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山東省膠東半島東北角威海市劉公島,是清代北洋海軍提督署所在地,有提督署、水師學堂、碼頭、船塢、炮台、丁公府、丁公祠等建築。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官兵在黃海英勇抗擊日本海軍,“致遠艦”艦長鄧世昌等壯烈犧牲。日軍分海、陸兩路圍攻威海,水師官兵力戰不敵,全軍覆沒。水師提督丁汝昌等殉國於劉公島。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正文

劉公島位於山東省威海市威海灣內,東西長約4公里,南北寬 1.5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3.5米。與遼東半島的旅順共扼渤海咽喉。光緒十三年(1887)北洋艦隊正式編成,設北洋海軍提督署於劉公島,丁汝昌任提督,擁有戰艦22艘。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9 月17日,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鴨綠江口外黃海海面進行主力決戰,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犧牲。翌年 2月,日軍分水陸兩路圍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在劉公島外海面與日軍激戰數日,力戰不敵,全軍覆沒,丁汝昌殉國。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北洋海軍提督署亦稱水師提督衙門,在劉公島中部偏西,依山臨海,坐北朝南。建築為清式單層舉架,磚木結構。沿中軸線建廳堂三進,兩側為配房和廂房,共68間,房前有廊相通。周築圍牆,占地約1.39萬平方米,大門額題“海軍公所”,為李鴻章手書。門前構築左右角樓和東西轅門,為大典會操場所。西南建二層樓式瞭望台。正廳自南向北分別為禮儀廳、提督廳和祭祀廳,配房廂房分別為總兵、副將、洋員教習辦公室及提調室、文武值班室等。二進院內建有地下儲水池,容積約 300立方米。設兩個明井口,上覆鐵蓋。
甲午戰爭紀念地尚有丁公祠、水師學堂、鐵碼頭、島上炮台和日島炮台等遺址、遺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北洋海軍提督署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使用,1978~1984年進行大修。1985年 4月移交文物部門,設立劉公島文物管理所。現正廳內有甲午海戰陳列,展出有關文物、圖片、資料。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