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是一篇優美動人的抒情詩,原名《憶真妃》。作者尚存爭議,暫認為是喜曉峰所著。(參考來源:周德懋.京韻大鼓《劍閣聞鈴》詞作者小考 今晚報,2011-05-30(21))本詩描寫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唐明皇在馬嵬坡賜死楊玉環以後,繼續入蜀。西行途中夜宿劍閣,在冷雨淒風伴隨叮咚作響的檐鈴聲中,思念慘死馬嵬坡的愛妃楊玉環,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喜曉峰,名喜麟,瓜爾佳氏,號曉峰。滿洲鑲黃旗人,家濱遼水,少負才名,年弱冠入郡庠。工詩賦,喜書法,數次科舉考試不中。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方舉選拔貢,精通滿語,以滿文考取助教。同治十二年(1873),以助教升為大理寺寺丞,在京任職。光緒十一年(1885),辭官歸里,次年九月卒。終年六十六歲。

基本信息

故事內容

描寫唐玄宗安史之亂唐明皇馬隗坡賜死楊玉環以後,繼續入蜀。西行途中夜宿劍閣,在冷雨淒風伴隨叮咚作響的檐鈴聲中,思念慘死馬嵬坡的愛妃楊玉環,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

​京韻大鼓

戴琛演唱劍閣聞鈴戴琛演唱劍閣聞鈴
這首名篇被大鼓藝人演唱了近一個世紀(先是山東大鼓藝人演唱),終以“駱派”京韻大鼓將它推向了頂峰。駱玉笙以韻味濃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對心上人的無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穎的鼓套,悅耳的絲弦伴奏,鼓箭輕敲慢擊,弦聲如泣如訴,使人如醉如痴。當唱到“莫不是弓鞋懶踏三更月……”一段時,感情真摯深沉,聽來令人迴腸盪氣,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駱派”演唱風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獲獎情況

駱玉笙演唱了多半個世紀的《劍閣聞鈴》 ,如今已成為一代絕唱。所錄製的唱片,銷售量超過了50萬張。為此,駱玉笙於1989年獲得了中國唱片公司頒發的“金唱片”大獎。

改編詩

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猶存妃子陵。

題壁有詩皆抱恨,入祠無客不傷情。

萬里西巡君前去,何勞雨夜嘆聞鈴。

楊貴妃,梨花樹下香魂散,

陳元禮,帶領軍卒保駕行。

嘆君王,萬種淒涼心兒碎,

哀明皇,千般寂寞淚兒傾。

愁漠漠,殘月曉星初領略,

路迢迢,涉水登山哪慣經。

終盼到,行宮旅館歇倦體,

偏遇著,冷雨淒風助慘情。

劍閣中,有懷不寐唐天子,

窗邊外,連續不斷叮噹聲。

忙問道:外面聲音是何物,

高卿奏:林中雨點檐下鈴。

君王聞言長吁嘆,斷腸人聽斷腸聲。

鈴聲不美兼愁雨,相思不斷難割情。

冷雨灑窗人心碎,枯木搖落夢難成。

噹啷啷,驚魂響自檐前起,

冰涼涼,徹骨寒從被底生。

孤燈兒,斜照我獨人單影,

雨夜兒,又同誰宿話五更。

從古來,巫山曾入襄王夢,

今卻何,欲夢卿時夢不成。

莫不是,弓鞋懶踏三更月,

莫不是,衫袖難禁午夜風。

莫不是,旅館蕭條卿嫌悶,

莫不是,兵馬賓士心怕驚。

莫不是,芳卿心內懷余恨,

莫不是,薄倖心中少至誠。

神女因何戀洛浦,孤王苦盼斷魂靈。

枕冷衾寒臥紅帳,珠沉玉碎埋土中。

雨摧連理分左右,風拆比翼各西東。

料今生,珠連璧合終無日,

但願得,泉下追隨伴玉容。

料芳卿,自是嫦娥歸月殿,

既如此,寧棄江山不西行。

悔不該,兵權錯付卿義子,

恨不應,國事全憑你從兄。

細思量,都是奸賊把國誤,

真冤枉,偏說妃子貌傾城。

眾三軍,何仇恨與卿作對。

可愧我,孤力難保你殘生。

可憐你,香魂一縷隨風散,

可嘆我,血淚千行似雨傾。

星眸真瞪臨危處,皓齒連打緊張聲。

三軍一怒驚玉體,寒光一閃落花容。

枯坐冷塌掩面泣,悲慟無言難對卿。

最傷心,一年一度梨花放,

從今後,一見梨花一慘情。

一時間,倉皇顧命誣害你,

好叫我,追悔新情憶舊情。

再不能,太液池觀蓮並蒂,

再不能,沉香亭譜調清平。

再不能,玩月樓頭同玩月,

再不能,長生殿內祝長生。

我二人,夜深私語情濃處,

你還說,恩愛夫妻世世同。

到如今,言猶在耳人何在,

只落得,幾度思量幾慟情。

鈴聲斷續雨聲緊,殘燈半滅榻如冰。

柔腸百結結欲斷,淚珠萬點點通紅。

君王無眠悲至曉,內宦啟奏登前程。

作者:劉為光

郭德綱的東北大鼓唱詞

這君王一聞此語長吁氣

真乃是斷腸人聽斷腸聲

似這般不作美的鈴聲不作美的雨

怎當我割不斷的相思割不斷的情

灑窗欞點點敲人心欲碎

搖落木聲聲使我夢難成

噹啷啷驚魂響自檐前起

冰涼涼徹骨寒從被底生

孤燈兒照得我人單影

雨夜兒同誰話五更

從古來巫山曾入襄王夢

我卻是欲夢卿來/時夢難成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