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羨冰

劉羨冰

劉羨冰教育工作者,生於廣東中山。1950年移居澳門。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澳門中華總商會附設商訓夜中學校長、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澳門教育委員會常委、澳門學歷認可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基本資料

圖片

姓名:劉羨冰
性別:女
生卒:1934—
國家:中國

個人概述

劉羨冰教育工作者,生於廣東中山。1950年移居澳門華南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澳門中華總商會附設商訓夜中學校長、澳門中華教育會理事長、澳門教育委員會常委、澳門學歷認可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84年出任澳門中華總商會附設商訓夜中學校長至2000年退休,從事教育工作逾48年。1985—1993通過在職兼讀,獲廣州華南師範大學頒授教育學碩士學位。曾任澳門青年聯誼會主席、澳門中華教育會宣教部部長、副理事長、《澳門教育》總編輯。廣東省第七、八屆政協委員。1990年獲澳門總督頒授的文化功績勳章。 1996年提議建民族英雄鄧世昌紀念館,獲廣東省政協頒發的優秀提案獎。她的工作熱情是令人感動的。身兼教育會監事長、商訓夜中校長、澳教育委常務委員、澳特別行政區政府土地基金諮詢委委員,以及廣東省政協委員等多個職務於一身的劉羨冰,對待每一個職務都力求盡職盡責。白天,她要處理教育會的事務,參與回歸事務,晚上,又要盡校長之責,同時,作為一名老教育家,她還不斷撰寫有關澳門教育發展的著作,《澳門教育史》出版後,今年又出版了《雙語精英與文化交流》一書。同時,不斷地為特區政府獻計獻策。 在教育會,有她應澳門教育暨青年司之請而撰寫的《對2000年施政方針建議》。文稿雖不長,但條理清晰,見解深邃,對澳門非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盡在其中。她提出,2000年度施政方針,是澳門特區始創的第一個施政方針,具有開創意義,應有系列新政,良好的教育政策延續與革新政策的制定均應以《基本法》為準則。要把十年基礎教育擺到應有的中心地位,把基礎教育的重點轉移到提高質量上,以保證未來人口素質。要以“全民教育”的理念,明確教育對象的全面性;要有計畫、有重點推動教育改革,為“人的充分發展”的目標準備條件等等。 談到回歸感受,劉羨冰激動地說,澳門因國家統治者腐敗無能被葡國人占領,現在祖國日益強盛,“一國兩制”和平解決了澳門問題,即將開始澳人治澳的偉大曆程,作為這一偉大事件的參與者,我在感到幸福、自豪的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個考驗。但回歸期間澳人表現出來的愛國愛澳熱情令人信心倍增,有國家的支持、香港的榜樣,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現任該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專業委員會理事、澳門教育委員會常委、澳門學歷認可委員、廣東省第七屆政協委員。 著有《雙語精英與文化交流》、《澳門教育400年》、《世紀留痕—澳門教育大事志》、《澳門教育史》;與人合著《圖片—澳門今昔》及《南歐風采·葡萄牙教育》、《聖保祿學院歷史價值初探》等。

職業生涯

個人榮譽

個人影響

人物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