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影片首映式成狗迷交流會充滿狗味

北京:影片首映式成狗迷交流會充滿狗味
四隻漂亮的雪橇犬哈士奇搶盡了嘉賓的風頭,成了觀眾爭相合影的對象。本報記者 蒲東峰 攝

迪斯尼年度大片《南極大冒險》昨天在北京楓花園汽車電影院舉行首映式,該片以雪橇犬為主角,參加活動的“狗迷”們絕對多過影迷。中影公司副總翁立認為,該片橫跨五一檔,將再次帶動動物影片的觀影熱潮。

■現場

首映式充滿狗味

該片翻拍自1983年問世的日本影片《南極物語》,講述了3個科學家赴南極探險,8隻雪橇犬與他們忠實相伴的故事。該片最大的看點就是8隻雪橇犬。

昨天在首映現場,有許多狗迷牽著自己的愛犬哈士奇前來觀影,全場足有30多隻雪橇犬哈士奇。一些哈士奇在影片開始前表演走秀,不過狗主人們似乎更關注“狗經”的交流,各自牽著愛犬,與同道中人歡快交談,連電影開始放映都沒注意到。整個首映式現場沒有什麼電影氣息,而是充滿了“狗味”。

明星為流浪狗找新家

首映活動也是一場“愛心慈善嘉年華”。在主辦單位的組織下,不少人捐獻了寵物用品。演員吳越還登台為一隻流浪狗尋找認養人。吳越介紹,自己不久前在朝陽公園門口看到一條被丟棄的小狗,“當時它緊跟著我走了很長一段路,樣子非常可憐,我就把它帶回了家。但我經常在外面拍戲,沒時間照顧小狗,所以想找個認養人。”吳越捧著小狗向人群招手,立刻有幾個人舉手要求認養。最終吳越把小狗交給了一位女記者,還向她捐贈了20斤狗糧。

■院線

動物比大腕更有票房

《南極大冒險》定於4月21日上映,也是唯一橫跨五一檔的進口大片。之所以選擇動物題材影片主打黃金周,中影公司副總翁立認為,近年來以動物為主角的影片十分走俏,票房火爆,似乎在發行界成了一條新規則,就是動物比大腕賺錢。“這與近年來的寵物熱以及提倡環保和諧有關係。動物影片純潔乾淨、健康自然,老少皆宜。”
新影聯宣傳負責人高軍透露,動物影片的好票房從《遷徙的鳥》開始初露端倪,直到去年《帝企鵝日記》大賣,反映出人們對動物題材十分偏愛。另外,動物題材影片的引進成本相對較低,市場反映又比較優異。“《帝企鵝日記》並不是分賬大片,引進成本也就幾萬美金,但在國內上映取得了千萬票房。這預示著動物題材電影將是電影發行界的新寵。比如首映式活動,再怎么著這幾條狗也比明星好伺候,它們全是檔期,不必預約。”

■拍攝花絮

  1.該片源自1957年日本科考隊在南極的真實經歷。編劇把故事搬到了1993年———這是允許雪橇犬在南極工作的最後一年。為避免南極海豹染上犬瘟熱病,雪橇犬最終被禁止去南極。

  2. 片中8隻雪橇犬有的是明星,曾參演大片;有的則是流浪犬,該片使其命運發生了轉機。劇組給這些“狗主演”配備了10多隻替身犬,替身犬負責拉雪撬。片中所有狗都是素麵朝天的本色表演,並未藉助動畫製作。

  3. 動畫模型海豹製作完成後,要塗上一層薄薄的花生醬,以便引誘雪橇犬攻擊它。

4. 影片並沒有前往南極取景,而是在加拿大斯麥瑟鎮等風雪地區搭建了外景地。

■近年熱門動物影片

《遷徙的鳥》 法國導演雅克·貝漢拍攝的紀錄片,打破了2003年法國票房紀錄,2004年初國內上映,是中國引進的第一部數字紀錄大片。

《虎兄虎弟》 講述了一對老虎兄弟被人類分開後最終齊心逃回叢林的故事。2004年上半年法國影片票房冠軍位置的保持者。

《帝企鵝日記》 目前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法國人看過這部影片。是全球票房僅次於《華氏911》的紀錄片。2005年8月在中國上映,票房近2000萬元。

導盲犬小Q》 在日本上映時間超過3個月。2005年7月在中國內地上映,票房接近800萬元。(曾家新)

(編輯:Lyli)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