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漢字]

勞[漢字]
勞[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字,一般指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 辛苦辛勤、 勞動者的簡稱、 用力等意。

基本信息

漢字勞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艹力

漢字部件分解: 艹冖力

筆順編號: 1224553

筆順讀寫: 橫豎豎捺折折撇

演變過程

勞[漢字] 勞[漢字]

基本字義

● 勞

(勞)

láoㄌㄠˊ

◎ 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動。~力。~逸。功~(功業,成績)。按~分配。

◎ 辛苦,辛勤:~苦。~頓(勞累困頓)。~瘁(勞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煩~。任~任怨。

◎ 勞動者的簡稱:~工(舊時指工人)。~資。

◎ 用力:~苦功高。勤~。徒~無功。

◎ 用言語或實物慰問:慰~。~軍(慰勞軍隊)。

◎ 姓。

漢英互譯

◎ 勞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相關詞語

◎ 勞反義:逸

English

◎ labor, toil, do manual work

詳細字義

◎ 勞

勞 láo

〈動〉

(1)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 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燈火通明;中間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間勞作。本義:努力勞動;使受辛苦)

(2) 同本義 [work hard]

是猶推舟於陸地,勞而無功。——《莊子》

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3) 又如:勞心焦思(苦思苦想);勞民(勞役人民);勞民動眾(動用眾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勞師(使軍隊勞累;勞軍)。

(4) 煩勞;麻煩 [put sb. into the trouble of]

勞各位等了許久,兄弟非常抱歉。——巴金《家》

(5) 又如:勞尊(表示客氣的敬詞。勞駕);勞擾(煩勞打擾)。

(6) 慰勞[辛苦的人] [express one's appreciation]

公勞之日。——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莫我肯勞。——《詩經·魏風·碩鼠》

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孟子·滕文公上》

(7) 又如:勞農(慰勉農耕);勞賜(慰勞賞賜);勞兵(慰勞軍隊)。

(8) 耗損 [exhaust]。如:勞費(耗費人力、精力或財力);勞毀(耗費,損壞);勞怯(虛弱之症)。

(9) 憂愁;愁苦 [worried]

實勞我心。——《詩·邶風·燕燕》

(10) 又如:勞人(勞苦憂傷之人);勞結(鬱結。指積在心中的憂思)。

(11) 通“撈”。奪取 [capture;seize;wrest;take by force]

犧牲不勞,則牛馬育。——《管子·小匡》《方言》注:“撈,取也。古無撈字,借勞為之。”

詞性變化

◎ 勞

勞 láo

〈形〉

(1) 勞累,疲勞 [fatigue]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無案牘之勞形。——唐· 劉禹錫《陋室銘》

勞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歷農畝之勞。——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好逸惡勞。——清· 黃宗羲《原君》

事力勞而供養薄——《韓非子·五蠹》

(2) 又如:勞碌(勞苦忙碌);勞佚(勞苦與安佚);勞倦(勞累疲倦);勞煩(勞累麻煩);勞竭(疲勞枯竭)。

(3) 辛苦;費力 [industrious]

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4) 又如:勞謙(勤勞謙虛);勞謙日昃(恭謹勤勞,直到太陽偏西);勞勞擾擾(忙忙碌碌)。

◎ 勞

勞 láo

〈名〉

(1) 勞績,小功 [meritorious deed]

奉厚而無勞。——《戰國策·趙策》

又口舌為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又如:勞伐(功勞,功績);勞效(功效;功績);勞烈(勞績;功業)。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鈴閣宣勞,海上著安攘之績;蘭闈申儆,閨中宏靜好之音。”

(3) 泛稱一般的操作,工作 [work]。如:勞作(勞動;工作);勞事(勞動操作之事);勞烈(勞績;功業)。

(4) 勞動者 [labor]。如:勞資關係;勞歌(勞動者之歌)。

(5) 疾病 [ill;deases]。如:勞復(大病初癒,氣血尚虛,若勞累過度,容易復發)。

(6) 通“耮”。摩田農具 [farm implement used to level the ground]

勞亦再遍。——《齊民要術·耕田》

(7) 指伯勞,伯勞鳥。勞燕分飛。

《康熙字典》:

【子集下】【力字部】 勞

〔古文〕【唐韻】魯刀切【集韻】郞刀切,音牢。【說文】劇也。從力,熒省。用力者勞。【爾雅·釋詁】勞,勤也。【易·兌卦】悅以先民,民志其勞。【史記·文帝本紀】朕親郊祀上帝諸神,禮官議毋諱以勞朕。又事功曰勞。【禮·儒行】先勞而後祿。【注】猶事也。又憂也。【曹丕·與吳質書】未足解其勞結。【注】謂憂心之結。又姓。【廣韻】後漢有琅邪勞丙。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牢去聲。【廣韻】勞,慰也。【禮·曲禮】君勞之,則拜。【韻會】勞者,敘其勤以答也。

《說文解字》:

【卷十三】【力部】勞

劇也。從力,熒省。熒,火燒冂,用力者勞。,古文勞從悉。魯刀切

①指勞累過度。《素問·舉痛論》:“勞則氣耗。”《素問·經脈別論》:“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

②憂慮,操心。《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木形之人……多憂勞於事。”

③虛勞病的簡稱。《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勞字深義

“勞”字,在《說文許箸》中意為奮力以赴的積極動作,乃勤苦任事不已之意。“勞”由“力、冖、炏”三部分組成,從造字結構上,我們也不難體察到先祖們耐人尋味的深意,“力”代表勤做、力量,“冖”為房屋,喻表生活,“炏”代表溫暖,光明,希望。一個“勞”字就是一則人生智慧的總結,語意深遠,充滿教化意義,它告訴我們,通過辛勤勞作,生活就充滿光明,充滿希望 。

先哲在《大學》中這樣說道:“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智語的深刻意義,就涵藏在祖祖輩輩勤作不息的歷史裡。“勞”即是物之本末,“勞”需有始有終。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人類得以一步一步邁向文明,得以學會如何與人,與天地萬物和睦相處,並學會從大自然中汲取人生智慧,也在自己真誠而勤懇的付出中,收穫一份生命的豐收,實現為人的價值。從這層意義上看,這份由“勞”導引我們逐漸領悟的生命本然,實乃“近道矣”。

“勞”從外在形式上,可分為勞心和勞力兩種表現形式,其實這只是一種簡化性的拆分,因為事實上沒有絕對的勞心,也沒有絕對的勞力。凡一件事務的開始,豫則能立,在這一過程當中就一定有分工合作,盡己所能,各司其職。或規劃統籌,或身體力行,如此才得以讓一件事情由始到終地落實完整。然而無論何者,任何一次勞作都是心與力的結合,無非是因為各自能力的不同,體現的最終作用和效果或有不同。立足於生命意義的最終圓滿,其實無有高下之分。

“勞”的同時也是在淨化我們的內心,磨練心性。尤其在為大家創造乾淨環境的過程中,彎著腰能屈能伸,不僅培養起自己的謙卑心和定力,更培養了一份對勞動的尊重,和對勞動付出者的感恩。把體力的付出,升華成內心世界裡豐收的碩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艱辛的付出過程里,讓汗水沖洗自己的心靈,去除心地上的塵埃,換來身心的輕鬆,更換來一份對成敗得失的徹底釋然,從而逐步踏上證得人生究竟智慧的成功之路。看似平常的勞動,如同一個點亮心燈的過程,暗藏妙理玄機。

勞動時可以充分運籌帷幄,合理安排時間,無論勞心或勞力,我們都可以試著去充分體會勞動的真趣,沉浸在勞動的喜悅中,去挑戰自我,開發人的無窮潛能。例如洗衣時,不妨試試一邊用手搓衣服,一邊丹田蓄氣練習美聲,甚至將太極的放鬆拉筋運動,也融合進洗衣服的動作里。或是在勞作的動態之中,學習如何讓自己的心靜定下來,讓「心」這位統帥三軍的將領,始終輕鬆自在,遊刃有餘。

一次勞作下來,如同去了健身房,如同上了音樂課,如同練了太極拳,如同修了禪定,更如同從生命的賽跑中勝出。如此這般的勞作,又怎么會枯燥乏味,怎么會疲憊不堪呢?由此可見,勞動的興趣,我們不難在生活中慢慢地培養起來。其實在勞動的世界裡,充滿了生活的藝術,勞動的藝術,勞動者的大智慧。

一位對勞動飽有熱忱的人,必定是健康快樂的,充滿愛心的。因為勞動的原點就是愛,以愛為原點,任何的付出,都會輻射出強大的感染力,激勵著自己,也鼓舞著周圍的人們,鼓舞著大家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狀態。

古文通假字

通“獠、遼、僚、療”

“勞、獠。遼、僚、療——《說文》:‘勞,劇也,從力熒省,焱火燒 ,用力者勞。’勞從熒省,有火燒之義,系出古代打獵,放火燒山。

義為打獵,故‘勞’同‘獠’義。古代人勞動以打獵最為劇烈。所以《詩經。小雅·漸漸之石》:‘山川悠遠,維其勞矣。’

鄭玄註:‘勞,不當勞動解,而作遼闊解。’‘勞’作‘遼’義。

《左傳·昭公七年》:‘隸臣僚。’服虔訓‘僚’為‘勞’,即勞為‘僚’義。獠既為放火燒山、打獵之聲,系劇烈勞動。

劇勞必罷癃,罷癃則病,病須治療,故“勞”又可作“療”義。”(引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魯刀切《集韻》郞刀切,音牢。《說文》劇也。從力,熒省。用力者勞。《爾雅·釋詁》勞,勤也。《易·兌卦》悅以先民,民志其勞。《史記·文帝本紀》朕親郊祀上帝諸神,禮官議毋諱以勞朕。

又事功曰勞。《禮·儒行》先勞而後祿。《注》猶事也。

又憂也。《曹丕·與吳質書》未足解其勞結。《注》謂憂心之結。

又姓。《廣韻》後漢有琅邪勞丙。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牢去聲。《廣韻》勞,慰也。《禮·曲禮》君勞之,則拜。《韻會》勞者,敘其勤以答也。

拼音是l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