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讀書

原文

①[原文]頃歲②,孫莘老③識歐陽文忠公④,嘗⑤乘間⑥從,以文字問之。云:“無他術⑦,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⑧。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⑨。疵病⑩不必待人指摘⑪,多作自能見之。”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漁隱⑫曰:舊說梅聖俞⑬日課⑭一詩,寒暑未嘗易也。聖俞詩名滿世,蓋身試此說之效⑮耳⑯。

注釋

①本文選自宋人魏慶之《詩人玉屑》。
②頃歲:近年來
③孫莘(xin{一聲})老:孫覺,字莘老
④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死後諡號文忠,公是尊稱(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
⑤嘗:曾經
⑥乘間:乘機
⑦術:方法
⑧工:精,妙
⑨至者:成功的事
⑩疵病:毛病
⑪指摘:指出過錯。
⑫苕溪漁隱:即胡仔,宋代作家
⑬梅聖俞:即堯臣,北宋著名詩人
⑭效:應驗
⑮課:這裡指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
⑯耳:表示肯定

譯文

近年來,孫莘老結識了歐陽修,曾乘機拿寫文章的事向他請教。歐陽修說:“沒有別的方法,只有勤奮讀書並經常寫文章,自然會有長進;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寫作文太少,又不勤奮讀書,而且每一篇文章寫好後,馬上要求它超過別人,像這樣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點也用不著別人指出來,自己多練筆就能發現了。”歐陽修把他寫文章的經驗告訴別人,所以(我認為)特別有意義。胡仔說:“傳說梅聖俞每天都創作一首詩,春夏秋冬都從未改變過。梅聖俞的詩傳遍世間,這就是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要多讀多寫。"

簡析

勤讀書,多作文,才能提高文章的質量,此外別無蹊徑。文學大家蘇東坡,才華絕世,飲譽古今,猶能這樣重視別人的成功經驗,並引為良訓,足見他治學的嚴謹、刻苦。由此,它給了我們—個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壞與讀書的勤懶、練筆的多少,有著密切聯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