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豐收節

當地農民在過節的當日,家裡有外出打工的子女都必須回來過節,出嫁女也會帶著女婿和孩子一起前來過節。 村民還喜歡帶朋友一起回來過節,哪家的人回來得齊、來的朋友多,就證明那一家人最團結、和睦、人緣好,交際能力強。 舉行這種節慶活動對於擴大內需、增加消費、活躍市場,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作用。

概述

在廣東省化州市北部地區,每到收成季節,一些中國小都會放假,讓學生回家幫忙收割,俗稱“農忙假”。那務、中垌、播揚等鎮的農村每年秋收完畢後都有個習俗——就是選一個日子做“禾了社”,即豐收節,當地人稱“收禾了”,為化北所特有。一般都是根據農曆過節。
當地農民在過節的當日,家裡有外出打工的子女都必須回來過節,出嫁女也會帶著女婿和孩子一起前來過節。村民還喜歡帶朋友一起回來過節,哪家的人回來得齊、來的朋友多,就證明那一家人最團結、和睦、人緣好,交際能力強。家家戶戶都要宰雞殺鴨、備辦酒席,做糯米籺。此時正處在秋收後農閒時,不用通知,客人都自然前來歡聚,即使是路過的陌生人,也可以入屋參加宴席。生活富裕的、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家庭通常會大辦幾十桌,生活一般的家庭也辦幾桌。人們一邊品嘗美味佳肴,一邊談論稻穀收成的情況,大家都沉浸在一片豐收的喜悅之中。離去時,主人還給每個客人包上一些雞肉或扣肉帶回家,讓家人分享豐收的喜悅。 有些村莊還舉行祭祀活動,邀請木偶戲、地方戲班過來助興,過得相當隆重,非常熱鬧,例如那務鎮的六村,每逢這天都會在天官廟的廣場舉行木偶戲演出。
農村的“收禾了”慶祝活動,由來已久,早在明末清初就有這些活動。原來舉行這些活動的本意就是農民在秋收完之後,慶祝風調雨順,稻穀生產取得豐收,祈求下一年取得更大豐收,生活越來越好,同時,當地農民也利用這種方式來加強與親朋戚友的來往、溝通和聯絡感情。 在21世紀的今天,這種節慶活動將變得更加歡快喜慶,豐富多彩,並將持久延續發展,經久不衰。舉行這種節慶活動對於擴大內需、增加消費、活躍市場,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作用。

日期

十月初十:那務鎮六村村委會六村、平山坡村,上埌村委會上埌村、秧地龍村、拱橋頭村,高華村委會高華村,大旺垌村委會坡頂村十月十八:中垌鎮蘭山番昌大水坑村
十月廿六:那務鎮六村村委會現子垌村
十一月初九:那務鎮六村村委會龍善塘村
十一月初十:那務鎮南子地村委會那雞村十一月十五:那務鎮水明村委會良埇村
十一月廿三:那務鎮壺垌村委會壺垌村、坡頂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