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學派

南宋一哲學流派,代表人物有陳亮、葉適。主張“道在事物中”、“學以致用”、“道義不能脫離功利”等哲學觀點。其實質是注重“事功”,注重物質利益問題。此學派實質上是對理學的反動。

簡介

功利學派,也稱“功利之學”或“事功之學”,是與理學重義輕利學說相對立的思想體系或學派,由北宋李覯發其端,南宋陳亮和葉適集其大成。李覯注重經邦濟世,提出“人非利不生”的觀點,認為“禮”,應該包括衣、食、位等內容,開啟功利學派之先河。南宋以酵季宣、陳傅良、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以陳亮為首的永康學派均倡言此學,集功利思想之大成。

學術主張

功利學派承認“道”存在於事物之中,認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龍川文集·書經》),宣稱“理”者為“物之理也”(《水心別集·進卷詩》)。

功利學派為學注重實際功用與效果,反對理學家諱言功利和空談心、性、命、理。薛季宣“教人就事上理會”,強調實事實功。陳傅良倡導經世致用。葉適提倡“務實而不務虛”,認為“既無功利,則道義者乃無用之虛語爾”反對理學家“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的思想。陳亮認為,理學家空談義理,使“書生之智,知議論之正當,而不知事功之為何物”,“盡廢天下之實”,“終於百事不理而已”。講求實施利民之術,主張兼重義利。

影響

功利學派與程朱為代表的“性理學派”和陸九淵為代表“心學學派”相對立,受到他們的責難。但此派提倡“事功”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