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詞語]

北極[詞語]

北極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也就是北緯90°的那一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圍是眾多的島嶼以及北美洲和亞洲北部的沿海地區。

詞語信息

【詞目】北極

【拼音】běi jí

【釋義】

(1)從地球最北端看去的天頂

(2)磁鐵自由懸掛時指向北方的一極

(3)北方邊遠之處

(4)地球的最北端,地軸的北端

詳細解釋

1.北方邊遠之處。《莊子·大宗師》:“顓頊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得之,立乎北極。”《楚辭·大招》:“天白顥顥,寒凝凝只。魂乎無往,盈北極只。” 清 顧炎武 《北嶽廟》詩:“恆山跨北極,自古無封禪。”

2.指最北端。《淮南子·墬形訓》:“﹝禹﹞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3.指北極星。 南朝 梁 沉約 《為南郡王捨身疏》:“望北極而有恆,瞻南山而同永。”《宋史·天文志一》:“臣觀古之候天者,自雲南都護府至浚儀大岳台纔六千里,而北極之差凡十五度,稍北不已,庸詎知極星之不直人上也?”

4.指北極星座。唐 司馬貞《史記索隱》:“按樂汁微圖云:紫微宮北極天一泰一。”《晉書·天文志上》:“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宮中。”《宋史·天文志二》:“北極五星在紫微宮中,北辰最尊者也,其紐星為天樞。”

5.《晉書·天文志上》:“北極,北辰最尊者也……天運無窮,三光迭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後因以喻帝王。 唐 韓愈 《奉和庫部盧四兄曹長元日朝回》:“戎服上趨承北極,儒冠列侍映東曹。” 宋 蘇軾 《上皇帝賀冬表》:“臣久緣衰病,待罪江湖,莫瞻北極之光,但罄南山之祝。” 明 張居正《紫極殿成賀表》:“紫宮肇建,一人居北極之尊,元貺申綏,萬壽葉南山之祝。”

6.指朝庭、朝堂。 唐 杜牧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北極樓台長入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宋 梅堯臣 《贈王尚書輓詞》之一:“周原開隴隧,鹵部葬名臣,北極履聲絕,東朝車跡湮。” 明 屠隆 《彩毫記·別妻赴京》:“笑人其奈白云何,東山秣馬,北極鳴珂,南浦離歌。”

7.謂北天極,即地軸北端之延長線與天球相會之點。《宋書·天文志一》:“天地之體,狀如鳥卵,天包地外,猶殼之裹黃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露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謂之南極、北極。”《雲笈七籤》卷二四:“北辰者,北極不動之星也。” 清 顧炎武 《書女媧廟》詩:“北極偏高南極低,四時錯迕乖寒暑。”

8.地軸之北端,為北半球之頂點,亦即北緯90°處。亦可指北磁極,用N來表示。

地軸

地軸,即為地球斜軸,又稱地球自轉軸 。是指地球自轉所繞的軸,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北極,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南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