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乃宣(1843~192

勞乃宣(1843~192

"1905年開始推行官話字母,改稱“合聲簡字”。 他把這三個譜連同原來的京音官話字母

勞乃宣(1843~192

正文

勞乃宣(1843~192中國音韻學家,清末主要切音字方案"官話字母"的增訂者和在南方方言區的推行者。字季瑄,號玉初,晚年號矩齋,又號韌叟。原籍浙江桐鄉,生於河北廣平,在江南長大。同治四年(1865)中舉人。同治十年中進士。曾主持上海南洋公學和浙江大學堂。1905年開始推行官話字母,改稱“合聲簡字”。他認為在南方推行京音的官話字母有困難,不合“言文一致”的原則,於是在王照原來方案的基礎上,增加南京和蘇州音的聲韻母,修訂成“寧音譜”(南京話合聲簡字)和“吳音譜”(蘇州話合聲簡字),後來又增加閩廣音的聲韻母,修訂成“閩廣音譜”(福建話和廣東話合聲簡字)。他把這三個譜連同原來的京音官話字母,合成一部《簡字全譜》,1907年在南京出版。1905年他請兩江總督周馥、江蘇巡撫陳夔龍、安徽巡撫恩銘奏準在江寧(南京)設立“簡字半日學堂”,先教寧音,後學京音,4個月畢業。先後辦了10期,畢業數百人,轉相傳授,推行於江浙兩省。1908年,端方繼周馥任兩江總督,又在江寧設“簡字學堂”和“簡字高等國小堂”。這時清廷正籌備立憲,慈禧召見勞乃宣,他面呈簡字的好處,上《普行簡字以廣教育折》,說:“今日欲救中國,非普及教育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識之字不可;欲為易識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提出國小一年級先學拼音簡字,二年級再學漢字,一般人民都強迫學簡字一年,識簡字的人同樣有公民權,又建議出版簡字報紙,官府的告示、批詞都用簡字。慈禧批交學部議奏,學部始終不議不奏。1910年,他與社會名流趙炳麟、汪榮寶在北京成立“簡字研究會”,改向社會宣傳。他寫信給學部尚書唐景崇說:“他日中國於漢字之外,另用一種主音簡易之字以為輔助文字,可信其必有此事。”"於此事之必可行,且不可不行,自信甚篤。"1911年辛亥革命前夜,被委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兼學部副大臣,才到任就發生武昌起義,清帝遜位民國初年勞乃宣退居淶水、曲阜、青島。1913年“讀音統一會”聘他為會員,不出席。勞乃宣的著作除《簡字全譜》外,還有單行本的 《京音簡字述略》、《增訂合聲簡字譜》(寧音譜)、《重訂合聲簡字譜》(吳音譜)、《簡字叢錄》(簡字的論文、演說、書信等的彙編)、《讀音簡字通譜》和《等韻一得》3卷及補編1卷。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