醋倒進沙鍋內,大火燒開後把冰片糖放入紅醋中待糖煮熔後,把瓜皮、黃肉姜、五花肉(或豬蹄)放入,煮開後繼續小火慢慢熬兩個小時左右,熄火。過幾個小時後再重新開火把瓜皮醋煮滾就可以吃了。

溫馨提示

熬制過程中,由於用到醋,所以不要用鐵鍋或鋁鍋,以免產生不好的化學物質。

白灼沙蟲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沙蟲形似腸子,又名沙腸蟲,生活在海邊的沙地里,味道鮮美脆嫩,勝過海參、魚翅等海鮮,是北海一帶的特產。用一根小木籤將沙蟲腹部刺破,將腹內的沙土及內臟清洗乾淨,再反覆用清水將表面的滑漿洗淨,佐以蔥姜,以大火快炒,色白如雪,入口香脆帶甜,保有一些咬勁,堪稱稀珍。炒沙蟲,務必快火,沙蟲質脆而細,水份又多,故不耐久炒,鍋起勺落,都要相當快手,最考驗廚師對火候的理解。

牛腩粉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將牛腩洗淨血污,放入鍋中煮三十分鐘,撈起切成小塊,放入調料醃製。將蔥頭、姜塊、蒜頭放入油鍋中炒香,下牛腩塊並將香袋置於其中,放入牛骨湯。燜三至四小時,再將原湯倒入煮沸,並加入味素等與牛腩相配的米粉煮法與一般煮法不同。要選用玉林特有的上好白粘米製作的細米粉;待鍋中水沸才投入,邊煮邊攪動,待煮到粉條輕拉即斷時,撈起,經清水浸洗,撈起晾乾待用;用時只需在沸水中燙熱,撈置碗中,加上牛腩及原汁即可食用。亦可添配玉林風味食品牛巴、肉丸。

豬腳粉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豬腳粉是北海較常見的小吃,一般認為原產欽州(與北海接壤)。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是北海、欽州、貴港等地的招牌美食。原汁原味的豬腳粉很講究。豬腳的炮製,一般是晚上烤豬腳,起一個大鍋,放入足夠的油,炸到一定程度,再放到鍋里加入配料燜燉,燉到豬腳肉里都滲夠了配料的味道。豬腳粉一般採用扁粉,根據個人愛好,將大片切粉捲起切成兩指寬的小塊,泡上豬腳汁就是很美味了。即使不吃豬腳單吃湯素粉也很過癮。

越南卷粉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越南卷粉由於製作簡單,口感香滑而深受歡迎。如今在中國,如雲南、廣西省的許多城市都可以品嘗到美味的越南卷粉。其中有許多是華僑或越僑製作的純越南口味的卷粉,也有些是經過本土改良的卷粉,如漾濞卷粉、開遠小卷粉等。做法是先把用水泡過的大米磨成米糊,加適量的水,製成原料:把一塊紗布包緊鍋或簸箕狀竹具,下燒開水。舀一勺米漿薄灑在蒸布上蒸,蒸時可撒些肉末、蔥花、香菇等,待卷粉熟後,用長長瘦瘦的竹竿挑起,捲成圓筒狀盛入盤中。再在上面撒上一層酥炸蔥。

五香狗肉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五香狗肉色嫩紅,酥爛入味,鮮香味醇。具體做法是:將狗肉切成4大塊,放入缸內,加清水淹沒,浸泡約8小時,除去血水,取出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淹沒肉麵約3厘米,放精鹽、薑片;將八角、草果、丁香、小茴香裝在布袋內,紮緊口,放在鍋內,再加水、硝水,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燒約1個半小時,待肉酥爛撈出,趁熱剔去骨頭。食用時,用手撕片或切片裝盤即成。

蘿蔔糕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蘿蔔糕的製法因地而異,但都須以粘米漿、白蘿蔔絲為主料, 其它輔料可隨意變換,可簡,可繁,可蒸,可煎。也可先蒸後煎而食。蘿蔔糕糕面紅綠點綴,色澤鮮艷,蘿蔔味香濃,各味相濟,入口鮮嫩。

青蟹粥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青蟹肉質鮮美細膩,多數人或煮或炒。而用來煮粥則更有一翻風味,青蟹粥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更具有滋補、祛病和養身之功效。特別適合病人或牙不好的人食用。具體做法是將白粥煮沸,先放入蟹、蝦、蚝煮1~2分鐘以後,再放入鮮墨魚仔、魚片再煮2分鐘,最後放冬菜粒、頭菜粒、花生、薑絲起鍋以後,將芥菜、蔥花放在碗底,用滾粥入碗即成。此粥以海鮮為主,營養豐富,既有蟹、蝦、墨魚仔的鮮味,又有蚝的營養,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椒鹽彈蝦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瀨尿蝦最佳食用期在10月至來年4月,這時的瀨尿蝦,不僅肥壯,而且肉鮮。通常的吃法常有兩種:一種是清蒸或是水煮,然後去殼取肉醮醬、醋等佐料食用,另一種則是用姜酒鹽先醃,然後再放到油鍋里炸,出鍋後就是一道肉鮮皮酥的"椒鹽彈蝦"了。既可去殼取肉吃,也可帶殼一塊兒嚼。

清蒸桂花魚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清蒸桂花魚的做法極其簡單的,營養也很豐富,充分保存了桂花魚本身的鮮美味道。清蒸桂花魚的主要材料就是桂花魚,外加了點香菜和生抽進行調味,材料簡單,做法更是簡單。鱖魚的幽門垂多而成簇,俗稱桂花魚,其味清香撲鼻,鮮脆可口,可謂"席上有鱖魚,熊掌也可舍"。鱖魚肉性味甘、平,無毒,具有補虛勞、益脾胃的功效。其尾可治小兒軟癤,其膽可治骨鯁在喉。

鹹魚茄子煲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鹹魚茄子煲是一道粵式風味菜,是將鹹魚切丁炒香,茄子切條炸軟,再拌炒燜煮入味而成。鹹魚素以鹹香惹味聞名,與茄子同煲後,茄子吸收鹹魚的香味,入口軟糯香滑,鹹鮮味濃,不僅是送飯佳肴,還是最受廣東人青睞的菜式。鹹魚一定要炸乾香,茄條一定要燒軟入味。茄子味甘、性涼,在蔬菜中營養素含量中等,但茄子富含維生素E和維生素P。茄子富含有大量的鉀,可調節血壓及心臟功能,預防心臟病和中風。

香煎馬鮫魚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馬鮫魚(北方稱之為鮁魚),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上側面有數列藍黑色圓斑點,腹部龍白色,背鰭與臀鰭之後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結群作遠程洄游。馬鮫魚刺少肉多,肉質緊密有韌性,體多脂肪,與"雪菜"同燒鮮美異常,可作"熏魚",也可用鹽醃製,是下飯佳肴。

欖子燜沙箭魚

北海小吃北海小吃

欖子燜沙箭魚是東興一帶的特色菜餚。一斤沙箭魚配三兩左右的欖子。先把沙箭去鱗、內臟及魚腮洗淨。熱鍋下油,放沙箭入鍋至魚身變黃,再放欖子及適量的味素、蚝油、水一一起燜,五分鐘放溝芡,下起鍋油即成。這道菜魚肉嫩鮮,帶有欖子的香氣,是人們食粥下飯的首選。招說當年陳濟棠將軍主粵期間,對欖子燜沙箭魚這道菜情有獨釧,每次都讓家鄉人帶這些原料給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