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溝鎮

劉家溝鎮

劉家溝鎮位於蓬萊市區東南13公里處,東南與解宋營鎮、西南與龍山店鎮、北與馬格莊鎮為鄰,東北瀕臨黃海。全鎮陸域總面積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55公頃;海岸線長2.5公里,鎮政府駐於劉家溝村。

基本信息

劉家溝鎮劉家溝鎮

基本情況

劉家溝鎮位於蓬萊市區東南13公里處,東南與解宋營鎮、西南與龍山店鎮、北與馬格莊鎮為鄰,東北瀕臨黃海。全鎮陸域總面積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55公頃;海岸線長2.5公里;共轄37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總人口1.76萬人。鎮政府駐於劉家溝村(面積3.6平方公里)。

該鎮北部有206國道東西過境,劉五路南北過境;已開通程控電話1050門,可直撥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建有80千伏變電站和數字微波發射塔各一座。

該鎮境內有蓬萊第二大水庫──戰山水庫,是蓬萊城區重要水源地之一;主要河流有烏溝河和戰山河;地下礦藏有石灰石、透灰石、滑石、火山灰等,蘊藏豐富,質量上乘。

1997年,該鎮重點抓高效農業生產、鎮村企業改制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當年實現糧食總產7520噸、花生總產616噸、蔬菜總產989噸、水果總產7762噸。實現農業總收入1.03億元;完成鄉村工業產值4.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86億元、利稅3633萬元、利潤2250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8.36億元、財政收入3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65元,比上年增加165元。當年,該鎮被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山東省安全文明鄉鎮”稱號;被山東省農業廳、財政廳聯合授予“農村財務管理示範鄉鎮”稱號;被煙臺市政府、煙臺市文化局聯合授予“先進文化鄉鎮”稱號。

農業科技推廣

一是健全村級科技服務體系,加大科技示範力度。組織農技人員搞好科技下鄉活動,把配方施肥、藥劑拌種、玉米指標化密植栽培、地瓜苗脫毒等四大模式化栽培管理技術推廣和套用到實際生產中。二是引進適合該鎮土壤和氣候條件的“菸農15”、“214-9”、“魯麥21”等小麥品種和“西玉3號”(玉米種)、“魯花11”(花生種)等農作物良種,並在全鎮推廣種植。三是抓好樣板田、豐產方建設,以安香店、二劉家、於家等村為中心的小麥豐產方已達140公頃,平均畝產588.7公斤,並初步形成了以二劉家、於家、安香寺等7個村為重點的133.3公頃玉米豐產方樣板。

增強工業實力

年末,劉家溝鎮共有鎮村企業26家,其中三資企業4家,基本形成了以蓬萊市焊接工具有限公司、蓬萊橡塑製品三廠為龍頭,鎮屬、村辦和村以下個體、民營企業互為補充的工業生產格局。“仙閣”牌焊割具、“仙山”牌防水膠布、機車配件、PVC塗層布、大規格地磚已成為該鎮的主導產品。當年,全鎮鄉村工業完成產值4.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86億元、利潤2250萬元、利稅3633萬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20萬美元,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391萬美元。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年內,劉家溝鎮政府調整激勵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年內改建了集貿市場,新建了一條商業街,擴建了私營經濟園區,新增商用建築1000平方米。至年末,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270戶、私營企業39家,從業人員1200餘人。當年全鎮私營企業實現產值2650萬元、銷售收入2342萬元;個體工商業戶實現銷售收入3689萬元、利稅560萬元、利潤410萬元。

發展海洋經濟

劉家溝鎮劉家溝鎮
劉家溝鎮水產工作一直堅持“以養為主,養捕並舉”的方針。當年該鎮完成水產品捕撈總產量8300噸;投資15萬元,新上扇貝養殖筏架3.3公頃,調整海區0.67公頃,扇貝養殖區增加到40公頃;與馬格莊鎮劉旺水產公司共同投資100萬元,新建造船廠一處,生產機動船隻;投入15萬元,在海岸岩礁區底播大規格海參苗15萬頭、鮑魚5萬頭。當年,全鎮實現水產業收入3500萬元。

企業改制工作

年內,劉家溝鎮在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對所屬的11個鎮村企業進行改制:一是把規模較大、發展前景較好的鎮屬蓬萊市電焊鉗廠產權整體出讓給原法人代表,組建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拍賣規模小、效益低的鎮屬蓬萊市興華塑膠廠,使其轉為民營企業;三是把規模較大,但資不抵債的鎮屬蓬萊市第六塑膠廠,切塊對外分割租賃;四是對8個規模較小的村辦企業實行租賃承包經營。經過改制,全鎮盤活資產5000萬元,增收資金400萬元。

內引外聯項目

年內,蓬萊市橡塑製品三廠與昌邑馬鵬億先生共同投資680萬元,組建了昌邑福鵬印染有限公司。蓬萊市山楂製品廠與煙臺市外貿公司合作,由煙臺市外貿公司提供無息借款280萬元,建成容積1000噸冷風庫(其中氣調庫容積500噸)一座,年內收儲大梨、蘋果1200餘噸。蓬萊市焊接工具有限公司與台灣弘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資160萬元,對壓鑄廠進行技術改造,為台商加工機車配件。蓬萊市海燕塑膠廠與韓國客商合作,投入100萬元,購入配套設備,開展來料加工業務,為外商提供的半成品玩具打色、上漆、包裝,年內實現利稅30萬元。

發展高效農業

年內,劉家溝鎮因地制宜,在布局上抓“一路兩河(煙汕路、烏溝河、戰山河)區域”高效農業示範規劃的落實,在產業結構上重點發展優系果品、畜牧養殖和大棚瓜菜種植三大產業。年內投資43萬元,改接優系紅富士果樹200公頃,果品套袋2500萬個,全年該鎮果品總產量達7762噸;投資100餘萬元,新建千隻種貂場、千頭養豬場、萬隻蛋雞飼養場各1處和肉食雞飼養大棚200個,全年該鎮實現畜牧業收入5572萬元;投入資金340萬元,建成冬暖式高效農業大棚108個、普通拱棚450個,全年大棚瓜菜總產量達470萬公斤,創收990萬元。

私營經濟園區初具規模

年內,劉家溝鎮規劃並建設了以汽車站為中心,向東西兩側輻射的私營經濟園區。該區規劃占地66公頃。通過政策引導,提供優質服務,完善配套設施,年內完成開發26公頃,基本形成框架。至年末,進區企業和工商戶已有43家,入園資金總計1000多萬元,年營業額3200萬元,當年上交稅金110萬元,實現利潤330萬元。

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

年內,劉家溝鎮投資175萬元,實施以攔蓄截流、節水管灌、旱薄地開發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工程52項,改造中低產田66公頃,治理小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發展糧田管灌200公頃,修建攔河閘5道。

提高教育綜合水平

年內,劉家溝鎮投資150萬元,新建高標準中學教室960平方米,進一步完善了語音電化教室和微機室設施。當年,全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成人學校順利通過煙臺市規範化學校驗收。劉家溝中學學生鞏固率為98.5%,畢業率為100%,成為煙臺市級規範化學校,被列為全國理、化、生“STS”實驗點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