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Beijing Modern Tram Xijiao Line)是北京公交運營的第一條現代有軌電車線路,於2017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標誌色是朱紅色。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起於巴溝站,連線香山公園、北京植物園、玉泉郊野公園和頤和園,止於香山站,大致呈東西走向。 截至2017年12月,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全長8.8千米,其中地下線約1.36千米,橋樑區間為721.94米,暗挖區間長度約428米,其餘均為地面線部分;共設6座車站,全為地面站;採用5節編組列車。

歷史沿革

2011年年初,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已破土動工;同年6月底,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實現全面開工。

2016年4月12日,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頤和園南門站取消,七站變六站,從昆玉河下穿過。

2017年12月30日,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開通試運營。

2018年1月1日,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列車脫軌。

2018年3月1日,由於脫軌事故而停運的香山站已恢復運營。

2018年9月26日,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開通易通行二維碼乘車業務,乘客可刷碼乘車。

2018年國慶期間,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共運送乘客30萬人次,10月3日單日進站乘客達到5.69萬人次,刷新了最高記錄。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

線路信息

線路數據

北京捷運西郊線線路數據
概況
類型現代有軌電車
所屬系統北京捷運
起止站 巴溝站——香山站
車站數 6
運營
營運地區中國北京
運營狀態運營中
開通日期 2017年12月30日
運營方北京公交集團有軌電車有限公司
線路標識色朱紅色
技術
全長9.4km
雙線全線
軌距1435mm
電氣化交流750V 受電弓受電
最高時速70km/h
編組C型車準5節編組(預留重連條件)
車輛段1處 巴溝車輛段
列車編號 XJ001-XJ031

車站列表

北京捷運西郊線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所屬區段開通日期可換乘線路站台形式開門方向
巴溝站 全線 2017年12月30日 北京捷運10號線 (出站換乘) 地面一層單側式 往巴溝右側 往香山左側
頤和園西門站 地面一層側式右側
茶棚站
萬安站 北京捷運L6線(2020後)
植物園站
香山站 地面一層單側式 往巴溝右側 往香山左側

註:

(1)香山站已於2018年3月1日恢復運營。

(2)全線車站上下行付費區均不連通,巴溝站換乘10號線需出站換乘,里程不連續計算。

線路走向

北京捷運西郊線是北京軌道交通的一條線路,從10號線巴溝站為起點向西引出,終點到達香山。 全線共設車站6座,且將成為北京首條使用現代有軌電車的線路。這條線路全長8916米,初步定地下線2141米,高架線1550米,地面線4406米,過渡段819米。

西郊線線路圖 西郊線線路圖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西起於香山路停車場,沿香山路向東,下穿西五環路香泉環島後,右轉進入旱河路,沿旱河路向南經過萬安東路後右轉,沿萬安東路向東穿過茶棚村後進入規劃玉泉郊野公園,線路經過北塢村路前轉向南並下穿北塢村路,而後沿北塢村南街向東,在規劃金河路路口轉向南,再沿規劃金河路向南,同時線路穿過規劃南水北調公園北端,在規劃金河路終點處線路右轉從南水北調公園東側上跨四環路和京密引水渠進入巴溝路,終點進入巴溝車輛段與北京捷運10號線巴溝站銜接換乘。

站點命名

站名站位命名原因
巴溝站位於海淀區中部歷史上這個地方泉水較多,這些泉水注入萬泉河,其中有八條較大的溝渠,在水邊台地上形成聚落,明萬曆年間稱“八溝村”,後諧音為“巴溝村”。明代《長安客話》載:“北淀之水來自巴溝,或雲馬溝即南淀也。”清代《日下舊聞考》稱:“萬泉莊泉源隨地湧現……水之由萬泉莊注巴溝,由巴溝入暢春園者,其源流始大者。”巴溝村有巴溝橋,乾隆皇帝曾在此立碑以志之。巴溝橋東南與萬泉莊接壤,其水自南而北流入暢春園。1958年以前,泉水仍分八條河溝北入萬泉河,東西走向的道路上建有八座單孔石橋,後因地下泉水枯竭而使八條泉流中斷,溝渠被逐漸填平,橋樑拆除,形成大面積農田。
頤和園西門站位於頤和園西南部頤和園初為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清漪園。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重建後改稱頤和園。“頤和”為“頤養天年,天下太平”之意。1900年頤和園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1903年重新修復。該園西門臨近西堤和暢觀堂,也是頤和園對外開放最晚的大門,三楹一明兩暗,系宮殿式建築,雖然建築規模小於東宮門和北宮門,但古樸典雅,為遊客從西部進入頤和園的主要通道。
茶棚站位於玉泉山南側茶棚也稱“舍茶棚”,是舊時廟會期間在香道上為香客提供飲食、休息的場所。妙峰山早年間每年四月初一至十五辦有廟會,城裡的人們多出西直門,向西北至玉泉山下,然後經功德寺,翻過紅山口,再向西北,過西北旺、溫泉到北安河,沿香道至金頂娘娘廟進香。玉泉山下的舍茶棚是不少香客去往妙峰山的必經之處。舍茶棚全稱“萬緣舍茶棚”,建於清光緒年間,為李姓人家所辦的善事。除了備有茶水外,還有饅頭、鹹菜、粥,均免費提供給過路的香客。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破舊的舍茶棚被拆除,後在此建成新房。“茶棚路”至今尚存。
萬安站臨近萬安公墓 早年間這一帶為大面積的沼澤地帶,水草豐富,被封為皇家禁地。清王朝滅亡以後,在此看守禁地的人們定居下來,以耕種為生,逐漸形成一個小村落,因村落之西有萬安山故名“萬安里”。 關於萬安山名的由來,相傳元代時,西山古剎弘教寺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萬安法師主持香火,他以普度蒼生為己任,經常施善濟貧。圓寂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這座山稱作“萬安山”。1928年此地闢為“萬安公墓”,80多年來這裡長眠了兩萬餘位社會各界人士,其中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人物近百位。
植物園站地處香山路西段,緊鄰北京植物園該園創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分為兩處。一處在香山路南側,隸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以植物標本收集與科研為主,俗稱“南植”,建有樹木、宿根花卉、月季、牡丹、水生植物、珍稀瀕危植物園區和國內最大的植物標本館,為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另一處在香山路北側,隸屬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以植物觀賞及旅遊觀光為主,俗稱“北植”,建有樹木園、宿根花卉園、月季園、牡丹園等。其所轄地域的南部曾為清代健銳營正白旗營地,據傳曹雪芹晚年曾居住於此。北部有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的“兜率寺”,內有元代“冶銅五十萬斤鑄釋迦牟尼臥像”,清雍正十年重修後,賜名“十方普覺寺”,俗稱“臥佛寺”。
香山站位於香山腳下 香山最高峰的山頂上有兩塊巨大的岩石,形如香爐,名“香爐山”,簡稱“香山”。據史料記載,明朝香山曾有杏樹十萬株,開花時節十里飄香,明代《帝京景物略》稱:“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而杏花天,十里一紅白,遊人鼻無他薄,經蕊紅飛白之旬。”明朝王衡稱:“杏樹可十萬株,此香山之第一勝處也。” 另外還有個說法,釋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羅衛國都城,附近有座香山,釋迦牟尼在世時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後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故《華嚴經》在排列閻浮提十大名山時,香山僅次於須彌山(即雪山,今喜馬拉雅山)名列第二,成為佛教名山。自佛教傳入中國,“香山”之名也來到我國,多將建有佛教寺廟的高山稱為“香山”,北京香山只是其中的一座。2012年香山被世界名山協會授予“世界名山”的稱號,至此成為世界第24座名山。
參考資料:

運營情況

運營時刻

截至2017年12月底,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運行時間為每日7點至17點,運行區間為巴溝站到萬安站,途經頤和園西門和茶棚站(共4站),單程約為6.1公里,每日組織4列車上線試運行,早上7點到晚5點,間隔12到15分鐘,運行速度約為18.3公里/小時,全程約30分鐘。

截至2018年3月,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巴溝站首車時間5點30分,末車時間22點30分 ;香山站首車時間6點,末車時間23點。線路配車31部,高峰發車間隔為10分鐘,平峰發車間隔為12分鐘,單程平均時間32分鐘。

客運流量

2018年3月21日至5月1日北京植物園桃花節期間,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累計運送乘客820141人次,周末及節假日運送乘客468421人次。4月30日為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客流最高日,全日進站量為54367次,出站量為52543次。

2018年中秋,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共運送乘客11.3萬人次,日均約3.7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4.2萬人次。

2018年國慶期間,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共運送乘客30萬人次,10月3日單日進站乘客達到5.69萬人次,刷新了最高記錄。

設施設備

車輛設施

西郊線列車 西郊線列車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採用100%地低地板列車,由5個模組鉸接組成,車長32.35米,車輛定員300人,車輛內共設定座椅58個。車門位於車輛的兩側,每側設定2個單扇門和4個雙扇門,以滿足雙向性和特定的車站配置。地面距車輛地板僅有35厘米的高度,採用大玻璃窗設計。

運行設施

根據景觀設計的要求,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全線進行綠化或鋪面,槽型軌在鋼軌上實現輪緣槽的設定,可最大限度的實現綠化和鋪面面積,取得良好景觀效果。同時,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小半徑曲線較多,在小半徑曲線地段,槽型軌能起到護軌的作用,防止車輛獨立輪脫軌,且可減小鋼軌磨耗。

主要工程

西郊線 西郊線

由於環境要求高,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在可行性研究階段便引入景觀設計,通過對周圍環境、城市規劃、文物保護的分析研究後,對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的線路敷設方式,供電方式,節點空間的營造提出要求,最終使其與周圍環境能夠形成有機整體。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在香山環島東側將進入地下,經過對地下施工現場進行空氣檢測,可燃氣體是正常標準的1000多倍。一旦電焊等設備濺出一絲火花,都會有爆炸風險。後歷經3個月確定施工方案:先像礦山施工一樣加大通風設施,讓可燃氣體迅速排出地下隧道,濃度達不到爆炸下限;接著將閘箱等各類用電設備換成防爆性能更好的裝備;甚至在開挖前,採用更環保的水基型滅火器噴灑,既在土層上形成一層臨時保護膜,又防止了對周邊土體的二次污染。

文化特色

西郊線列車 西郊線列車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沿線穿行的區域為中國歷史著名的“三山五園”地區,即皇家行宮苑囿區;沿線征地充分考慮了景觀綠化的需要,喬木、灌木、草皮相結合,把“有軌電車”這個現代景觀植入到“三山五園”地區整體環境中。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沿途六個站台的設計風格在保持中國風的基礎上又與捷運站台有很大區別,比起捷運站造型各異,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站台則弱化了建築物的設計感。車站裝修、供電接觸網桿及路燈等方案多採用新中式風格,還能看到萬字紋、華表、宮燈等傳統文化符號。設計既體現了時代特色,與周邊環境結合又不突兀。

故障事件

1月1日下午12:51分左右,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XJ003號車到香山站後,發生車輛故障,初步修復後,需從香山空車返回巴溝站,14:36分該車在駛離香山站過程中,在香山站前交渡區發生空車掉道,造成植物園到香山路段運營受到影響。[3]西郊線調度指揮中心立即採取措施,改發由巴溝至萬安站區間車。事故發生後,香山站台立刻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進行車輛救援,一方面由公車進行接駁。為確保故障徹底排除,2日上午,西郊線採取發巴溝至植物園區間的運營方式。植物園至香山路段由公車接駁運行。 截至2018年3月1日,西郊線香山站已恢復運營。

價值意義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是連線北京市主城區和香山風景區的一條以旅遊、休閒、觀光為目的的現代有軌電車線路,被稱為“最美”西郊線。 (千龍網 評)

北京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沿途經過香山、植物園等熱門旅遊區域,為市民提供了綠色出行新選擇,緩解了香山地區的擁堵情況。 (北京青年網 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