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通信語言

動物通信語言

動物通信語言(animal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在同一種類動物之間相互聯絡的信號。主要有聲音語言、氣味語言、姿勢語言、光語言、觸碰語言等,方式很多。

基本信息

名詞解釋

春夏季節,到處可以聽到蟲鳴鳥叫,這是雄性動物求偶的歌聲,雄蟬“知了,知了”地鳴叫,金絲雀唱出宛轉的歌聲,都是吸引雌性向它們飛去。有些動物用聲音發出報警或遇難信號,大雁在季節性遷徙途中,夜間歇宿時總有一二隻值班的大雁,警惕注視著周圍,有節奏地發出一種低沉的“嗒,嗒”聲,表示平靜無事,如發現敵情,會立即發出尖銳的叫聲來報警,沉睡的雁群立即驚覺飛起。有很多雌性昆蟲分泌有特殊氣味的性外激素,雄性的觸角上有特殊的感受器,對同種雌蟲的性外激素特別敏感,一隻舞毒蛾雌蟲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吸引遠離0.5公里外的雄蟲。當蜜蜂發現新的蜜源時,回巢後用一種特殊的舞蹈動作來傳達蜜源所在的方向和遠近,引導蜂群前去采蜜。水裡的魚群,用魚鰭滑動的姿勢來表達前進方向,所以從來不會彼此碰撞。螢火蟲發出閃閃的螢光,是求偶的信號。螞蟻相遇時,用觸角彼此觸碰來傳遞信息。各種動物都有自己同種的通信語言。
研究動物的通信語言,不但能更深入地了解各種動物,還可以利用來為科研、生產服務,例如用人工合成一些害蟲的性外激素,把周圍的雄蟲引來殺滅,取得生物防治的效果。

相關詞條

植物 動物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