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北京大學副校長]

劉偉[北京大學副校長]

劉偉(1957年1月—),男,漢族,祖籍山東蒙陰,生於河南商丘,,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協助校長負責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工作及體育工作,分管文科科研、圖書館、檔案館、校史館、博物館、綜合體育館、出版社和產業等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劉偉劉偉

劉偉,1957年出生於河南商丘中共黨員。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先後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畢業後留校任教,1989年晉升副教授,1992年晉升教授,1994年被評定為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研究”的首席專家、曾兩次獲得“孫冶方經濟學著作獎(1994、1996)”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經濟學二等獎(第二、第三屆)。併入選新世紀首批國家級“萬千百人才計畫”。

1993年任北大經濟學院副院長,2002年任北大經濟學院院長,現兼任《經濟科學》主編,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市青聯副主席等。

經歷

1974年11月至1978年2月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工作,

1978年春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學習,

1982年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4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0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84年起留校任教至今,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2006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2年至2010年7月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2007年任校長助理。

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3年9月起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主要學術活動領域

政治經濟學中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制度經濟學中的轉軌經濟理論,發展經濟學中的產業結構演變,轉型經濟中的產權問題。圍繞上述領域,已發表學術論文(核心刊物)已逾百篇,僅《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和《北京大學學報》三份高水平學術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就已達20篇。出版的學術著作已達多部。

獲得學術獎勵

包括兩次獲得“孫冶方經濟學著作獎(1994、1996)”,兩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經濟學二等獎(第二、第三屆),兩次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第四、第七屆),兩次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第五、第六屆),獲全國首屆青年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995)。

怪論與爭議

劉偉劉偉

堵車是城市繁榮的標誌

2003年1月15日,中國新聞網 和人民網引用北京青年報署名王麗文的文章說: 正在參加北京市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的政協委員、經濟學家、 北京大學教授劉偉語出驚人: “我把堵車看成是一個城市繁榮的標誌,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堵車,那它的經濟也可能凋零衰敗。”此後10年來,各種論壇和微博上不斷有文貼拿劉偉這句話來嘲諷他,暗指交通阻塞治理不力,劉偉為各地方政府狡辯。2003年第三期人民網-時代潮 ,標題為『堵車標誌著城市繁榮?』的文章里揶揄了劉偉: 點評:“想起了錢鍾書的比喻:牙縫裡塞進了肉屑,雖然難受,但表示飯菜吃得好!”不過,該文透露了劉偉“堵車繁榮論”的語境。時代潮這么說: 是否應該大力發展小汽車,至今仍是專家學者爭論的焦點。 劉偉的“堵車繁榮論”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2003年當時的年代背景下,全國正在研討是否應該大力發展小汽車行業。拋出“堵車繁榮論”,目的是推動小汽車行業大力發展。當今已經是2013年、10年過去了,小汽車猛增、而相關軟硬體環境配套沒有跟上,把當年的“堵車繁榮論”引用過來,當做學者們為地方政府開脫、為交通阻塞治理不力做狡辯,顯然是斷章取義了。2013年10月20日,編輯本段時,在北青網上沒能查到中國新聞網和人民網引用的那段文字。

水災刺激需求拉動增長

2009年1月8日,人民網 和北青網 里刊登了署名“記者陳昊旻”的文章《經濟學家駭人語錄網上流傳》。文中收錄了厲以寧、張曙光、張維迎等十七位著名經濟學家的30條言論。其中有一條是劉偉的,全文引用如下: 我把堵車看成是一個城市繁榮的標誌,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如果一個城市沒有堵車,那它的經濟也可能凋零衰敗。 (1998年特大)水災刺激了需求,拉動增長,光水毀房屋就幾百萬間, 所以水災拉動中國經濟成長1.35%。 ——劉偉 (北大經濟學院院長,“京城四少”之一)兩篇文章均沒有提及劉偉說這番話的背景,在編輯本節內容時,筆者在谷歌、百度、必應等搜尋引擎上,動用了筆者力所能及的搜尋技術,未能查到任何內容、幫助我們了解清楚劉偉說這番話的前後語境。既沒有查到劉偉忽視受災民眾的苦難的言論,也沒有查到劉偉體恤受災民眾的苦難的言論,更沒有查到劉偉期盼水災到來、以利於拉動經濟之類的言論。近幾年內,新浪微博上每隔幾個月,就會有類似於『北大副校長劉偉說水災拉動中國』的文貼。下面舉幾個典型的例子:(1)2011年9月6日17點57分,@股票平台太極牛網發表,該微博被轉發3091次,被評論1087次。
(2) 2012年12月19日11點58分,@思想聚焦 發表,該微博被轉發1560次,被評論614次。(3) 2013年10月17日23點24分,@山東衛視張曉磊發表,該微博被轉發13152次,被評論6845次。轉發和評論的次數均為截止2013年10月20日18點22分的數據。有評論從經濟學理論上批評劉偉的這種思路是“破窗謬論”;絕大多數評論指責劉偉出言不慎,身為北大副校長不體恤受災民眾的疾苦,片面強調災害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有評論說: 出言不慎理當指責,但如說『洪水帶來災難,我們痛心疾首;如國人團結起來, 大力支援災區復興,徹底核查隱患、固堤強壩、疏渠分流、消除隱患,豈不既 拉動經濟,且再無憂患,功垂千秋呀』八面玲瓏、滴水不漏,也會有人指責為 五毛校長的吧。意為要執其一端以攻之,總是能夠找到藉口的。

要點

“北大副校長劉偉說堵車是城市繁榮的標誌”這句話是斷章取義的“北大副校長劉偉說水災拉動增長”這句話語境不明,無法判斷什麼。語料都是2009年以前的,不宜反覆炒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