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忒列

1884年勒夏忒列提出如下原理: 如果外界作用使物體離開平衡狀態,那末在物體中就會激起一些過程,促使這個作用的影響被減弱。勒·夏特列/勒夏特利埃(Le Chatelier,Henri Louis)(1850~1936),法國化學家。他研究過水泥的煅燒和凝固、陶器和玻璃器皿的退火、磨蝕劑的製造以及燃料、玻璃和炸藥的發展等問題。從他研究的內容也可看出他對科學和工業之間的關係特別感興趣,以及怎樣從化學反應中得到最高的產率。勒夏特列還發明了熱電偶和光學高溫計,高溫計可順利地測定3000℃以上的高溫。此外,他對乙炔氣的研究,致使他發明了氧炔焰發生器,迄今還用於金屬的切割和焊接。

名稱

勒夏忒列,H.-L.
(Henry-Louis Le Chatelier1850~1936)法國 物理 化學家。

簡介

1850 年10月8日生於巴黎,1936 年9 月17 日卒於伊澤爾省米里貝勒。他先在巴黎洛林學院學習,後轉到巴黎綜合工科學校學習科學和工程。1875 年畢業後任礦業工程師。1887 年任礦業學校的礦物化學教授。1898 年任法蘭西學院礦物化學教授。1907 年任法國礦業總監。1908 年任巴黎大學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法國武裝部長。1919 年退休。勒夏忒列的主要貢獻有:1888 年提出平衡移動原理,後稱勒夏忒列原理(見化學平衡)。1887 年發明熱電偶和光學高溫計。1888 年研究爆炸反應中的質量作用。1895 年提出用-炔焰焊炬來焊接和切割金屬。他曾獨立於美國J.W.吉布斯而發現了相律,並力圖將相律套用於實際。1899 年他將吉布斯的重要文章《關於多相物質的平衡》的一部分譯為法文,以《化學體系的平
衡》為題在巴黎出版,在傳播吉布斯的相律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