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

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

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坐落於京東大運河畔。學校前身為1984年建立的通縣新城東里中學,1991年遷現址更名為運河中學。經學校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員工努力拚搏、艱苦創業,運河中學不斷發展壯大,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03年躋身於北京市示範高中行列。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坐落於京東大運河畔。學校建成於1991年,2003年躋身於北京市示範性高中行列。學校占地面積70餘畝,建有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電教綜合樓,學生宿舍樓、學生公寓和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等基礎設施。校園內廣播、電視、電話和計算機網路,把各教室、辦公室、教研組和年級組聯為一體。教學環境舒適典雅,設施完備,交通便利。是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北京市校本教研示範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

理念

學校秉承“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辦學宗旨,明確提出“依法治校,規範辦學,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辦學指導思想,並以“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為校訓,努力開展多項教育改革,對不同道趣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類教學,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均得到發展。學校多項教育科研成果受到市區級表彰,教育教學質量得到社會普遍認可。

師資

運河中學是一所完全中學,現有42個教學班,學生2200餘人,教職工221人。有市級骨幹教師6名,區級名校長1名,區級名師4名,區級骨幹教師33名;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67名;有15名教育碩士任教,並有63名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師資隊伍敬業精神強,業務素質高,教學效果好。連續七年高考上線率穩定在95%以上,重點大學錄取率穩定在40%以上,大學本科上線率在80%以上,每年都有一批學生以優異成績考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全國重點名牌大學。

特色

學校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對各類學生的培養,每年以數萬元專款獎勵各類優秀學生,特別是高一年級優秀新生。鼓勵學生學有進步、學有專長、脫穎而出。學校田徑運動隊有專職教練負責練習,每年招收體育特永生12名。體育特永生在校經過三年學習、練習之後,一般都被大學錄取。學校合唱隊、舞蹈隊、器樂隊都有高水平教師指導,合唱隊連續幾年獲北京市合唱節比賽一、二等獎。
學校長期致力於新教育思想的構建,在後示範校建設過程中,堅持內涵式發展,走特色強校之路,在廣大教職工中提倡:樹立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品牌意識、改革創新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廉潔自律意識;提倡每位教師都要走自主專業發展道路,在課程改革中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在教育科研和教學治理上,不斷強化科學治理,使學校形成了“教育思想新,教研氣氛濃,教學質量高”的辦學格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初見成效。學校不斷拓展優質教育資源,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帶動區域教育發展。

組織機構

黨總支書記、校長:
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
黨總支委員、教學副校長:
黨總支委員、教學副校長:
黨總支委員、工會主席、副校長:
校長助理、政教處主任:
辦公室主任:
教科研處主任:
政教處副主任:
教務主任:
教務副主任:
教務副主任:
課程資源處主任:
課程資源副處主任:
總務處主任:
共青團總支書記:
張佳春--學校黨政全面工作。
陳克強--主管學校德育工作,深入高一、高二年級。
張瑞明--主管學校教學工作,分管學校教務處工作,分管國中部教學。
張學芳--主管學校教學工作,分管課程、教科研和高三年級工作。
張啟旺--主管學校後勤總務工作、工會工作。
彭玉光--學校德育工作。
費加利--學校黨政辦公室工作,人事管理工作。
張金英--分管學校教科研工作
馮桂榮--分管學校德育工作。
李衛東--學校教務管理工作,主管高三年級工作。
李濤--分管學校教務管理工作,主管高二年級工作。
郭振艷--協助張瑞明副校長主管初三年級畢業班工作。
宋勝利--主管課程改革工作,主管高一年級工作。
張之興--分管課程改革。
孟旭東--學校總務後勤工作
代維--負責學生團支部、教工團支部、宣傳工作
黨總支書記:
黨總支副書記:
黨總支委員:
工會主席:
工會委員:
共青團總支書記:
張佳春--學校黨政全面工作
陳克強--總支黨務工作,組織工作
張瑞明--總支宣傳工作
張啟旺--總支統戰工作
張啟旺--學校工會工作
張之興--工會財經工作
曹岐生--負責工會文體工作
馮桂榮--負責工會女工工作
李濤--負責工會組織工作
劉穎--負責工會學習工作
代維--負責學生團支部、教工團支部、宣傳工作

校刊

《運河苑》是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校刊。
《運河苑》在黨總支和校長領導下,反映校長的辦學思想,反映運河中學的發展情況。
《運河苑》是學校黨政工團、各部門各處室交流經驗的場所;是教師發表教育、教學觀點和交流教育、教學經驗的陣地;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發表學生習作的園地;是聯繫學校和家長工作的橋樑;是獲取最新教育信息、傳達最先進教育思想的媒體。
《運河苑》有相對固定的欄目,如《理論探索》、《德育工作》、《教學研究》、《習作擷英》、《升旗致辭》、《要聞記事》、《教育採風》等;也有臨時編輯的欄目,如《教研組工作》、《電化教育》、《初為人師》、《學法指導》、《心理健康》、《素質教育》、《成才篇》等。
《運河苑》為季刊,每逢3、6、9、12月出版,歡迎校內外人士踴躍投稿。

學校榮譽

檔號 類別 名稱 頒發單位 接受單位 頒發或形成時間 歸檔時間 保管期限 備註
1 獎盃 通州區第二屆教職工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 通州區教委、通州區教育工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2 獎盃 通州區第二屆教職工運動會男子團體總分第二名 通州區教委、通州區教育工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3 獎盃 通州區第二屆教職工運動會女子團體總分第二名 通州區教委、通州區教育工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4 獎盃 玉橋街道第三屆社區運動會團體冠軍 通州區玉橋街道組委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5 證書 榮獲玉橋街道第三屆社區運動會男子4x100米接力第一名 通州區玉橋街道組委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6 證書 榮獲玉橋街道第三屆社區運動會女子4x100米接力第一名 通州區玉橋街道組委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7 證書 榮獲玉橋街道第三屆社區運動會拔河比賽第三名 通州區玉橋街道組委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8 獎盃 2003年通州區中國小田經運動會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二名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9 獎狀 2004年通州區中國小田經運動會開幕式優秀表演獎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3.10 2003.10    
10 獎狀 2003年通州區中小學生冬季長跑比賽高中女子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3.12 2003.12    
11 獎狀 2004年通州區中小學生冬季長跑比賽高中男子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3.12 2003.12    
12 獎牌 通州區2003年度體育先進校 通州區體育局 運河中學 2004.3 2004.3    
13 獎牌 通州區2004年中小學生足球比賽高中男子組第二名 通州區體育局、教委、體育總會、足球協會 運河中學 2004.7 2004.9    
14 獎盃 通州區玉橋街道第四屆社區運動會團體冠軍 通州區玉橋街道辦事處 運河中學 2004.9 2004.9    
15 獎狀 玉橋街道第四屆社區運動會男子組4x100米接力第一名 通州區玉橋街道辦事處 運河中學 2004.9 2004.9    
16 獎狀 玉橋街道第四屆社區運動會女子組4x100米接力第一名 通州區玉橋街道辦事處 運河中學 2004.9
2004.9    
17 獎盃 通州區2004中國小田徑運動會高中組第一名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4.10 2004.10    
18 證書 榮獲2004年北京市中國小田徑運動會突出貢獻獎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4.10 2004.10    
19 證書 榮獲通州區2004年中國小田徑運動會優秀表演獎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4.10 2004.10    
20 獎牌、證書 2004年北京市中國小百所課間操優秀學校 北京市教委 運河中學 2004.12 2004.12    
21 證書 2004年通州區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 通州區教育委員會 運河中學 2004.12 2004.12    
22 獎盃 2005年迎奧運“多威杯”北京市中小學生長跑比賽男子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三名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 運河中學 2005.5 2005.5    
23 獎盃 2005年迎奧運“多威杯”北京市中小學生長跑比賽女子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二名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 運河中學 2005.5 2005.5    
24 獎盃 通州區第三屆教職工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 通州區教委、通州區教工委 運河中學 2005.9 2005.9    
25 獎盃 通州區第三屆教職工運動會男子團體總分第二名 通州區教委、通州區教工委 運河中學 2005.9 2005.9    
26 獎盃 通州區第三屆教職工運動會女子團體總分第二名 通州區教委、通州區教工委 運河中學 2005.9 2005.9    
27 獎盃 通州區玉橋街道第五屆社區運動會季軍 通州區玉橋街道辦事處 運河中學 2005.9 2005.9    
28 證書 在第三屆教職工運動會入場式中被評為先進單位 通州區教委、通州區教工委 運河中學 2005.9 2005.9    
29 獎盃 2004年北京市田經傳統小校比賽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三名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 運河中學 2004.10 2005.12    
30 獎盃 2005年北京市田經傳統小校比賽高中女子組第四名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 運河中學 2004.10 2005.12    
31 獎狀 在2005年通州區中國小長跑比賽中榮獲高中女子組第一名 通州區教委 運河中學 2005.12 2005.12    
32 獎狀 在2005年通州區中國小長跑比賽中榮獲高中男子組第一名 通州區教委 運河中學 2005.12 2005.12    
33 獎狀 在2005年通州區中國小足球比賽中榮獲高中男子組第一名 通州區教委 運河中學 2005.12 2005.12    
34 獎狀 在2005年通州區中國小藍球比賽中榮獲高中男子組第一名 通州區教委 運河中學

大事記

1999年大事記
1999年3月11日,學校決定對校辦企業進行清理整頓。
1999年4月12日,本校參加天安門國慶遊行紅旗方隊開始組建。
1999年6月10日,本校參加“九五”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工作體系”子課題活動
1999年6月14日,本校結業及在讀研究生課程的教師達31名。
1999年9月30日,本校決定12名青年教師為低職高聘教師。
1999年9月28日,本校頒布實行《教師輔導學生參賽獲獎、發表論文的獎勵辦法》。
1999年11月5日,本校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首都先進少年軍校”。
1999年12月15日,學校為各教研組、年級組各科室配備微機。
1999年12月26日,校刊《運河苑》創刊號出版。
2000年大事記
2000年1月29-31日,本校召開教育教學研討會,全面貫徹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精神。
2000年2月16日,本校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建成投入使用。
2000年3月8日,本校成立電教教研實驗小組。
2000年3月20日,本校開始舉辦中年教師優秀課展示活動。
2000年4月13日,本校被市愛衛會評為1999年度北京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
2000年6月21日,本校首批通過了市區電教館'北京市普教系統電化教育優類校'複查驗收並市教
111委頒發的銅牌。
2000年9月7日,校領導張佳春等到陸航學院祝賀教師節受到熱烈歡迎。
2000年10月9日,正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習進修的十名貧困省區中學校長分兩批來校參觀學習
2000年11月10日,區教育局發給我校“全面發展,辦有特色“銅牌。
2001年大事記
2001年1月11日,教育局辦公室發布2000年信息報導情況通報,我校選送的信息篇居全區中學首位
2001年1月11日,張佳春校長、商文慶副校長到陸航局與該市領導會商新的一年軍校共建工作。
2001年2月16日,在教育局大會上,我校榮獲多項體育獎勵。
2001年3月13日,市教工委夏強副書記、張學宜處長在區教育局宋京璋局長陪同下來校考察。
2001年3月20日,區教育局宋京璋局長、趙永壽副局長等領導來校演示審辦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工作
2001年4月29日,通州區國稅局在本校高一學生中舉辦稅法知識競賽
2001年6月26日,在通州會堂召開的區普教系統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上,我校張佳春、張學芳、許華清榮獲優你秀黨員光榮稱號。
2001年9月4日,運河中學建校十周年暨慶祝教師節大會在階梯教室舉行。
2001年10月24日,本校教學校園網建設開發開始施工布線,共投資65.5萬元,由科利華公司投資。
2001年10月24日,本校教師參加了由局工會舉辦的英語教師演講比賽,分獲一、二、三等獎。
2002年大事記
【日本伊那市議會代表團來校參觀】1月25日,日本國長野縣伊那市議會代表團一行8人在議長御子柴龍一先生率領下到校參觀並帶來伊那中學的良好祝願。日本客人聽取了校領導的情況介紹並參觀了電教設施和學生文體活動。這是十年來伊那市第二次派員來校參觀訪問。
【四屆一次教代會召開】2月四屆一次教代會召開,張佳春校長做普調工資的報告,並展望了新學年工作
【教師節慶祝大會】恰逢第18個教師節之際,運河中學召開了慶祝教師節暨2002年畢業班工作總結大會。會上張佳春校長做了“加快運河中學示範高中校建設,讓全區人民滿意”的講話。區委副書記李章澤博士做了講話:他首先向全校師生祝賀節日,對運河中學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運河中學的發展提出了希望。
【市級教科研課題開題】 3月30日,運河中學“十五”市級教科研課題開題大會在本校階梯教室舉行。本校的教科研課題是《以校為本,在師生互動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研究》。市、區教研部門專家到會指導。會後,學校各教研組分列了《高中語文自讀課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師生互動中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研究》等18個子課題開展實踐與研究。
【教育系統健美操比賽】5月17日,通州區第一屆教育系統健美操比賽在潞河中學潞友樓進行。我校代表隊在此次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第二名學生預備黨員】原高三(8)班的學生管洪恩品學兼優,在高一學習時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全體黨員的審核,管洪恩被批准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這是自1997年以來我校發展的第二名學生黨員。
【全員學生參與評教】2002年5月,全體學生參與對任課教師進行評價。在統一的時間裡,全校5個年級的學生為所任課的教師進行了考評。絕大多數學生態度認真,考評結果較客觀地反映出教師的真實情況,有利於今後教師的工作。
【高考錄取再創佳績】運河中學高考錄取成績較上年又有較大提高,大專以上院校上線率達94.8%,第一批重點院校上線率43%,其中10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創本校新高。
【運動場二期工程完工】9月,運河中學大操場二期改造工程完工。此次改造投資160萬元,工期一個月,主要是在一期完成400米塑膠環形跑道的基礎上鋪設了中心運動場10,000平方米人工草坪,增加了運動設施,提升了運動場的使用功能。
2003年大事記
為了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2003年元月3日,我校邀請了《班主任》雜誌社主編王寶祥教授來校做“師德建設與學校德育”專題講座。王教授就“中國教育的特點和面臨的挑戰”以及“新時期的師德建設”為與會教師傳授了新的理念。司空分署街國小、梨園中學、成教中心中專部、三中、六中、潞州中學、玉橋中學等兄弟學校的幹部教師57人應邀參加了這次講座。
2003年3月1日我校召開了“以校為本,在師生互動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研究”課題匯報會。這次大會得到了市區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市規劃辦主任耿申、區教委副主任張紹武、督導室副主任劉淑華、教育學會會長楊永葆、教師進修學校校長肖寶軍參加了會議。總課題組長張佳春校長代表總課題組,總結匯報了“以校為本,在師生互動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研究”課題研究情況。劉穎、於永茂、張學芳、王雪、崔潤森等課題組分別匯報和展示了他們課題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總課題組執行組長張志匯報了課題研究思路和研究情況。市規劃辦耿主任、區教委張紹武副主任做了講話,他們對我校課題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對今後課題研究的方向給予了的指導。
新疆地震災情牽動著我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學校黨總支、工會的帶領下,2003年3月11日全校教職工為新疆地震災區捐贈了4350元棉被、棉褥,以支援災區抗震救災。
積極推動新課程改革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為檢驗課改和課外活動取得的效果,2003年3月12日下午,我校在區教委中教科的大力支持下,組織了運河中學“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會”,同時邀請了區教師進修學校領導和教研員光臨指導。區教委及各兄弟高中校40多位來賓到會。
防“非典”,非常時期,非常舉措。2003年4月7日,我校召開中層以上幹部會議,研究部署預防“非典”的各項緊急措施,會議決定成立以張佳春校長為組長的“非典”預防控制小組和以彭玉光主任為組長的“非典”防控辦公室。為了預防“非典”,學校為教工發放了洗手液、消毒液,學校各處室、教室進行消毒。4月15日召開全校教師大會,通報“非典”疫情,張佳春校長強調:當前“非典”形勢嚴峻,全校教職員工要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的精神做好防護工作,採取措施,為學生增加洗手設施,教室、辦公室、宿舍要做到消毒、通風。4月17日,學校再次召開緊急會議,傳達市區教委緊急會議精神,根據市區教委會議精神,學校領導班子做出決定: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調整教學計畫,將預防“非典”作為當前第一任務做細、做實。建立全校師生疫情報告制度,黨總支發出了《關於做好“非典”預防的緊急通知》。
2004年大事記
★2004年1月16日,我校召開了2003—2004學年度第一學期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對優秀教育工作者、教科研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張佳春校長總結了一年的工作,並傳達了通州區第三屆黨代會、第三屆人代會會議精神;根據通州地區未來的發展趨勢,張校長勉勵大家要繼續發揚“崇尚卓越,爭創一流”的工作精神,鞏固和發展示範高中校建設取得成果,把握機遇、再次迎接挑戰。宋兆良副校長匯報了2003年學校財務決算情況。商文慶副校長總結分析了“學生評教”情況。
★2004年1月16日,運河中學召開了“反思教育習慣,深化尊重教育”教科研成果交流會,會上表彰了教科研先進課題組組長、教科研先進個人。李迎春等六位教師進行了成果展示及專題發言。教師進修學校張志老師布置了下學期課題研究計畫。
2004年1月28日(正月初七),運河中學召開了中層以上幹部新學期工作研討會。各部門領導針對本部門及學校的情況,提出了新學期的工作構想。張佳春校長總結了大家的發言,對有利於運河中學發展的幾個問題進行了重點講評。張校長要求大家要提高認識,緊緊抓住通州區經濟發展的機遇,進一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把運河中學做大做強,為通州教育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004年1月7日,校黨總支、校工會邀請本校五十多位退休教師來校參加迎春茶話會。張佳春校長在會上匯報了學校創建市級示範高中校的主要工作情況。退休老教師即席發言,並興致勃勃地參觀了學校新建的綜合實驗樓等設施。
2004年1月11日,北京市教委基教處張世佐副處長等在區教委副主任張紹武陪同下,來我校檢查指導安全工作。
2004年2月9日,運河中學召開了安全工作會議。會後,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對學校各部門安全工作進行了聯合檢查。
2004年2月12日,通州區教委工會在我校召開全區青年教師師德報告會。教育專家梅汝莉作了專題講座。來自全區各中學的700多名青年教師到會。
★2月13日,北京市通州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任命張佳春校長為通州區人大常委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工作委員會委員。
★2月20日,通州區中學第一屆“春華杯”課堂教學評優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在我校第一報告廳舉行。區教委主任宋京璋、副主任張紹武、孫玉啟等領導到會並為獲獎教師頒獎。本校高中歷史教師李濤、生物教師張秀梅獲“春華杯”獎,高中語文教師朱姝、地理教師李靜、國中化學教師李紅獲“春華杯”優秀獎,高中英語教師李迎春、數學教師葉雪鈞獲“春華杯”表揚獎。
★2月29日至3月5日,北師大燕山附中和大興區黃村二中校領導來本校參觀考察“高中示範校”建設情況,張佳春校長向客人介紹了我校創建工作。
★3月1日,我校邀請清華附中心理室主任陳紀英老師為高三(10)班上了一節“調節情緒”心理活動展示課。來自全區中學的德育幹部、教師及我校各班班主任觀摩了這次活動課。展示課為開展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提供了借鑑。
★3月9日至10日,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專家與區進校教研員對我校進行了教學視導。專家們分10個學科視導,聽課共44節。依據《北京市中國小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和《課程標準》,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專家對44節進行了評價:A級課26節,B級課18節。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專家與區進校教研員對我校多年來抓師資隊伍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
2005年大事記
■2005.1.4
本校獲市教委“2004年北京市中國小百所課間操優秀校”;“通州區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校”;“通州區2004年中國小冬季長跑比賽高中男子組第一名、高中女子組第一名”。
■2005.1.9
為回響學校黨、政、工、團號召,全校師生向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19081元。
■2005.1.14
市教委認定我校6名教師為北京市中學骨幹教師,他們是;聶玉英、張學芳、王雪、費加利、張啟來、楊瑞華
■2005.1.20
本校黨總支被區教工委評為2004年度優秀黨支部。張佳春校長榮獲2004年度優秀黨支部書記、被聘為通州區教育系統領導幹部培訓兼職教師。
本校被評為區教育系統信息工作優秀單位,陳克強為支持信息工作好領導,馮桂榮為優秀信息員。
■2005.1.21
下午,全校教工大會。一、表彰2004年度本校優秀教育工作者(10名):王汝彬、張學芳、黃桂芬、孟旭東、李厚田、林江喜、許華清、胡鳳朝、孟凡榮、周健。二、表彰2004年度本校教科研積極分子(15名):李迎春、崔潤森、於永茂、李濤、王明月、李金坡、李雲鵬、畢玉讓、康樹青、藺海霞、李秋菊、楊文海、王雪、楊鳳軍、陳玉福。三、布置寒假工作。四、全員評議領導班子及中層以上幹部。
■2005.1.22-2.18
放寒假。
■2005.2.17
上午,全體教師大會。一、張瑞明教務主任宣講本學期工作計畫。二、張佳春校長講五點意見:1.關於加強幹部、教師隊伍思想建設;2.關於抓緊抓好畢業班工作;3.關於課程改革;4.關於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新提法;5.關於為教工代購住房的意向。大會以後,各處室各年級組分組討論了工作計畫和張校長講話。
近期出版的《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第2期刊登了張佳春校長《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和諧共建示範高中》一文。
■2005.2.18
通州區中學班主任培訓表彰大會在我校第一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區各中學的領導及班主任600多人到會。大會表彰了區級優秀班主任,我校受到表彰的有卞其其、張敏、宋勝利、李紅、李長紅等5人。
■2005.2.23
下午,區教委副主任張紹武、人事科長賈如海來校檢查指導工作。
■2005.3.1
日前,張佳春校長分獲區委、區政府授予的“通州區計畫生育先進工作者”和區檔案局授予的“支持檔案工作好領導”稱號。黃桂芬老師獲“先進檔案員”。
2006年大事記
■2006年1月5日至6日
本校舉行高中會考。
■2006年1月10日
日前,在通州區政府舉行的“通州區首屆教育教學成果獎”總結表彰大會上,我校有三項教育教學成果獎得一等獎,
八項獲得二等獎,三項獲三等獎。運河中學獲通州區首屆優秀教育教學成果評選組織獎。獲獎論文及名單如下:
張佳春、張志《以校為本,在師生互動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研究報告》獲一等獎。
於永茂、曹新利《用網路資源庫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報告》獲一等獎。
李濤《高中歷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獲一等獎。
陳克強《運河中學對尊重教育的探究》獲二等獎。
張學芳《層次目標教學初探》獲二等獎。
代維《高中生網路行為及調查報告》獲二等獎。
代維《課堂回答問題行為心理淺析》獲二等獎。
李迎春《探索高中學生主動進行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報告》獲二等獎。
李亞寧、韓振民《開設化學課前實驗課,做好教學輔助工作研究報告》獲二等獎。
吳艷華《中學生信息能力評價標準研究》獲二等獎。
李長紅《套用網路資源最佳化英語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幾點體會》獲三等獎。
李長紅《用心營造健康的精神家園》獲三等獎。
劉穎《高二語文自讀課文研究性學習實踐與思考》獲三等獎
■2006年1月12日
下午,《北京教育》編輯部一行6人來校參觀。客人們聽取了張佳春校長工作匯報並與師生座談。
■2006年1月17日
在區教工委、區教委、區教育工會聯合召開的表彰大會上,本校榮獲2005年優秀黨支部、先進職工之家、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光榮稱號。張佳春校長榮獲優秀黨支部書記稱號。
■2006年1月20日
下午,全體教師大會。大會由陳克強副校長主持。會上首先由校長助理、教務主任張瑞明宣布我校在通州區優秀教育教學成果大會上獲獎名單,學校教科研積極分子名單、“十五”校級子課題結題名單。學校領導為教科研積極分子頒發了證書和獎金。教科研積極分子代表李迎春、郭海傑、王鳳明老師在大會上分別介紹了參加“十五”科研課題研究的收穫體會和“十一五”課題研究計畫。商文慶副校長代表學校作了“十五”科研工作總結。教科研處張淑華主任作了“十一五”科研課題申報動員。張佳春校長作了總結髮言。
大會表彰了2005年度教科研積極分子李亞寧、王鳳明、吳艷華、卞其其、董元芳、張敏、李長紅、畢士梅、周杰南、曹紅軍、郭海傑和2005年度優秀教育工作者周健、崔潤森、馮秀芬、杜海燕、楊雪玲、楊永安、劉凌、胡全榮、張啟旺、代維。
■2006年1月21日
放寒假。其間,1月23日至27日,學校組織骨幹教師赴海南休假、研修。
2006年2月5日
上午,全體教工大會。商文慶副校長傳達學校學期工作計畫。張佳春校長講話。
■2006年2月17日
學校召開運河中學教育發展促進會代表大會。30名代表到會。區民政局、區教委領導參加了會議。大會聽取了張佳春校長所作的教促會工作報告。大會選舉了新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張佳春任理事長,費加利任監事長。
■2006年2月23日
上午,區教委主任宋京璋一行來校視察教育教學工作。
■2006年3月6日
本校教師張學芳榮獲北京市總工會頒發的“首都巾幗之星”和市婦聯、市人事局、市總工會頒發的“三八”紅旗手獎章。
本校校刊《運河苑》第26期印刷完成。
■2006年3月7日
本校高二(4)班榮獲市團委頒發的“五四”紅旗團支部獎狀
■2006年3月8日
晚,學校工會在卡拉OK廳舉行慶“三八”聯歡會,校領導與本校女教工一起參加了聯歡活動。
■2006年3月9日
最新出版的《北京教育》2006年第3期刊登了該報記者撰寫的介紹我校發展近況的文章《讓“以人為本”的春雨灑滿整個校園》。
■2006年3月14日-25日
陳克強副校長隨北京市疾控中心控煙協會代表團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參加了培訓班學習活動
2007年大事記
■2007.1.4
本校被市教委評為北京市中國小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列》優秀校。
■2007.1.16
下午,區教委法制安全科石科長一行五人來校檢查冬季安全工作.檢查組聽取了我校安全工作自查報告,檢查了學生宿舍、大廚房等重點部門,查閱了本校安全檔案。
■2007.1.16
通州區“十一五”教科研課題發布會在我校階梯教室舉行。市教育科學規劃辦主任耿申等領導到會。大會由區教委副主任張立芳主持。區教委副主任李少傑宣布了通州區“十一五”教科研重點課題、規劃課題名單。張佳春校長在會上發言。區教委副主任張紹武總結講話。
■2007.1.18
本校與潞洲中學幫學對口校簽字儀式在宋莊鎮人民政府隆重舉行。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孫玉啟、區教委副主任張紹武、宋莊鎮黨委書記胡介報等領導出席簽字儀式。
■2007.1.26
下午,全體教工大會。大會表彰了2006年度優秀教育工作者(10名):崔潤森、宋淑琦、許華清、卜愛愛、范鐵軍、張乃文、張妍、劉玉春、劉家政、彭玉光;表彰了2006年度教科研積極分子(11名):張學芳、馬淑傑、王鳳明、王雪、李長紅、王明月、卞其其、王玉春、翁先海、王京滔、畢玉讓。馬淑傑等五位教師演示了各自擔當課題的主要內容。張佳春校長講話,強調運河中學面臨的新形勢並提出對今後工作的戰略思考。會上,全體教工還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議了領導班子和全體職員。宋兆良副校長就2006年財務決算情況作了說明。
■2007.1.27-2.26放寒假。
■2007.2.25
上午,新學期首次全體教工大會。費加利主任宣讀了學校本學期工作計畫要點。張佳春校長在講話中再次強調運河中學必須堅持內涵式發展,走特色強校之路。張校長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品牌意識、改革創新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每個人都必須走自主專業發展道路,在改革中不斷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2007.2.26
學校為一線教師每人配備一台電腦,共150台發放到位。
同日,區教委張紹武副主任來校現場辦公
■2007.3.1
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孫玉啟一行三人來校檢查督導。
■2007.3.7
本校獲北京市人事局頒發的“北京市繼續教育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07.3.8
下午,校工會在階梯教室舉行“慶三八”表彰大會。校領導張佳春、陳克強、宋兆良到會。大會表彰了十五位“三八紅旗手”,他們是:張學芳、吳艷華(以上局級)、秦麗娟、卞其其、杜海燕、陳秀玲、李秋菊、畢士梅、李紅、曹紅軍、馮秀芬、周健、劉穎、張妍、林江喜。
晚,工會舉行“慶三八”聯歡會,校領導出席。
■2007.3.13
校刊《運河苑》第30期出版印製完成。
本校獲北京市水務局頒“節水型單位”獎牌
■2007.3.15-16
全區高級中學學生體育會考在本校大操場舉行。
■2007.3.19
本校被區教委評為“十五”繼續教育先進單位。
■2007.3.22
在日前舉行的通州區中學第二屆“秋實杯”教學競賽中,我校張金鳳、李長紅獲秋實杯;李靜、曹紅軍、張金英、吳艷華、畢士梅、張麗軍陳偉、張瑞蘭、於國平、張敏、卞其其等11人獲優秀獎。
■2007.3.26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本校舉行了多項安全教育活動。
同日,學校在大操場舉行“迎奧運500天英語百句活動”。陳克強副校長主持活動並講話。
同日,本校獲區委、區政府頒發的2006年度人口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張佳春校長獲2006年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個人。

北京市通州區中學一覽

北京潞河文化培訓中心 | 北京市通州區北關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北苑學校 | 北京市通州區第二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第六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第三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第四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新華學校 | 北京市通州區玉橋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運河中學| 北京市民革逸仙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梨園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龍旺莊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宋莊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姚村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大杜社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陸辛莊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牛堡屯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渠頭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小務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於家務民族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西集中學| 北京市通州區肖林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甘棠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郎府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漷縣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次渠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侯黃莊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覓子店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李二泗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柴廠屯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台湖中學 | 通州區民辦敬業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胡各莊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南劉中學 | 北京市私立樹人學校 | 北京市通州區翟里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草寺中學 | 北京中加學校陶情中學 | 北京市國際藝術學校第二中學 | 北京市紡織工業學校 | 北京通州區時代中學 | 北京市通州區的中華商科學校 | 北京市中醫學校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