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旅如虹

勁旅如虹

《勁旅如虹》是中央電視台於2008年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製作的一部反映中國軍隊變化歷程的紀錄片。

基本信息

簡介

紀錄片《勁旅如虹》是中央電視台於2008年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製作的一部反映中國軍隊變化歷程的紀錄片,
《勁旅如虹》
本片站在今日中國軍隊應對現代化戰爭的角度,全面展示三十年來軍事變革的成果。以此成為謳歌三十年來中國改革開放輝煌成就的一個篇章。將今日人民軍隊的作戰人員素質、軍事訓練方式、武器裝備更新、軍事後勤保障、對外合作交流和實兵合成演練等諸方面,放置於“假如戰爭來臨”的構想前提下,全面檢驗經過深刻變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確保國家利益與安全,維護世界秩序與和平,保衛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與建設環境上所具備的能力和信心。

製作人員

總編導:趙元貴
總撰稿:王樹增
資料:崔薇薇
執行總編導:李黎
攝像:周文良、張超
配樂:徐鯉
後期製作:王蕾
動畫製作:黃建方
編導:阮向東、鄧驍珍
編導兼攝像:倪寧
編導助理:孟欣生
編導助理兼製片:趙曉麗

分集劇情

分集查詢收起查詢
  • 1集
  • 2集
  • 3集
  • 4集
  • 5集
  • 6集
  • 第1集 我是一個兵本集導入:
    1、新時期我軍官兵的來源?
    2、什麼叫士官?
    3、人民軍隊有那些專業院校?
    4、中國最高軍事學府是哪所大學?
    本集簡介:
    軍事變革給人民軍隊帶來的最核心的變化是人的觀念和素質,人民軍隊人的素質和人才結構的變化,是軍事變革的最大收穫。
    與三十年前相比,當代士兵的社會來源、文化構成和生活理念已經全新。軍人素質養成所依賴的最基本的一日生活制度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從軍的國家責任意識和個人的人生價值的實現前所未有地緊密相連。當代軍營錘鍊著當代士兵必須具備的一切品質: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和自覺服從及執行命令的自覺;堅韌的戰鬥意志和單兵生存技能;相互依存的團隊精神精神;以及為國家利益付出和獻身的衝動。
    軍官素質的第一個改變契機就是基層軍官提拔制度的改革。軍官現代化戰爭理念和指揮能力自軍校生活開始。我軍的一大批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各級軍官,成為我軍建設的支柱。這些潛心於世界戰爭格局中推演戰役演變的高級軍官、擔負軍、師、團作戰部隊指揮的高、中級指揮員、大批高素質的海軍艦長艇長、空軍飛行人員、陸戰特種人員成為我軍戰鬥力的中堅。
  • 第2集 金戈鐵馬入夢來本集導入:
    1、斯諾鏡頭下的紅軍練兵場面。
    2、見過毛澤東打沙袋嗎?
    3、從出槍到射擊不到2秒鐘的槍神是誰?
    4、現代特種兵會多少種武藝?
    本集簡介:
    三十年來,人民軍隊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無論是軍事訓練的基本觀念、訓練內容、訓練樣式和訓練方法,都做了大膽的改革嘗試,並逐漸形成了我軍的極具現代意識的訓練模式和體系。
    單兵訓練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單純的刺殺和投彈的單兵訓練已成歷史,不但體能訓練已經從單純提高力量完成了向忍耐極限和意志訓練的轉化,而且在單兵訓練的科技含量、技能培養和獨立作戰的技能方面,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我軍軍事訓練中的科技和技術含量的提高,是現代戰爭樣式的必須。今日的軍事訓練更多的是對科技技術發展適應。
    現代作戰所必須的協同訓練、特種部隊的訓練、特殊環境下的作戰和生存訓練、針對我國復員遼闊的各種氣候和地理環境的訓練,成為我軍軍事訓練的重點。
    軍事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戰略思想的深入研討、戰役組織和實施的推演和戰術運用的革新。從班排進攻直到戰役的組織,都在不斷否定不斷前進的艱苦的探索中發展。
    三十年來,人民軍隊在戰役、戰術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是我軍內軍事訓練變革的顯著的特徵之一。大規模軍事演習從傳統戰爭樣式的模擬逐漸向現代化戰爭的本質靠攏,模擬戰爭對手的專業部隊的建立和對抗力度的逐漸強化,使得我軍取得了一大批軍事訓練的新成果,極大地提高了軍事訓練的質量。
  • 第3集 倚天抽長劍本集導入:
    1、毛澤東為什麼會對一支仿蘇步槍感興趣?
    2、1949年閱兵時,中國軍隊手持什麼武器走過天安門廣場?
    3、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用什麼擊落美式高空偵察機?
    4、今天一個步兵班的裝備有多少?其火力當量如何?
    5、中國最先進的坦克是什麼型號?
    本集簡介:
    人民軍隊從傳統的武器裝備體系向適應現代化戰爭的武器裝備系統轉化的速度是驚人的。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力迅速提升的結果。
    單兵武器是最小作戰單位戰鬥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世界強國軍隊不斷提高戰鬥力的著力點之一。我軍單兵武器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單兵攻擊能力和防護能力得到極大的改善。單兵武器的演變中隱含著戰略戰術思想的變化、人文觀念的變化和戰爭樣式的變化。
    海軍艦船、攻擊火器、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武器裝備;空軍的新型戰機、勤務飛機和戰場保障裝備;陸軍的火炮、裝甲、飛彈、陸航等武器裝備,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準。
    在國力迅速提高的前提下,我國國防工業的研製和生產能力空前提高。特別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自我研發能力,使得我軍的武器裝備水平極大地縮短了與世界強國軍隊的差距。
    改革開放思維使我軍引進了一大批世界先進武器裝備。在一切為了作戰勝利的理念下,這種引進符合全球經濟的大環境。這些引進的先進武器已經迅速融入我軍作戰序列。
    對於一個大國來講,軍事震懾力是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關鍵。我國擁有的核打擊能力,不但是我國和平建設環境的保障,也是我軍的“殺手鐧”。
  • 第4集 一切為了前線本集導入:
    1、為什麼說人類所有行為中戰爭最為昂貴?
    2、你知道抗美援朝期間,運往前線的炒麵的標準配方嗎?
    3、你見過只需一小杯液體,就能在零下三十度將乾糧加工到六十度以上的軍用野戰食品嗎?
    4、毛澤東的大元帥服你見過嗎?
    本集簡介:
    現代戰爭越來越依賴現代化後勤保障,已經被近年來爆發的局部戰爭所證實。人民軍隊的後勤保障體系,走過了不尋常的歲月。但是,變革為最劇烈的,當屬改革開放三十年。
    變革劇烈的顯著標誌就是正在試點之中的“聯勤”體制。
    和平時期,我軍的後勤供給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保障軍隊官兵的生活、醫療、軍需和營房基礎設施建設,軍事訓練和值勤中消耗物資的保障和武器裝備的保養和維修等,都在吸收外軍成功經驗和結合我軍具體軍情的基礎上逐步加強了變革力度。
    未來戰場的飲食供應已經告別了古老的“挖坑埋灶”方式,一整套戰地供給方式已經形成。安全、營養和便捷單兵乾糧系列在不斷的研製當中。
    未來戰場的戰場救護體系已經和現代戰爭接軌。我軍戰場醫學的理論研究處於世界前列,現代戰爭的戰場創傷理論的突破和救護習題的構成,已經完全可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我軍的戰鬥服裝和單兵防護裝備已經從單純的遮體禦寒和防彈防毒,進行了徹底的“功能化”轉變。
    戰爭勝負對戰場支持能力的考驗越來越嚴峻。戰爭狀態下的軍事運輸和消耗物資的補充是最重要的方面。我軍在變革的進程中刷新了戰時軍交的觀念,建立起完整、安全、實用的大軍交體系。在兵源集結和輸送、大兵團調動和戰場移動、軍事燃油的運輸和終端設定、武器裝備的儲備更新和戰場補充等等,都顯示出強有力的支持能力。
  • 第5集 走向開放本集導入:
    1、我軍延安時期,就曾和一群美軍官兵朝夕相處……
    2、美軍高官佩斯乘坐我軍主戰坦克並發表個人感受。
    3、第一個登上美國國防大學的中國軍人是誰?他的話題是什麼?
    4、中國海軍共出訪多少國家和地區?
    5、中國維和官兵的聯合國雇員如何評價中國軍人?
    6、聯合軍演的中國軍隊直飛境外……
    本集簡介:
    在我軍三十年來的變革歷程,是思維和眼界拓展的過程。
    自我封閉已經不能和當今現代戰爭的作戰樣式和作戰需求相適應。一支國家軍隊已經不可能在完全孤立的狀態中完成戰鬥力的提升。
    對外開放部隊成為我軍對外交往的一道亮色。這些各具特色和歷史傳統的部隊每年頻繁地迎接外軍將領和各國時節的參觀訪問。這些來訪不但增進了外軍對我軍的了解,也是我軍官兵對外觀察的視窗。
    開放為了交流。交流是在理念上相互撞擊,取長補短,達到發展自己的目的。我軍高級將領的對外交流到達了一個新的層次。
    我軍參與世界性的軍事行動,是一個大國對世界和平承擔責任的體現,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家形象的改善和外交事業的發展的必然。我軍派出的維和部隊由此承擔著外交和軍事雙重使命。為了這個使命,中國軍人表現出色,甚至付出犧牲。
    我軍積極參加世界軍事項目的比賽並取得好成績。這些比賽除了偏重於體育競技的項目之外,更有模擬作戰的比賽,這是和平時期世界各國軍人最具象徵意義的角逐。
    海軍艦隊的和平出訪和接待外軍軍艦來華,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的一道風景。
    中外軍隊的聯合演習是與外軍交流的最重要的方面。這些演習各具戰略背景和戰術風格,除了在中國本土之外,中國軍人已經走出國門踏上異國土地進行軍事行動。
    中國軍隊對外交流最大的獲益是:中國軍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距離這個世界如此之近,軍人的責任是讓和平遍及全球每一個角落,整個世界在我心中。
  • 第6集 準備好了嗎?本集導入:
    1、知道國防日是哪一天嗎?
    2、為什麼要開展學生軍訓?有法律依據嗎?
    3、什麼是預備役?有軍銜嗎?
    4、高速公路上起降軍用飛機你覺得不可思議嗎?
    5、戰爭會發生嗎?引發戰爭的因素:能源、經濟發展不平衡、局部動亂的演變等等。台灣問題。
    6、假如戰爭來臨,我們的國家安全嗎?我們改革開放的成果安全嗎?我們的寧靜和平的生活安全嗎?中國軍人如何回答?
    本集簡介:
    中國軍人每天都在枕戈待旦並渴望建立功勳。毫無疑問,軍人的最大價值在體現於和平,中國軍人希望和平建設的祖國人民忘卻戰爭,祖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的成果在他們心中猶如珍寶,捍衛這個成果,就是捍衛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幸福。
    屢屢突發的世界局部戰爭,已經顯示出現代戰爭的特性,對這些特性的深刻理解永遠是軍人的職責。中國軍隊是基於國土防禦理念的人民軍隊,但是現代戰爭已經使國土防禦的內涵迅速地擴大。我國有漫長的陸地國境線和海岸線,每一村土地和每一哩海面,都和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相關。
    中國軍隊每時每刻都在努力提高著自己的作戰能力。和平時期付出的汗水、淚水,為的是在需要軍人挺身而出的時候人民不流血。為此,中國軍隊的全體官兵們隨時準備為維護和平生活 祖國尊嚴而獻身。
    假如戰爭來臨——中國軍隊有黨的指揮和祖國的信任,這是中國軍人戰鬥意志的源泉。
    假如戰爭來臨,中國軍隊有富強起來的國力的支撐和人民的支援。有中國特色的戰爭動員系統一旦啟動,將會迸發無敵的力量。
    假如戰爭來臨,中國軍隊有信心履行自己的神聖職責。請祖國放心,請人民放心,祖國和人民養育的人民軍隊決不辜負鄉親父老的期望——中國軍人共同的信念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