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學

北京101中學

北京一零一中是北京市重點中學,北京市高中示範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遺址,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中心地帶,東臨清華,南接北大,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建校於1946年,當時在張家口,叫做張家口市立中學(現張家口市第一中學),後因國民黨三面大舉進攻張家口,與回民中學、女子中學全體師生撤離,併合並為晉察冀邊區聯合中學,然後演變為華北育才中學,最後遷至北京,與師大附中合併,定名北師大附中二部,最後遷於現址,定名為北京一零一中學,原師大附中二部改為今天的北師大二附。北京一零一中是中國共產黨在老區創辦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1955年,學校定名為北京一零一中, 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校名,並釋其含義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北京一零一中建校於1946年,建校初位於張家口市,名張家口市立中學(現張家口市第一中學)。後因國民黨反動派軍隊三面大舉進攻張家口,遂與回民中學和女子中學全體師生一道撤離,合併為晉察冀邊區“聯合中學”,隨後演變為華北育才中學。在北京解放後遷至北京,與師大附中合併,定名北師大附中二部。最後遷於現址,定名為北京一零一中學,原師大附中二部改為今天的北師大二附。北京一零一中是中國共產黨在老區創辦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1955年,學校定名為北京一零一中,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校名,並釋其含義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北京一零一中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遺址,花園式學校。

作為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建校60多年來,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1953年,周恩來總理到校視察, 對防止幹部子弟特殊化及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問題作了重要指示。周總理告誡同學:“你們是無產階級的後代”,不要做“八旗子弟”(轉引自《周恩來教育文選》);1965年,劉少奇主席就王一知校長半工半讀的請示作出批示;1996年50周年校慶,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學校題詞:“繼承發揚革命傳統,培養造就時代新人”;時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也為學校題詞:“繼承發揚光榮傳統,全面貫徹教育方針”;2003年,在吳儀、陳至立等同志陪同下,溫家寶總理親臨學校視察, 詳細詢問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勉勵同學們將來作事業上的佼佼者。2005年7月和9月,時任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兩次到學校視察指導,對革命傳統教育、體育、藝術教育等各方面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特彆強調要艱苦奮鬥,要與勞動人民接觸,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歷史沿革

北京101中學北京101中學

北京一零一中學創建於1946年。1955年,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並釋其含義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北京一零一中是北京市示範性高中、北京市首批實行高中自主課程實驗樣本校。學校坐落在圓明園內,南接北京大學,東鄰清華大學,占地面積300餘畝,是現代都市中最為獨特的園林式學校。

北京一零一中硬體設施現代、一流。數位化探究實驗室、分子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16寸遠程控制折返射天文望遠鏡等設施,為學生搭建起多元發展的平台。電子閱覽室、數字演播中心、科技活動實驗園地、學術報告廳、交響樂團音樂廳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學校體育場地占地4萬平方米,擁有排球館、體操館、足球場、網球場等室內外場地。學生宿舍樓4人/間,獨立衛生間,可供熱水淋浴。

在一零一中優秀教師隊伍中,有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7人,特級教師14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80餘人,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14人,一大批教師擁有碩士、博士學位。

一零一中注重課程建設,強化特色發展。學校設定“課程套餐”,構建了六大領域32個系列的學校課程體系,開設了100多門特色校本課程,開發了獨具特色的各類高端課程。同時,學校注重以研學和社團為平台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模聯社、京劇社、動漫社等在內40餘個學生社團活躍在校園內外。學校學科活動豐富多彩,例如每年舉辦的“古韻金聲”古典詩詞誦讀會、“數字星空”數學節、施光南藝術節、模擬聯合國大會等,以及定期開展的與國內外大師面對面等高端大型活動。同時,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態及文化考察活動、赴英美德瑞等國的遊學活動、科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競賽活動。

北京101中學北京101中學
學校統招生聯考重點本科升學率100%,有6位同學先後獲北京市聯考狀元。2012年聯考文理重點率100%,文科總平均分名列海淀區第一、理科總平均分名列海淀區第二。文科綜合名列海淀區第一。

學校先後有多名學生獲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一等獎、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英才獎等各級各類獎項;學校連續多次榮獲北京市科技教育最高獎金鵬獎及藝術教育最高獎金帆獎。其中,最富盛名的北京一零一中學金帆交響樂團在2005年第34屆維也納國際青年音樂節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並且連續四屆獲得教育部主辦的全國中國小生藝術展演活動一等獎。

2008年,郭涵校長作為奧運火炬手與其他幾位火炬手一起在搭建奧林匹克青年營的校內完成全球最後一站火炬傳遞任務。學校傳承奧運精神,讓聖火不熄,將會以更強勁的發展態勢,為中國的基礎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力量

學校60多年來,始終堅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規律全面育人。學校現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教師隊伍。其中,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 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7人,特級教師10人,

全面育人

60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按教育規律全面育人,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教師隊伍。先進的辦學理念,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把握時代發展脈搏的教育改革,使學校獲得高質量的辦學成果:重點大學升學率達到100%,有6位同學先後獲北京市聯考狀元。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全國、市區學科競賽,以及國際國內的中學生體育比賽、藝術大賽和科技創新大賽中連年取得優異成績。為國家培養的3萬多名優秀畢業生,已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幹力量。黨的十六大當選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員中,有6人畢業於北京一零一中,有4人擔任著黨和國家領導職務。此外,還有不少人擔任了省部級和大軍區的黨政軍主要領導工作,許多人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和各行各業的先進模範人物。

北京一零一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美自然環境。它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遺址。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坐落在圓明園內,南接北京大學,東鄰清華大學,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是現代都市中獨特的園林式學校。學校同時擁有國中部和高中部,供12至18歲的青少年就讀。截至2011年,學生總數約為3500人。另有雙榆樹、上地、懷柔3所分校。

多元合作辦學格局附屬學校情況一覽表
學校名稱
創辦時間
屬性
北京一零一中學雙榆樹校區 1987年 國中三年的全日制公立學校
北京一零一中學上地校區(原名上地實驗學校) 1998年 全額撥款公辦辦學體制改革試點 校國中三年的全日制公立學校
北京一零一中學懷柔校區 2013年 公辦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
參考資料:

硬體設施

圖書館圖書館

全校上百間教室全部配備了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千兆校園網,百兆至桌面,出口獨享60M頻寬;8個專用機房和百人電子閱覽室可滿足600人同時上機學習或上網瀏覽。圖書館建築面積3080平方米,藏書10萬餘冊,閱覽室座位400個。數字演播中心擁有滿足小型綜藝節目錄播的350平方米專業演播廳和150平方米虛擬演播室各一個。校園內辟有1500平方米科技活動實驗園地,園內建有600平方米玻璃溫室,室內溫度、濕度、光照均可調節。學校還有高水準的學術報告廳和可供百人學生交響樂隊練習的音樂排練廳。

學校有數位化探究實驗室、分子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16寸遠程控制折反射天文望遠鏡等設施,為學生搭建起多元發展的平台。電子閱覽室、數字演播中心、科技活動實驗園地、學術報告廳、交響樂團音樂廳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學校體育場地占地4萬平方米,擁有排球館、體操館、足球場、網球場等室內外場地。學生宿舍樓4人間,獨立衛生間,可供熱水淋浴。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在一零一中優秀教師隊伍中,有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7人,特級教師13人(嚴寅賢、程翔、蘇虹光、朱愛農、陸雲泉、孔繁華、鄭燕莉等),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80餘人,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14人。

對外交流

學校十分注重學習優秀學校先進經驗,曾到邯鄲市第一中學、衡水中學訪問,也曾到邯鄲市第二十五中學、11中學等重點國中學習先進經驗。截至2013年9月,學校與瑞典、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多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長期互訪、交流和學習。

學校成績

學生成績

聯考成績

校園建築校園建築

學校統招生聯考重點本科升學率100%,有6位同學先後獲北京市聯考狀元。2007年和2009年培養出聯考狀元2名,單科狀元5名;2012年聯考文理重點率100%,文科總平均分名列海淀區第一、理科總平均分名列海淀區第二、文科綜合名列海淀區第一。

2012年聯考,學校文科總平均分位列海淀區第一,其中文科語文、英語、文綜總平均分海淀區第一,文科數學海淀區第二,理科總平均分海淀區第三,其中理科語文、數學、英語總平均分名列海淀區第二;共有173人考分在600分以上,文科21人,理科152人;文理重點率繼續保持100%,錢學森理科實驗班的總平均分高達643,文科實驗班的總平均分為601,文科李同學以668分(含加分)獲北京市第二名,理科張同學以711分(含加分)進北京市前五;有150多名學生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自主選拔加分,另有近30名同學被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紐約大學等美國排名前三十的大學錄取,占申請出國留學學生總數的80%。

2013年聯考,學校理科各科均分及理科總平均分繼續位居北京市前列,共有300多人考分在600分以上;文理重點率繼續保持100%。首屆人文實驗班有10多人660分以上,總平均分高達641分,程同學以695分進入北京市前五名;理科最高分冉同學考出721分的優異成績;錢學森理科實驗班的總平均分高達673分,有160多名學生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自主選拔加分,另有40多名同學被杜克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美國排名前三十的大學錄取,占申請出國留學學生總數的95%。

2014年聯考,學校文理總平均分繼續位居北京市前列,共有300多人考分在600分以上,其中文科考生全部600分以上,理科考生600分以上達95%;文理重點率繼續保持100%;語文、數學各有一名同學問鼎北京市單科狀元,3名同學作文滿分;有150多名同學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自主選拔加分,另有50多名同學被杜克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等美國名校錄取。

競賽成績

學校先後有多名學生獲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一等獎、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英才獎等各級各類獎項,並有三顆小行星以鍾越塵、王昊昱等學生名字命名;學校連續多次榮獲北京市科技教育最高獎金鵬獎及藝術教育最高獎金帆獎。初高中學生在畢業會考和北京市體育與健康測試中多次獲得北京市第一名。

學科競賽

2014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國中階段有11人獲得全國一等獎、27人獲得全國二等獎、19人獲得全國三等獎。

教師成績

教師榮譽

2012年1月9日,郭涵校長獲得“金粉筆”年度人物獎。北京市優秀校長、優秀教育工作者,改革開放30年北京教育功勳人物,全國學校德育管理先進個人,全國十大推動讀書模範人物。曾獲首都“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

嚴寅賢曾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推動讀書十大模範人物”等榮譽稱號。

孔繁華曾被評為海淀區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

鄭燕莉曾榮獲“北京市先進個人”、“北京市中國小優秀音樂教師”、“海淀區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個人”、“海淀區藝術教育先進個人”、“海淀區藝術之星”稱號。

教師著作

嚴寅賢參編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教材《教師能力概論》、人教社《語文》第3冊、選修教材《文章寫作與修改》。

孔繁華的論文《喚醒沉睡的心靈》獲全國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優秀成果一等獎、《高中英語過程寫作行動研究》在全國中文核心刊物上發表並獲得北京市中國小外語教學科研論文評選一等獎;她的教學設計及課堂實錄獲北京市第五屆基礎教育英語教與學展示微格教學評比一等獎;還參與編寫或主編了人教社《新起點》英語教科書以及《新課標高中英語辭彙學習手冊》等的編寫工作。

鍾曉晨2000年主編《中學生作文成功法—聯想和想像》;2001年編有《新思維精品作文—抒情暢想篇、理性評說篇》;2007年編《文學名著導讀》(再版)、《經典古文閱讀迷津指點》;2010年參與編寫《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分析與實施策略》。

學校榮譽

截至2014年,學校獲得榮譽稱號: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 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校, 北京市首批金鵬科技團, 北京市電化教育優類校,北京市藝術教育示範校,北京市首批金帆藝術團, 全面育人辦有特色校, 全面育人培養學科特長生顯著校, 全國民眾性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另外,學校還榮獲北京市科技教育最高獎金鵬獎, 北京市藝術教育最高獎金帆獎, 全國首批科技創新教育十佳學校。

校園文化

學校標識

校訓

校徽校徽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註:1955年由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校名,並釋其含義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學校並以此為校訓。)

校歌

校徽徽章校徽徽章

團結起來前進!

團結起來前進!

祖國需要我們,

祖國需要我們,

我們要排山倒海地前進!

我們要排山倒海地前進!

我們是革命的兒女,

我們從風暴中誕生,

醞釀著優越的本領,

鍛鍊著不屈的精神。

要建設共產主義的社會,

要創造人類持久的和平,

不怕艱難,不怕犧牲,

實事求是,活潑民主。

這是我們共同的生命,

這是我們共同的生命。

校歌校歌

一零一,一零一,

你是永不自滿的象徵,

由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由完成走向更高的完成。

團結起來前進!

團結起來前進!

團結起來,團結起來,

我們要排山倒海地前進,

我們要排山倒海地前進!

社團文化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學校注重以研學和社團為平台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模聯社、京劇社、動漫社等在內40餘個學生社團。學校於每年的12月9日舉行“一二九”合唱節,每年5月份舉行施光南藝術節。每年的五一勞動節和十一國慶前會舉辦運動會,每學年會舉辦莊嚴的開學典禮等;每年舉辦“古韻金聲”古典詩詞誦讀會、“數字星空”數學節、施光南藝術節、模擬聯合國大會等,以及定期開展的與國內外大師面對面等高端大型活動。學校金帆樂團蟬聯三屆全國中國小生藝術展演一等獎,並獲得維也納第34屆國際青年音樂節第一名。

北京一零一中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奧林匹克青年營(Olympic Youth Camp)營地,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的終點站。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校長:郭涵黨總支書記:王濤副校長:王濤副校長:蔡建副校長:許星

歷任校長

第一任校長 郝人初 1946.3-1953

校長 馬奇 1950.1-1953.5

校長 王一知 1952.7-1982.1 副校長 文方 1957.7-1972

校長 劉占武 1982.1-1984.8

校長 顧榮興 1984.9-1992.2

校長 王毓龍 1992.3-1999.3

校長 郭涵 1999.3-現在

校園環境

校園景色校園景色

北京一零一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美自然環境。它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遺址,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中心地帶,東臨清華,南接北大,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校內有碧波蕩漾的人工湖5座,水面達1.3萬平方米。晴朗的夏日傍晚,西山倒映湖中,與圓明園靜謐、安寧的園林風格融為一體。一零一中,已經成為現代都市中最為獨特的花園式學校。

著名校友

學校建校6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3萬多名德才兼備的優秀畢業生,其中有許多畢業生後來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共和國將軍、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各行各業的先進模範人物和數以萬計的共和國建設者,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曾慶紅(第16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國家副主席)

李鐵映(第13、14、15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10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張梅穎(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劉 淇(第16屆、第17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奧組委主席)

白克明(第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原河北省委書記)

廖 暉(第10、11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

伍紹祖(中直機關僑聯第一屆委員會主席、前國家體委主任)

施光南(著名作曲家,被稱為“人民藝術家”)

謝 飛(著名電影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

文興宇(著名演員,前國家話劇院副院長)

翟樹傑(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曾主持《焦點訪談》)

柯雲路(著名作家)

張 琳(游泳運動員,北京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式銀牌,2009年游泳世錦賽男子800米自由式金牌,男子800米自由式世界紀錄保持者,中國首位男子游泳世界冠軍)

張研農(人民日報社社長)

何其莘(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

先進事跡

北京市第101中學黨總支隸屬於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下設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00名。創先爭優活動中,學校黨總支繼承和發揚學校光榮的革命傳統,圍繞學校教育教學中心工作,積極實踐傳承紅色傳統、推進綠色發展和鑄造金色品牌的“三色”理念,走出了一條以黨建促進中心工作的成功之路。

堅持德育為先 傳承紅色傳統

101中學於1946年建校,是中國共產黨在老區創辦並遷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學校黨總支結合這一實際,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史、校友資源,積極打造德育教育新模式。開展以西柏坡為依託的革命理想教育,舉辦不同主題的“西柏坡尋根之旅”活動,使學生黨校學員了解革命歷史,並舉辦以傑出校友施光南命名的藝術節、“一二·九”合唱比賽、校友講壇等活動,讓學生學習校友把愛國之情化作報國之志、興國之為。開展以圓明園為依託的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地處圓明園的優勢,將“融圓明園文化於101”作為主題,開展“弘揚民族精神,使命與責任”主題教育活動,並在大水法舉行高三成人儀式,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展以航天城等實踐基地為依託的社會責任教育,開闢了航天城、順義太陽村、打工子弟國小、松堂臨終關懷醫院等社會實踐基地,並將實踐活動納入到課堂當中,使學生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開展以奧林匹克青年營為依託的國際理解教育,在完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承辦奧林匹克青年營任務後,製作奧運牆,編輯宣傳冊《一零一中融入全球的輝煌》,並舉辦多元文化主題班會、一班一國運動會等活動,加強學生的國際理解教育。通過四大體系的德育教育,學校黨總支進一步將“培養有擔當意識和能力的未來人才”這一辦學理念,貫穿到了教育實踐中。

堅持能力為重 推進綠色發展

作為課改示範校,學校黨總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努力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實踐中,學校黨總支注重發揮黨員教師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他們帶頭爭上研究課、示範課,爭做教學科研的骨幹。在黨員教師的帶動下,學校探索制定了常態課教學質量控制標準、常態課課型評價標準,並開發了近70種選修課程,形成開放的、個性化的選修課課程體系,在保證教學底線前提下,為學生能力發展與個性發展搭建了多元化的課程平台。除此之外,2010年經北京市教委批准,學校設立了“人文實驗班”,通過培養模式和課程設定的創新管理,努力培養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和國際化視野,具有突出自我管理能力、實踐能力和領導能力的未來傑出人才。還設立了“錢學森班”,以“星空探學,群木成森”為班訓,探索引入書院模式,搭建起學生自主研修的新平台。2011年,學校又成為北京市“翱翔計畫”基地校,通過特色課程設定,讓學生感受實驗室特有的氛圍薰陶,形成持久的科研興趣。通過抓好這些實驗項目,校黨總支積極引領學校回應“錢學森之問”。

堅持全面發展 鑄造金色品牌

學校黨總支秉承基礎教育的責任在於促進每一名學生生命個體健康成長的理念,以“百尺竿頭更近一步”的精神,堅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每年新生入學時,校黨總支都引導教師思考“能給學生們什麼”、“畢業典禮時自己能留給學生什麼”等問題,並建立文學書院,啟動學校讀書工程,開展“星空論壇”、舉辦科研沙龍,通過多層次的培訓和深度培養,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幫助教師認清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發展”的教學任務。同時,學校黨總支鼓勵學生自主發展,大力支持學生社團建設,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校黨總支還將每周一設立為校領導接待日,聽取廣大學生對學校發展建設的意見建議,並將反饋情況及時公開,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意識。學校在全面育人方面碩果纍纍,8名學生獲得科技創新市長獎,並有三顆小行星以學生名字命名;金帆樂團蟬聯三屆全國中國小生藝術展演一等獎,並獲得維也納第34屆國際青年音樂節第一名;初高中學生在畢業會考和北京市體育與健康測試中多次獲得北京市第一名;2007年和2009年培養出聯考狀元2名,單科狀元5名,重點本科升學率達到100%,學校已逐漸樹立起了特色教育品牌。北京市第101中學黨總支, 2008年被評為北京市三八紅旗集體、北京市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2011年被評為北京市中國小先進基層黨組織,2011年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2010年被評為奧林匹克教育學校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檢查評估優秀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