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堯

劉西堯

劉西堯(1916~2013.08.24),男,原名劉錫堯,祖籍湖南長沙,1916年4月出生於成都。 少將軍銜,原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教育部原部長,原中共四川省委書記處書記,老紅軍,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2013年8月24日9時30分,劉西堯同志因病在武漢同濟醫院逝世,享年97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求學之路

劉西堯 劉西堯

193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武大物理系,在珞珈山上接觸了馬克思主義相關著作。

1936年8月,20歲的劉西堯領導了武漢大學回響北平“一二·九”的遊行活動。

1937年10月2日,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尚未從武大畢業的劉西堯趕赴紅安縣七里坪,毅然踏上了從戎之路。後出任黃岡中心縣委書記。因此在他的人生履歷中,武漢大學一欄填的是“肄業”。

抗日戰爭

任中共黃岡中心縣委書記,新四軍獨立游擊支隊第五大隊軍政委員會副書記、書記,鄂東地委組織部部長、宣傳部部長、副書記,中共鄂皖地委書記,鄂皖軍分區政治委員,中共長江地委書記,鄂皖邊區黨校副校長。

解放戰爭

任魯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江漢軍區洪山軍分區政治委員,中共大冶地委書記兼大冶軍分區政治委員。為開闢大冶新解放區,為人民解放軍順利渡江南下做了大量工作。

籌建二汽

1954年,中央同意由時任湖北省委第一副書記的劉西堯任二汽建設籌委會主任。二汽初步選址定在湖北武漢。

1955年,中央決定,二汽在四川成都另選廠址。不久,中央考慮到一汽尚未建成投產,立即又上二汽,不但資金緊張,技術人員也跟不上,二汽因此再次推遲建設。

晚年談及此事,老人笑談:“我搞汽車是虛晃一槍。”

結緣核彈

劉西堯 劉西堯

“二汽”籌建擱淺後,這位馬背上的將軍踏上了進軍國防科技之路。

1963年,劉西堯從國家科委副主任兼國防科委、國防工辦副主任的崗位上調任二機部副部長,主抓核子彈研製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國首顆核子彈成功爆炸,劉西堯是這次試驗的副總指揮。核子彈裝配好並吊上塔頂,所有人撤離警戒線後,劉西堯將按鈕鑰匙交給了國防科委副秘書長張震寰,由他按動電鈕。

核子彈試驗成功後,周恩來總理立即指示加快氫彈的研製。中國科學家一開始就提出要用空投方式將氫彈投擲到新疆的羅布泊上空。1965年底,劉西堯將軍接到著名科學家鄧稼先的電話,說理論設計方案在計算機上已驗證可行,請求立即付諸實施。中央同意後,決定組織三次核試驗。

1975年冬,因病住進了北京醫院。恰在這時,以清華大學劉冰上書毛主席揭發謝靜宜、遲群為導火線的反擊“右傾翻案風”開始了,張愛萍主持的國防科委又成了“右傾翻案復辟”的典型。與劉西堯同時住院的化工部部長徐少甫勸劉西堯稱病和他一道去外地療養,避開這場運動。而劉西堯擔心運動把二機部再次搞亂,還是堅持出院上班。

衛星風波

文革開始後,中國科學院工作中斷,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有擱淺的危險。1966年8月,周恩來特派劉西堯以總理聯絡員的身份,進駐中國科學院。劉西堯未能完全扭轉中國科學院的惡劣局勢,但對當時的衛星研製工作卻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他提出建議:把人造衛星工程改由國防科委直接組織領導。中央專委會採納了劉西堯的意見。國防科委正式確定,由羅舜初將軍負責衛星工程的組織領導工作,並指派科技部負責人李莊帶領一個工作組,於1967年初進駐中國科學院,組成衛星工程辦公室,直接處理協調人造衛星工程的有關事宜。同時又從七機部選調了部分搞總體技術工作的骨幹,到科學院加強衛星總體工作。由於加強了組織管理,及時調整了調度指揮,使衛星研製工作漸漸轉入了正常軌道。

恢復聯考

1977年,復出不久的鄧小平重點抓起了教育。在8月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時任武漢大學副教授的查全性強烈呼籲:從1977年起就改進招生辦法,再也不能忽視新生質量了。當時,大學秋季錄取計畫仍采推薦制。會上,當鄧小平轉身問教育部長劉西堯當年恢復聯考是否可能時,劉做出了肯定回答。他還建議推遲開學時間,當年就恢復聯考,獲得了鄧小平批准。1977年聯考恢復,改變了無數國人的命運。約578萬人參加了當年的聯考,錄取27.3萬。

逝世訊息

劉西堯同志因病在武漢同濟醫院逝世,享年97歲。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共產主義戰士、原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教育部原部長、中共四川省委原書記、全國政協原常委劉西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2013年8月28日在武昌殯儀館舉行。

曾任職務

建國前

劉西堯同志1934年進入武漢大學讀書,其間加入武漢秘密學聯,參加組織武漢大學青年救國團,先後任總務幹事、組織幹事。1936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歷任湖北黃安七里坪農村工作訓練班學員支部委員,黃岡中心縣委書記,鄂東地委組織部部長、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鄂豫邊區鄂皖邊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長江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鄂豫邊區黨校副校長,魯中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洪山地委書記,大冶地委書記。

建國後

劉西堯晚年照片 劉西堯晚年照片

歷任湖北省委副秘書長、秘書長,省委第一副書記,第二汽車製造廠籌備處主任兼第一汽車製造廠副廠長,國家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委副書記,國務院聯絡員、科教組副組長、組長,中國科學院核心小組副組長,中央派赴國防科委學習組副組長,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的核心小組組長,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四川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副省長、省委常委、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劉西堯同志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黨的十二大、十六大代表;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主要作品

《攀鋒與穿霧:劉西堯回憶錄》武漢 :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愚痴詩集》武漢 : 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9。

成就貢獻

考察得出1964年製成核子彈、進行核爆炸是可能的論斷,並提出了確保實現這一目標應採取的具體措施和要求。提出建議:把人造衛星工程改由國防科委直接組織領導,避免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有擱淺的危險。推動恢復聯考選才制度。

婚姻生活

劉西堯早年照片 劉西堯早年照片

1937年底,將軍在紅安七里坪遇見了剛入黨的陳景文。當時的陳景文在七里坪婦女大會上講話,氣宇軒昂,滔滔不絕。在新年聯歡會上的演出更是惟妙惟肖。由於陳景文工作隨後調動,在七里坪送別時,劉西堯目送陳景文離開。他後來回憶說,“當時心裡暗想,有這樣一個革命伴侶多么好啊!”但劉西堯直到第二年才再次見到陳景文。

1938年1月,劉西堯被黨組織派任黃岡中心縣委書記,為掩護秘密工作,黨組織安排了一名女同志與他假扮夫妻,那名女同志,正是陳景文。

1938年2月的一天晚上,陳景文把她母親給她的金戒指交給了劉西堯。兩人當時商定,戒指作為結合的信物,共同的黨費上交給中共湖北臨時省委。4月,在黃岡孫家沖鐵冶鄉,劉西堯與陳景文正式結為伉儷。

兩人在一起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52載,1990年初,陳景文不幸因直腸癌逝世。

社會評價

劉西堯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崇高風範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

中國教育部歷任教育部長

任次姓名任期個人簡介
第一任馬敘倫1949年至1954年
馬敘倫 馬敘倫
馬敘倫(1885.4—1970.5),現代學者、書法家。字彝初,更字夷初,號石翁,寒香,晚號石屋老人。男,漢族,浙江杭縣(今餘杭)人。他從1949年至195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長,從1952年到1954年是第一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部長。
第二任楊秀峰1954年至1965年
楊秀峰 楊秀峰
楊秀峰(1897.2.27—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95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根據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決定,任命楊秀峰為高等教育部部長。 1958年2月11日,一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定》,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併成為教育部,楊秀峰任部長。
第三任蔣南翔 1965年1月至1966年7月
蔣南翔 蔣南翔
蔣南翔(1913—1988)中國青年運動領袖、教育家。江蘇宜興人。1965年1月至1966年7月任高等教育部部長。
第四任劉西堯 1977年至1982年
劉西堯 劉西堯
劉西堯,1916年生,湖南省長沙市人。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物理系。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長期在國防科技戰線工作,1963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6年10月至1977年1月曾出任光明日報總編輯。1977年出任教育部部長,參與了恢復聯考這一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實施。
第五任何東昌1982年至1998年
何東昌 何東昌
何東昌(1923.4-)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任清華大學黨總支書記,1951年2月至1953年9月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1982年後調離清華大學,任教育部部長、黨組副書記。
第六任陳至立1998年至2003年
陳至立 陳至立
陳至立,女,漢族,1942年11月生,福建仙遊人,196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9月參加工作,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電介質物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副研究員。1998—2003年 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第七任周濟2003年3月至2009年10月31日
周濟 周濟
周濟 (1946年8月26日-),男,漢族,上海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共黨員,1970年3月參加工作,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
第八任袁貴仁2009年10月31日至—
袁貴仁 袁貴仁
袁貴仁,男,漢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鎮人,中共黨員,1969年5月參加工作,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9年10月31日 袁貴仁接替周濟出任中國教育部部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