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評傳

劉勰評傳,作者張永忠,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描述的是隨著信息科學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長足進步以及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信息已成為人類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如何獲取信息、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已經成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技能,是否善於獲取信息、掌握信息往往是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敘述了劉勰、鍾嶸的生平事跡;通過對其著作《文心雕龍》、《詩品》的剖析,全面地論述他們的文學思想及其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的地位;對於劉勰的佛學思想、史學和諸子學思想以及鍾嶸在政治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觀點,也作了介紹。本書的特點,一是努力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儘可能按照歷史本來的面目加以認識和表述,闡釋文獻力求符合原意,對於一些概念、用語作了較細緻的解釋;二是對於兩位思想家的理論、觀點,努力追溯其歷史淵源,考察它們與時代風氣的關係,並與後世的文論進行比較,從而論述它們產生的必然性,評論它們的歷史地位。本書努力吸取學界已有的成果,同時也有作者自己的心得體會。

作者簡介

楊明,1942年生於四川重慶。196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任中學語文教師。1978年考取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生,1981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該校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教授。著有《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均為王運熙、楊明合著)。

目錄

《劉勰評傳》

《劉勰評傳》

前言

第一章 劉勰的生平

第一節 在定林寺中:入仕之前

第二節 從入仕到出家

第二章 捍衛佛法的《滅惑論》

第三章 不朽的文論著作《文心雕龍》

第一節 《文心雕龍》的性質和全書結構

第二節 文之樞組:關於文章寫作的基本思想

一、論文章的本原

二、論學習經書

三、論學習《楚辭》和酌取緯書

第三節 執正以馭奇,為情而造文

一、提倡風骨,反對訛勢

二、以情緯文,反對繁濫

第四節 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論創作思維

第五節 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論作家個性與文章風貌

第六節 論文辭修飾

一、論聲律、對偶、用典、用字等

二、論比興、誇飾、隱秀

第七節 批評理論與實踐

一、論批評原則

二、評論歷史各體文章

第八節 論文章與時代的關係

第九節 劉勰的思想方法與《文心雕龍》的歷史地位

一、劉勰思想方法的一些特點

二、《文心雕龍》在我國古代文論中的地位

第四章 劉勰論史書和諸子書

第一節 劉勰的史學思想

第二節 劉勰論諸子書

附 《鍾嶸評傳》

第一章 鍾嶸的生平

第二章 《詩品》:我國最早的論詩專著

第一節 五言詩創作和批語風氣之盛

第二節 《詩品》論詩歌的產生和作用

第三節 《詩品》的詩歌審美標準

一、以情感動人為美

二、“乾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

三、要求“自然”、“直尋”,不以用事為貴

四、關於興比賦、深淺、雅俗和永明聲律說的議論

第四節 《詩品》的批評方法

一、品第比較

二、推究源流

三、描述風格

第五節 結束語

索引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語詞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