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璽禎

劉璽禎

劉璽禎,女,90後出身於藝術家庭,從小閱《詩經》,擅填詞,工書畫,嗜禪宗,熱心公益。

人物簡介

風華絕代劉璽禎風華絕代劉璽禎

劉璽禎,出生在一個藝術家庭,父親是國家畫院的畫家劉卉。家學的淵源,使她從小就練就了一手好筆法,中,側,逆,拖,已到了非常純熟的地步。她諳詩文,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14歲那年,她開始寫詩,第一首詩發表在《詩刊》上。17歲時,已和很多海外名家一起出版了詩歌合集《朝露與落英》(morningdewanddriftingpetals)。

中文名: 劉璽禎 出生日期: 1992年4月17日
外文名: Jane 國籍: 中國
別名: 璽禎,柳雯杏子,劉昕 作品集: 《朝露與落英》(morningdewanddriftingpetals)

家世背景

劉璽禎:溫婉柔美劉璽禎:溫婉柔美

劉璽禎於1992年4月17日出生在一個藝術家庭。筆名璽禎,柳雯杏子。祖父是軍人出身。父親是國家畫院專職畫家。母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外祖父在清華執教。

劉璽禎從小就喜愛藝術,她閱《詩經》,擅填詞,工書畫,嗜禪宗,喜歡管平湖所奏的《流水》和西洋音樂劇,她對藝術的解讀有其深度的理解與審美格調。她熱心公益,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和各項捐款活動。書法家唐永平為她題詞。深圳行時,曾與人大代表劉觀送一起吃早茶。

人物年表

劉璽禎
◇農曆三月十五生於黑龍江。

◇1999年(7歲)

◇在子弟學校讀書。

◇2001年(9歲)

◇獲得“國際中小學生繪畫大賽二等獎”,畫在北京展出

◇2003年(11歲)

◇獲得“春蕾杯”全國中小學生徵文大賽一等獎

◇2005年(13歲)

◇獲得中國教育部頒發的“全國中學生繪畫大賽一等獎”

劉璽禎,攝於Edinburgh劉璽禎,攝於Edinburgh

◇2006年(14歲)

◇開始寫詩,第一首詩《孤燈》在四年後被編輯發現選入《詩刊》

◇參加保護環境的廣場宣傳畫活動。

◇2007年(15歲)

◇獲得“冰雪情全國師生繪畫、書法、攝影大賽金獎”

◇2008年(16歲)

◇就讀於海林林業局第一中學

◇2009年(17歲)

◇受海外詩人邀請,出版詩歌合集《朝露與落英》(morningdewanddriftingpetals)。目前這本詩集已在加拿大渥太華圖書館上架。

◇同年,與海外作家、學者關於中國文字的問題,在“伊甸文苑網站”展開討論。

◇《行途敘述》獲得中國散文作家論壇大賽獎項

◇2010年(18歲)

◇《靜》獲得“中國少年作家杯一等獎”

人物評價

高平(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名譽委員)評價她的文章:既現代,也古典,全是詩的感覺。

高中老師遲忠傑評價她:因為不隨波逐流,於是有了方向;因為溫和如水,於是自成高格。

書法家唐永平為她題詞:真水無香

劉璽禎照片劉璽禎照片

詩人白荒地在《朝露與落英》編後記中寫到:詩歌比起興盛的卡拉ok來,似乎在式微,但在網際網路時代,詩歌寫作的群體實際上並沒有縮小,而是在擴大。雖然出版詩集不易,但發表只是一個點擊。我們在編輯中感到欣慰和可喜的是:這次詩歌作者的年齡段從二十多歲初出茅廬的到知天命的作者都有。可見詩歌是不會消亡的代代相傳的藝術。看看一個高中生詩才的後生可畏,我們有理由對詩歌殿堂的香火得以延續報有更多信心:

“風就如同十萬支拖弦箭

碾碎了樹枝上的月影

但連一粒沙塵也沒扯走,此外還有

一部分月影孤零零的,落

得好慢

這個過程

更像一個動詞

我卻希望用一個形容詞來詮釋”(璽禎:靜)

作品集介紹

morning dew and drifting petalsmorning dew and drifting petals

朝露與落英(北方出版社 )

作者: 32名詩人合集 字數: 67000

分類: 詩歌 頁數: 278

ISBN: 978-0-9809489-5-0 開本: 大32開

出版時間: 2009-10-31 紙張: 膠版紙

版次: 1 包裝: 平裝摺邊

簡介: “伊甸文萃”詩歌集《朝露與落英》由伊甸文苑分布在世界各地的32名詩人自選作品而成,其中不乏國際知名詩人與學者。詩集封面與內頁設計唯美,印刷精緻,極具收藏價值。

此詩集已在渥太華公共圖書館上架:
朝露與落英 - Zhao lu yu luo yingMorning dew and drifting petals
(Book - 2009) - Chinese

語言風格

劉璽禎的文章,溫潤淨澈,婉轉清麗,音律和諧,賦有哲思,有一種先鋒柔婉之美。

文章語錄

書──李煜《相見歡•秋閨》


美轉身了,淚水開始破碎,就像他在書的前半部分所寫的那樣,他沉默著一個人獨自登上了西樓,對月憑欄.是月亮的淒悲照寫了他的痛苦,還是他的愁苦滲入月亮,不得而知.這時的月亮像他記憶中的舞台劇,荒誕著一幕幕紅塵俗世的悲歡離合,只是這一幕卻停留的太久,亘古未了.一切都靜了,今夜的月亮過冷,不曾相識,於是他低下了頭,不再仰望滿天的暄寒.此時的秋景,梧桐帶淚的落葉,匆匆走過.這已成一種預感了,凋零在他的思想里.他獨自淒冷,彷徨在故國與褪色的往事之間.這個過程瞬息萬變,只是這些瑣碎的回憶終究要被封鎖在孤冷的深院中,不能透息

他欲哭無淚,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就如同書的後半部分所說的那樣他惆悵,哀嘆,這種離愁別恨是另一種滋味,感人至深,卻又無人懂得.那些千思萬縷的愁緒從時間的河裡飄了回來,像一葉扁舟,承載著昏庸國主的三千里江山

刀光劍影,如潮的宋軍,劈空而來,似若波濤洶湧,冥冥之中這一切的一切似乎已成了定局.民間疾苦,百姓哀聲載道,民怨天,游唱出不潔的亡國之音

那夢斷的江南小樓,那不見的周后,還有"春殿嬪娥貫列"轉空即逝了.月亮依舊當空,只是琴弦斷了,音樂戛然而止,繁華落盡,塗留下的月亮,更顯的空蕩.落紅無數宛若淚,一瞬間人事全非了.太匆匆,晃如夢,漸漸朦朧在紛擾繁亂的離愁中,他們像水似的,隱隱的牽動著他,這是剪不斷,久遠的使他難以忘卻.

那個記載歲月情節的明月,被他安排在了開頭,"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正與結尾處他的"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悽惻哀怨的聲音相互襯托著.

那么,此時冰冷的月光已是他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月明如人,人淒似月.他使這蒼涼的過程變成了文字,徘徊在悠悠歲月中,於是逝去的歲月,人間的酸甜已流成了他的書.

集成了他的淚,他的笑,他的血.殘留著他的音容笑貌,僅憑這些就足以給宋太祖一記響亮的耳光了.

(2007.5)

對於紙的認識是從我幼年時疊的那些紙飛機開始的,把它們放飛的時候,懷揣著一種寄託,一種期待。紙就這么牢牢的載著我的以往飛去。就飛走了。時間的斷層在與紙片相關的記憶中顯得更亮了,在一張空白的隱伏中,審視著以往,一切都沉鬱。以至於現在我都無法撫平成長的紋路。

可以說那時的紙飛機對於我的童年是重要成分,紙飛機飛在我的童年深處,而現在總會有一種模式性的印象,關於紙的。因為它是某種記述死亡的工具,這有區別於墓志銘。薄薄的一張紙,卻足夠承載著一個人的一生,這太重了。

生命的剪影被日子浸透,甚至可以擠出水來。我本以為我是可以卸去童年的印記的,然而在時間的拷問之下,又抖出了那么明顯的記憶,一些形狀,在記憶空間中存了很久,甚至構建了眾生的方程式。

雖然還有大片的空白,但對於紙,時間已經變得更薄。

(2009.7《在學校》)
孤燈

夜涼如水

惟獨路燈亮著

它燃起了行人的歸心

月亮不孤單,世界安靜得像個偏旁

(2006.12)

劉璽禎寫真劉璽禎寫真

秦觀說“韶華不為少年留”,我想起了年幼時繞口難誦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我經常用錯辭彙,甚至,我要追求語序自由。他們笑我,丫角戲語。

然而,瑣碎記憶中的這兩句卻一直就這么相互守望著,從童年到青年,正像現在的月亮與夜空間的一次漫長的談話。也像近義詞彼此相依。

(2009.7《時間集錄》)

整理月光,淡一點的回聲,不只是歲月留下的,如同一捆乾柴,生死之間卻不絕望,引燃火種。微笑就像這火種一樣。存活著,把平淡的生活燃燒的鮮亮些熟悉的色彩。從歲月的一節到另一節,如同結束了一首古老的曲調。

有些人總是拒絕細節,打扮往事,漂零的琴聲,結束卻又開始。

黃粱夢裡,我們交換星光,在一個沒有月亮的夜空下,想起那個年輕時書生模樣的詩人。

(2009.2《低吟淺訴》)
落下的花

秋天吻著花瓣,從最低的那朵開始.花朵就這么瘦了下去,像鬱結不解的心結,生動而又空靈.它跌落在它自己的淚水裡,像兇器刺近心臟.這好比華燈初亮,綴飲失望的影子.

沒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如同被撰寫的詩歌,那么它就是外一首.寫下了緊密的聯繫,也就寫下了沉睡的思考.不怯懦,但卑微.把人心揪的失落.比傷口還要美麗.比時間還要鋒利.更切近了窮途末路,它是花的反思形式.

開罷,謝罷,哭的相見,笑的離別.

不知道是不是一種守望?比唐詩,宋詞,元曲還要令人沉醉.

在孤零零的枝頭,我多么信望的一朵花,就像我信望耶穌一樣.花朵和耶穌其實沒有必要的聯繫,只是我在看花朵時剛好想起耶穌.

紅塵已去,或許不再需要這朵花,可是它還是一動不動的這樣睡在夢裡,無法被人叫起.

(2007.8)
寫給秋天
A

被一場雨預示著行蹤

我從7月算起,到你來。其他的時間一併忽略

只有等待。漫長的雨季

——似蝴蝶,翩然而落

從長安古道起身,瘦馬遲遲。西風

暫時缺席

潑亮幾頁山水,盡染層林

萬物似虛擬的門,被你透過

我們相隔太近,卻看不清你的面孔

像在陌生人的瞳孔里,一樣的陌生

曾經相識也似曾不識

讀盡詩書,還找不出一個確切的詞來形容你的輪廓

我只能如此描述:

頭髮散亂,墜葉紛紛

以霧掩面,假裝成

隱士,用菊來見證這個詞本身

殘荷做繡花裙,漣漪為裙擺

面容模糊,且略帶些女子的憔悴

與你相比,還沒有人能談得上憂鬱

端詳一泓湖水,用時間來假設

和柳永交換維度,收攏嘆息

……楊柳岸在近一步消瘦

B

借用一篇雨來做引子,長亭

——你打的繩結

從唐詩,到宋詞,再到

你的影子綽約可見

很多年,總還找不到某個細節來證明你的真實

就像一個繩結,繞不出桂花深重

的味道

(2009.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