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中山靖王]

劉勝[中山靖王]

劉勝(前165年-前113年),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異母兄,母為賈夫人,西漢諸侯王。前元三年(前154年),受封中山王。後元三年(前141年),漢景帝去世,漢武帝即位。漢武帝即位之初,大臣們鑒於吳楚七國之亂的教訓,對諸侯王進行百般挑剔,動不動就上告諸侯王的過失。劉勝便把官吏侵奪欺凌諸侯王之事,全部奏報漢武帝,漢武帝就增加諸侯的禮遇,廢止官吏檢舉諸侯王之事,對諸侯王施行優侍親屬的恩惠。劉勝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並認為諸侯王應當日聽音樂,玩賞歌舞美女。元鼎四年(前113年),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諡號靖,史稱中山靖王。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封中山王

劉勝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母為賈夫人。關於賈夫人的家世、名諱皆不詳,賈夫人成為漢景帝的嬪妃後,為漢景帝生有二子,即劉彭祖和劉勝。
前元三年(前154年)六月二十五日,漢景帝封劉勝為中山王。後元三年(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劉勝的異母弟皇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

上奏武帝

劉勝[中山靖王]劉勝——區域圖
漢武帝即位之初,大臣們鑒於漢景帝時期爆發吳楚七國之亂的教訓,對諸侯王們進行百般挑剔,動不動就上告諸侯王們的過失。
建元三年(前138年)十月,劉勝與代王劉登、長沙王劉發、濟川王劉明來京朝見漢武帝。漢武帝設酒宴款待,劉勝在席間聽到音樂聲便哭泣起來。漢武帝問他為什麼哭泣,劉勝回答說:“臣聽說悲傷的人聽不得抽噎的聲音,憂愁的人聽不得嘆息的聲音。所以高漸離擊築在易水之上,荊軻因此低頭而不食;雍門子微吟,孟嘗君為之悒悒不樂。現在臣心中積壓許多憂傷,每當聽到幽妙精微的音樂,不知不覺地就會涕淚橫流。眾人吹氣能將山移動,聚集而飛的蚊子聲音猶如雷鳴,結成朋黨可以抓住老虎。十個男子可以弄彎鐵椎。所以周文王被拘禁羑里,孔子被圍在陳、蔡。這就是眾人成風,累積生害,臣遠離京師亦無親友,莫能為之揚名,眾口一詞,可以致人於死地,叢輕可以折軸,羽翮可以飛翔,受驚後又遇羅網,潸然流涕。臣聽說白日日光照射,陰暗處都能照到;明月照耀夜晚,蚊蟲也能見到。但云氣密布,白晝也昏暗;塵埃散布,昏暗不見泰山。為什麼?因有物遮蔽。如今臣阻塞聽不到什麼,讒言之徒蜂擁而生,道途遙遠,臣什麼也聽不到,暗自傷心。臣聽說土地廟裡的老鼠不能用水灌,屋裡的老鼠不能用煙燻。這是為什麼?是因為這種老鼠託身的地方的緣故。臣雖輕微,但有幸得到皇上的親近重用;地位雖卑下,但能作為東方的藩臣,從親屬關係說來,還是皇上的哥哥。現在朝廷群臣與皇上之間沒有血緣親情,沒有承擔國家的任何重任,卻結成朋友黨發出偏私的議論,相互勾結,使宗室皇族受到打擊和排斥,骨肉親情冰雪般融化,臣私下很為此悲傷。這就是伯奇所以流離失所,比干所以身首分離的原因。《詩經》上說‘我的心憂傷,猶如棒槌把心搗;和衣而臥長嘆息,憂傷使我人衰老;心裡苦悶說不完,好像頭痛發高燒。’,這便是在說臣下。”
劉勝把官吏侵奪欺凌諸侯王的事,全部向給漢武帝奏報。於是,漢武帝就增加對諸侯的禮遇,廢止有關官吏檢舉諸侯王不法行為的文書,對諸侯王施行優侍親屬的恩惠。後來,漢武帝採用大臣主父偃的計謀,使諸侯以私恩自己分地給子弟,而朝廷為他們制定製度和封號,就另為朝廷屬郡。朝廷有厚恩,而諸侯之地就漸漸分散削弱變小。

喜好酒色

劉勝為人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劉勝常與同母兄趙敬肅王劉彭祖相互指責說:“兄長為王,專門代官吏治事。為王應當日聽音樂,玩賞歌舞美女。”劉彭祖說:“中山王只管奢侈淫樂,不輔佐天子安撫百姓,怎能稱為藩臣!”元鼎四年(前113年)二月,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共在王位四十三年,諡號靖,史稱中山靖王。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漢景帝劉啟
母親:賈夫人

兄弟姐妹

兄弟
臨江閔王劉榮
河間獻王劉德
臨江哀王劉閼於
魯恭王劉余
江都易王劉非
長沙定王劉發
趙敬肅王劉彭祖
膠西王劉端
漢武帝劉徹
廣川惠王劉越
膠東康王劉寄
清河哀王劉乘
常山憲王劉舜
姐妹
平陽公主(陽信公主)
南宮公主
隆慮公主(林慮公主)

王后

竇綰(竇太后的侄孫女)

兒子

中山哀王劉昌
廣望節侯劉忠
將梁侯劉朝平
薪館侯劉未央
陸城侯劉貞
薪處侯劉嘉
陸地侯劉義
臨樂敦侯劉光
東野戴侯劉章
高平侯劉喜
廣川侯劉頗
乘丘節侯劉將夜
高丘哀侯劉破胡
柳宿夷侯劉蓋
戎丘侯劉讓
樊輿節侯劉修
曲成侯劉萬歲
安敦於侯劉傳富
安險侯劉應
安道侯劉恢
澎侯劉屈氂(漢武帝末年任丞相)

墓葬

基本簡介

劉勝的墓室圖樣劉勝的墓室圖樣
中山靖王墓,又稱滿城漢墓,是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合葬墓,位於河北省滿城縣縣城西南1.5公里陵山主峰東坡。1968年發現,同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隊聯合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靖王墓系鑿山為陵的大型崖墓。南北並列,墓門相距約120米。劉勝墓東西全長51.7米,南北寬37.5米,最高處6.8米,容積約2700立方米。竇綰墓東西長49.7米,南北寬65米,最高處7.9米,容積達3000立方米。兩墓形制和結構大體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後室六部分組成。後室分為門道﹑主室和側室三部分。洞室頂部作拱形或穹窿頂,壁作弧形,墓內有排水設施。中室和後室之間設有石門。劉勝墓的甬道﹑耳室和中室、竇綰墓的中室,建有瓦頂木構房屋。劉勝墓墓道口以土坯封門,竇綰墓以磚封門,中間澆鑄鐵水。

出土文物

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
兩墓內隨葬品6000多件(套﹑副),品種齊全,放置有序。以陶器數量最多,銅器次之,還有鐵器﹑金銀器﹑玉石器﹑漆器和紡織品等類。劉勝墓南耳室和甬道象徵車馬房,放置車﹑馬;北耳室象徵倉庫和磨房,放置盛貯糧食﹑魚肉及炊飲的各種陶器﹑石磨和推磨牲口;中室象徵廳堂,放置大量銅器﹑陶器﹑鐵器﹑金銀器等生活用器;
後室象徵內室,放置棺槨及貴重物品。竇綰墓隨葬品布置情況與劉勝墓相似。特別重要的是第一次發現了兩件完整的“金縷玉衣”和鑲玉漆棺。“玉衣”全部由長方形﹑方形﹑梯形﹑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等玉片拼合,玉片各角穿孔,用黃金製成的絲縷加工編綴。玉衣分頭部﹑上衣﹑褲筒﹑手套和鞋五部分。劉勝玉衣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竇綰玉衣全長1.72米,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約700克。劉勝的髹漆棺槨已朽。竇綰用鑲玉漆棺,棺內壁鑲滿琢磨光滑的玉板192塊,外壁塗漆,並用玉璧裝飾。棺蓋和棺的兩側壁各鑲2行玉璧,每行4塊,棺的兩頭各鑲1塊大玉璧,共26塊。
隨葬品中的銅器造型優美,裝飾華麗,鑄工精湛。其中很多銘刻“中山內府”,如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錯金銀鳥篆文壺﹑鎏金銀蟠龍紋壺﹑鎏金銀鑲嵌乳釘紋壺﹑騎獸人物博山爐和各種燈具等,都是難得的藝術瑰寶。
金縷玉衣
劉勝[中山靖王]金縷玉衣
西漢。通長188厘米。玉片有綠色灰白色、淡黃褐色等。共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千克。用金絲將玉片編綴成人形,頭部由頭罩、臉蓋組成,上身由前後衣片、左右袖筒及左右手套組成,下身由左右褲筒及左右足套組成,皆能分開。玉衣內頭部有玉眼蓋、鼻塞、耳、口琀,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門塞。周緣以紅色織物鎖邊,褲筒處裹以鐵條鎖邊,使其加固成型,臉蓋上刻劃眼、鼻、嘴形,胸背部寬闊,臀腹部鼓突,似人之體型。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的殮服,按等級分為縷、縷、縷三等。皇帝的玉衣用金縷。中山靖王劉勝是諸侯王,也服用了金縷玉衣。出土時,衣內僅見幾枚牙齒琺瑯外殼和一些粉末狀骨渣。故玉衣和九竅塞並未能保存屍體不朽。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現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歷史價值

中山靖王墓規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確,隨葬品豐富,並首次出土了完整的“金縷玉衣”,不僅為研究漢代諸侯王貴族的喪葬制度有著重要價值,而且為研究漢代的冶煉、鑄造、制玉、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發展情況提供了重要資料。

史書記載

劉勝[中山靖王]劉勝
中山靖王勝以孝景前三年立。武帝初即位,大臣懲吳、楚七國行事,議者多冤晁錯之策,皆以諸侯連城數十,泰強,欲稍侵削,數奏暴其過懲。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多自以侵冤
建元三年,代王登(劉登)、長沙王發、中山王勝、濟川王明來朝,天子置酒,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曰:臣聞悲者不可為累欷,思者不可為嘆息。故高漸離擊築易水之上,荊軻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嘗君為之於邑。今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
眾喣漂山聚蚊成雷朋黨執虎十夫橈椎。是以文王拘於牖里,孔子厄於陳、蔡。此乃烝庶之風成,增積之生害也。臣身遠與寡,莫為之先,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叢輕折軸羽翮飛肉,紛驚逢羅,潸然出涕。臣聞白日曬光,幽隱皆照;明月曜夜,蚊虻宵見。然雲蒸列布,沓冥晝昏;塵埃布覆,昧不見泰山。何則?物有蔽之也。今臣雍閼不得聞,讒言之徒蜂生,道遼路遠,曾莫為臣聞,臣竊自悲也。
臣聞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則?所託者然也。臣雖薄也,得蒙肺附;位雖卑也,得為東藩,屬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卻,骨肉冰釋。斯伯奇所以流離,比干所以橫分也。《》雲“我心憂傷,惄焉如搗;假寐永嘆,唯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臣之謂也。
具以吏所侵聞。於是上乃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加親親之恩焉。其後更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輒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雲。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百二十餘人。常與趙王彭祖相非曰:“兄為王,專代吏治事。王者當日聽音樂,御聲色。”趙王亦曰:“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稱為藩臣!”四十二年薨。子哀王昌嗣,一年薨。子康王昆侈嗣,二十一年薨。子頃王輔嗣,四年薨。子憲王福嗣,十七年薨。子懷王循嗣,十五年薨,無子,絕四十五歲。成帝鴻嘉二年,復立憲王弟孫利鄉侯子云客,是為廣德夷王。二年薨,無子,絕十四歲。哀帝復立雲客弟廣漢為廣平王。薨,無後。平帝元始二年,復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廣德王,奉靖王后。王莽時絕。

歷史評價

班固漢書》:“勝為人樂酒好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