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生自縊事件

北大新生自縊事件

9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大一新生馮玉(化名)在宿舍上吊自殺獲救,該男生仍處於最危險的搶救期。目前北京海淀警方正在就此事進行調查。

經過

9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大一新生馮玉(化名)在宿舍上吊自殺獲救,該男生仍處於最危險的搶救期。目前北京海淀警方正在就此事進行調查。

北大宿舍北大宿舍

陽台上用皮帶上吊

據室友李強(化名)介紹,中午離開寢室上體育課前,他並未察覺到馮玉有什麼異常,但等他下午4時50分回到6樓寢室時,卻發現屋內一片漆黑,馮玉在陽台處用皮帶上吊了。他叫來旁邊寢室的兩名同學,一起將馮玉抬到地上,採取壓胸、掐穴等急救措施。李強稱,當時馮玉已臉色鐵青,沒有呼吸。
隨後馮玉被送往北京海淀醫院搶救。海淀醫院重症監護室謝主任告訴記者,該學生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經過全力搶救,心跳已經恢復。目前,該名學生靠呼吸機來維持。腦功能受到嚴重損傷,很有可能活不下來,還處於最危險的搶救期。
馮玉的父母已經從山西趕到北京,在醫院陪護孩子。 馮玉母親表示,孩子數學成績不差。“一次做數分作業,40道題就錯一道。”多名同班同學稱。馮玉的親屬說,馮玉高中時獲兩枚國家級數學比賽銅牌。
昨日,北大宣傳部負責人稱,將盡最大努力挽救其生命,“聽說北大正協調附屬醫院專家會診。“馮玉的親屬說。 北大相關管理人員稱,北大十分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經常進行相關輔導。

原因追訪:

“他平時那么開朗,怎么會想不開呢?”這個問題,昨日困擾著馮玉的室友李強。 開學後,馮玉在山西老鄉的晚會上曾是一個10餘人節目的主演,而為了這次新生晚會,他甚至還向班長主動請纓去當導演。 李強說,9月11日晚,馮玉給山西的父母打長途後,就情緒低落,臨睡前和李強討論起生與死的問題,說還是死了好。 9月13日上午,馮玉的父母從山西趕到北京,直到前日才離開。據李強回憶,上吊前幾天馮玉又開朗如前了。

早前報導:

昨日下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大一新生馮玉在宿舍上吊自殺獲救,截至發稿時,仍在搶救中,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中午離開寢室上體育課前,室友李強並未察覺到馮玉有什麼異常,但等他下午4時50分回到6樓寢室時,卻發現一片漆黑,馮玉在陽台處用皮帶上吊了。
他叫來旁邊寢室的兩名同學,一起將馮玉抬到地上,採取壓胸、掐穴等急救措施。 李強稱,當時馮玉已臉色鐵青,沒有呼吸。
據北大外國語學院大一新生王同學透露,120急救醫生趕到後做了心電圖測試,發現馮玉還有心跳。 昨日19時30分,海淀醫院一樓搶救室外,守候著3名北大工作人員。 昨晚9時,馮玉班主任李老師說,自下午5時起一直在搶救,目前馮玉已有心跳、血壓,但不能呼吸,依靠呼吸機,昨晚轉入ICU病房。
李老師稱,已通知馮玉家長,家長正從山西老家趕來。 昨晚,海淀警方證實確有此事。

曾和室友探討“生不如死

“他平時那么開朗,怎么會想不開呢?”這個問題,昨日困擾著馮玉的室友李強。
開學後,馮玉在山西老鄉的晚會上曾是一個10餘人節目的主演,而為了這次新生晚會,他甚至還向班長主動請纓去當導演。
李強說,9月11日晚,馮玉給山西的父母打長途後,就情緒低落,臨睡前和李強討論起生與死的問題,說還是死了好。

中秋夜曾哭著要退學

有學生告訴記者,該學生來自山西,是“校長實名推薦生”,入學後學習遇到了困難,“聽說事發前仍在解數學分析的題目。”
記者從多名北大數學科學學院的學生了解到,數學分析是該院新生的必修課程。不少新生反映大學數學很難,“跟高中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據室友小昂回憶,中秋節的前一天,馮昊給父母打了一個電話,然後情緒就非常低落。中秋節那天,他給父母打過電話之後情緒又再次激動起來,在宿舍里當著同學的面哭了好長時間,還說想要退學。“他曾經跟我們討論過活著好還是死了好這樣的問題,9月13日,他的父母專門過來開導過他。沒想到他父母剛走就發生這事。”

入學後學習遇到困難

馮玉自山西,今年通過校長實名推薦考上了北大。他入學後學習遇到了困難,“聽說事發前仍在解數學分析的題目。”據多名北大數學科學學院的學生說,數學分析是該院新生的必修課程。不少新生反映大學數學很難,“跟高中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在事發現場及論壇上,不少人感慨現在的新生“承壓能力差”。剛從北大數學學院畢業的小楊告訴記者,大學裡的高等數學確實是比高中讀的數學難,要做大量習題。新生一開始不適應很正常,“像數學分析,第一學期期中考試一半人不及格都是正常的。”小楊說,新生應該放寬心,坦然面對這些困難,勤加練習,肯定能渡過難關。

起因追蹤:不是因為數學分析

來自北大的教師聲明,該生不應該是因為數學分析導致自殺
發信人:zdxldys(matrix居士),信區:SMS
標題:關於數學分析課程的說明
發信站:北大未名站(2011年09月20日13:51:05星期二),站內信件
我是9月15日出事的那位新生‘數學分析’課程的老師。事發不久,通過一些媒體或網頁就開始流傳這么一種說法,把出事原因與數學分析作業聯繫起來,有些報導直接說“因不會做數分作業產生自殺念頭”。因此我陳述以下事實:
1.這位學生按時交了開課後第一周所留作業。我查看了他的作業,每一道題都有正確、詳細而嚴密的解答,思路明確,對基本概念理解得很好。第一周作業雖然不難,但很多學生的解答中邏輯有跳躍、論證不夠嚴密(在初學者中很常見)。難得這位學生都給出了嚴密的論證!
2.出事時間是開課後第二周的周四,此時第二周作業只布置了一半,離交第二周作業的時間還有足足5天。

3.這門‘數學分析’課其實就是為數學學院學生開設的‘微積分’。而截至到出事那天為止,這門課所講的不過就是課程介紹與預備知識,還沒有進入微積分正題,所留作業也全部來自課本,皆屬基本題型,課本上對大部分題有提示或答案。尤其是第二周前半周所留作業,基本上就是中學數學的複習,雖然偶爾涉及到新的概念,但不涉及深入或複雜的理論,其難度並不比第一周作業高。
4.我曾在第一次課上宣布,本學期作業占總分的5%,按完成情況(而不是按對錯)給分。以往學期中絕大部分學生對作業有很高的得分率。截至到出事為止,還沒有過任何考試 。
5.記得第一次課上我做過這樣的提醒,大學期間數學專業的學習並不是做習題。還講了一個故事,內容是歷史上的兩位大數學家被鄰居家的孩子問了一道中學數學題而不會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大數學家)。 為什麼要把交了那么優秀作業的學生說成那個樣子?
祝他早日康復
(如果說某些流言的興起如風馳電掣,此帖簡直就是一隻蝸牛。因為我並不是第一時間就注意到流言的傳播;也不是一開始就拿到他的作業(平時是我的助教收發作業);為了發這個帖子我才開始註冊bbs帳號,這也需要時間等待。但至少這個帖子的背後,有90多位聽課學生的見證人,還有作業本的物證;至少這個帖子的作者願意為其真實性負全責。)

專家觀點:

“新生入校時是心理失衡期。”中國首批職業資格認證資深心理諮詢師孫欲曉說。大學應在為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後,要對心理狀況呈現亞健康的學生提供必要關懷,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評價自己,並藉此調整大學在心中的合理定位,學會自我調節。孫欲曉說,新生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傾訴來排解煩悶。

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1995年在北大數學系與機率統計系的基礎上成立,下設五個系:數學系、機率統計系、科學與工程計算系、信息科學系和金融數學系,擁有三個本科生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以及統計學專業。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與科研並重,理論與套用並舉,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數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北大數學科學學院現設五個系:數學系、機率統計系、科學與工程計算系、信息科學系、金融數學系。1980年,在我國已故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程民德院士的提議下,國家教委批准成立了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北大數學所與數學科學學院緊密結合在一起,實行院所結合的體制。北京大學數理統計研究所與機率統計繫結合在一起,實行系所合一的體制。1989年,作為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設立了“數學及其套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高校數學研究與高等人才培養中心”掛靠在數學科學學院。《數學進展》、《逼近論及其套用》等全國性學術刊物的編輯部也設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網友評論:

這個孩子,父母辛辛苦苦把你養這么大,一個題目沒做出來就上吊自殺,一點挫折都經不起,一點責任感都沒有,你走了你爸媽怎么辦?要死容易活著總會碰到各種困難。
都上北大了,學習還能差到哪裡去,這樣的人也去自殺,讓那些三本線的同學情何以堪。看來培養情商和心理素質還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現在所教的就是小班,我班上的一些家長要求我們順著幼兒的性格來教育他,這覺得這是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孩子們來園之後這是一個集體生活的地方,要順著大潮,而不是孩子牽著老師的鼻子走,孩子們從小就養成了人來順我習慣,大了以後還如何適應社會?可想而知,這些孩子大了以後還要讓別人順著他是不可能的,這些受不了挫折的人就要尋短見,所以從小就應該讓孩子去適應社會,而不讓社會來適應他。
別怪這個孩子了,他也是受害者。同情下孩子的家長,你們很不幸,但是這也是你們一手造成的。鄙視下XX部門,請不要有再多的血淚史。“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種精英匯集的地方,估計是自己到那裡後發現原來自己也是這么一回事吧,沒有以前的優越感,想不開了。
孩子你有什麼委屈可以跟父母說呀,畢竟父母把你養到這么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何況人生的道路上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希望你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同時不要讓你的父母在為你擔心了,並祝福你快點好起來,加油孩子。
學校現在很奇怪,在太原看到國小放學,老師領著學生過馬路,也就一,二年級的樣子,二十多人有一半兒拽著拉桿箱,真奇怪,每天有那么多書需要讀?現在的教育制度,讓孩子們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和痛苦。畸型的教育體制害人啊。
傻孩子,十年寒窗苦已經度過今後你面對的是錦繡前程亮麗人生啊!當你醒來時看到為你嘔心瀝血白髮蒼蒼滿臉溝壑的雙親時,你於心何忍啊,你的書白讀啦!
唉,你們並不了解他,他的出身也普通,從小受窮,父母都是從農村來到了城市,只是他背負了太多的社會輿論壓力。其實他不要校長推薦完全靠自己的聯考成績也可以上北大,(他的考分足夠了,學校四次模考三次第一),宣傳,輿論壓力使他肩負重任。沒想到剛接觸北大的初試就折戟沉沙,其實這是北大、清華等高校為了殺一殺小神童們傲氣的慣用伎倆,還有很多同學不僅考不好,甚至上課連聽也不一定聽懂,慢慢靜下來就會適應的,可惜太要強的孩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