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山救母[神話傳說]

劈山救母[神話傳說]

二郎神楊戩劈開桃山救母的神話故事,作為民間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自古以來,有關二郎的大量傳說,甚至影響至地名、山名。宋以後各地多建有二郎廟。 劈山救母只是他許多傳說中的一個,存在文學作品《西遊記》,宗教典籍《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開山寶卷》里記載了他劈山救母的故事。

神話來源

二郎神是民間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有關於二郎神傳說在歷史上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在漫長流傳過程中,不斷的發展演變,從宋代的二郎搜山降魔到元代的擔山趕日 再到明代的劈山救母,二郎神的擔山趕日比劈山救母的影響還要大。擔山趕日的源頭也比救母更早,二郎神擔山趕日的故事來自古蜀, 後人將二郎神擔山趕日的故事結合進了劈山救母,演變成擔山救母。現存有明嘉靖三十四年無名氏《二郎寶卷》,二郎得到天上鬥牛宮西王母的指點,“擔山趕日”,劈山救出母親雲華仙女。明代小說《西遊記》也記載二郎神劈山救母的神話傳說。

書籍記載

二郎寶卷

二郎寶卷 二郎寶卷

明嘉靖三十四年無名氏《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一了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開山寶卷》 《二郎寶卷》主要演述二郎真君的出身歷史:二郎神的父親楊天佑是上天“金童臨凡”,母親雲華仙女戀舊情下凡與楊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違犯天條,為花果山孫行者所困,被壓於太山之下。後來,二郎神得到西王母的指點,“擔山趕太陽”,劈山救出母親雲華仙女。此寶卷按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應為乙卯年,若按壬戌年則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最晚時計算也比最早出版金陵世德堂刻《西遊記》本早三十年,其中有關二郎神身世的內容與《西遊記》吻合,而且還牽連上與悟空的恩怨,很值得研究。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載:"西王母姓楊,諱回",而在有些傳說和寶卷中又說二郎神與西王母有著血緣關係,是她的外孫子,也許他姓楊與此有關吧。

“開山斧,兩刃刀,銀彈金弓;升天帽,蹬雲履,騰雲駕霧;縛妖鎖,斬魔劍,八寶俱全。照妖鏡,照魔王,六賊歸順;三山帽,生殺氣,頂上三光;八寶裝,四條帶,腰中緊系;黃袍上,八爪龍,紫霧騰騰。”“二郎變化有神通,八裝聖寶緊隨跟……後收七聖為護法,白馬白犬有前因……梅山七位尊神聖,歸依爺上拜兄弟。帥將跟隨常擁護,天地同春成神聖。白馬爺乘神坐驥,白犬神嗷緊跟巡。貫會降妖捉鬼怪,邪崇精靈影無蹤。”(見《二郎寶卷。心猿不動品第十一》)
《二郎寶卷》中涉及的唐僧取經故事,如二郎救母把行者壓在山下,和後來的吳承恩定本全不相同。這是嘉靖年間的作品,才有這樣的自由。到嘉靖以後,取經故事有了統一的結構,便不容易自由改造了”見《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

西遊記

名著《西遊記》“第六回小聖施威降大聖”

大聖見了,笑嘻嘻的,將金箍棒掣起,高叫道:“你是何方小將,輒敢大膽到此挑戰?”真君喝道:“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這反天宮的弼馬溫猢猻,你還不知死活!”大聖道:“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罵你幾聲,曾奈無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這郎君小輩,可急急回去,喚你四大天王出來。”真君聞言,心中大怒道:“潑猴!休得無禮!吃吾一刃!

說唱記載

太平歌詞

清朝新出二郎神劈山救母,形成於清代,由民間戲曲演變來的太平歌詞中記錄了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圖為清末北京致文堂刊本《太平歌詞·新出二郎神劈山救母》

清末北京致文堂刊本新出二郎神劈山救母 清末北京致文堂刊本新出二郎神劈山救母

新出二郎劈山救母片段

言的是:
二郎爺來本姓楊,身穿道袍鵝蛋黃。手使金弓銀彈子,梧桐樹上打鳳凰。
打了一隻不成對,要打兩個配成雙。有心打它三五個,怕誤擔山趕太陽。
十三個太陽壓十二,留下一個照下方。玉皇爺一見心歡喜,排下酒宴請二郎。
二郎爺登的酩酊醉,躺在長生不老床。“人人俱有生身的母,我二郎無有養育娘。”
玉皇見問眼含淚,叫了聲“金花太子楊二郎!要問你那生身母,殿後雲問你老娘。”
二郎聞聽心歡喜,邁開仙足走慌忙。二郎來在那凌霄殿,手拉王母叫老娘。
“是人都有父合母,我二郎為何無有生身娘?”王母見問眼含淚,叫聲御甥你聽端詳........

二人轉

二人轉《劈山救母》故事梗概是:玉帝三女兒與楊天昊,所生之子楊二郎,年已一十二歲,未見過生身之母,經詢問姥姥王母娘娘始知被壓在桃花山下。二郎要想救母親,必須要用老君的開山斧。然而,開山斧又被妖王所盜,流入下方。楊二郎費盡周折,打敗盜斧妖王,得 斧在手,劈開桃花山,救出母親,回到天宮,一家三口團聚。

節選:

太陽出來照下方

表一表金瓜太子楊二郎

手使金弓銀彈子

梧桐樹上打鳳凰

上打一隻不成對

下打一隻配成雙

有心再打三五個

誤了擔山趕太陽

十三個太陽趕走十二個

留下一個照下方......

節選二

你母親人稱白蓮公主

她也臨凡到下方

到下方許配給哪一個

許配你父楊天罡

翠花宮裡生下一個子

生下了金瓜太子你叫楊二郎

你母親生你三天整

節選三:

瑭琅琅開山大斧掉在了地當央

楊二郎大斧忙揀起

抗起大斧走慌忙

行行走來的快

這玻璃樁在面旁

我把大斧忙舉起

好似九牛二虎把我幫

手使大斧砍下去

一座大山兩分張

裡邊閃出來游沿道

我看見我母張三娘

站著不敢來講話

一摟鎧甲跪當央

甦醒吧來甦醒吧

來了你兒楊二郎.......

戲劇記載

湖南花鼓戲

《桃山洞》

玉帝與王母女兒張二姐,王母叫二姐下凡嫁楊天龍(即楊天佑),生下二郎,後王母要二姐回天宮,二姐念夫妻恩情,留戀人間真情,不肯回天宮,被王母罰貶桃山洞。後二郎斧劈桃山救母。

陝西漢劇

《破桃山》

玉帝之女張雲台離宮下凡,以柳樹為媒與四川楊萊巷楊天佑婚配。惹動了桃山女妖孫七妹前來搶親。二人爭戰;七妹大敗,回山搬動了大妖袁洪下山大戰張雲台,屢戰屢敗,後盜了張雲台之水靈旗,才把張雲台打入桃花洞中。
在此之前,雲台和天佑生了一子,叫家院楊來抱到大街上去找百歲老翁起名。遇見了老君,給起名二郎楊戩,遂騙過楊來把二郎帶在兜率宮中撫養成人,送去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那裡拜師學法,學就了七十三變化,九牛二虎之力,手提三尖兩刃刀,引嚎天犬,騎上雲霧馬下山救母,大戰袁洪。袁洪招架不住,請來了太陽神君前來助戰。這就是民間那段有名的傳說,二郎擔山攆太陽的富有浪漫主義的神話故事。隨後,太陽神君狼狽逃竄,袁洪兵敗梅山,孫七妹死於嚎天犬之口。楊戩救出母親張雲台重回楊萊巷與楊天佑團聚。此劇又名“桃山救母”。

相關地點

河南舞鋼二郎山

二郎山景區位於舞鋼市石漫灘水庫南岸,緊鄰市區,是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之一,景區占地面積 12 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觀百餘處,有雄偉壯觀的觀景台,高聳入雲的玉皇金殿,瓊漿漫溢的龍王壁瀑布,幽雅靜謐的忘憂谷及娛樂休閒的情人島等,是國家AAAA級景區。相傳,二郎擔山趕太陽行走至此,造就了尖山、平山、長嶺山等七座山峰,形成了的二郎山。

河南舞鋼二郎山 河南舞鋼二郎山

二郎山景區有五頂國際、國家級桂冠:是國際龍舟賽基地、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皮划艇訓練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

傳說一:二郎神的父親楊天佑是上天“左金童臨凡”,為確州城內書生。母親雲華女戀舊情下凡與楊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違犯天條,為花果山孫行者所困,被壓於太山之下。後來,二郎神得到天上鬥牛宮西王母的指點,“擔山趕太陽”,劈山救出母親雲華仙女,反而用太山壓住孫行者。《二郎寶卷》是這樣描繪二郎神劈山救母的:“開山斧,兩刃刀,銀彈金弓;升天帽,蹬雲履,騰雲駕霧;縛妖鎖,斬魔劍,八寶俱全。照妖鏡,照魔王,六賊歸順;三山帽,生殺氣,頂上三光;八寶裝,四條帶,腰中緊系;黃袍上,八爪龍,紫霧騰騰。”(見《二郎寶卷,求籤桂造品第十》)

傳說二:天府有個神通廣大的二郎神楊戩,其力大無比,武藝超群,練就九轉元功,

河南舞鋼二郎山二郎神像 河南舞鋼二郎山二郎神像

能七十二變,且長有三昧火眼,還有隻十分厲害的神犬,寸步不離,唯命是從,使二郎神如虎添翼,常有驚人之舉。因而威名遠震,眾生敬仰。

青州雲門山劈山

雲門山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雲門山石窟及石刻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州雲門山劈山 青州雲門山劈山

位於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城南約6公里,東臨磨臍山,北面雲門山。雲駝諸峰與其山勢相連。由劈峰、神龜峰、人中峰、佛鼻峰四峰組成,主峰劈峰遠望似刀砍斧劈,一分為二,故稱“劈山”,也稱劈頭山。

青州自古以來就是名城重鎮和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有“三山連翠,障城如畫”之譽。其中雲門山、雲門洞和劈山的劈峰都為天然形成,老百姓覺得這是“鬼斧神工”,只有神仙才能辦到,“二郎神擔山的傳說”由此誕生。此傳說中的十字村原名鳳凰村,明朝工部尚書鍾羽正告老還鄉回到青州時,曾為十字村種槐打井,當時該村已因為此傳說而改名。據此判斷,該傳說最晚也起於明朝,有400多年的歷史。

故事有三種版本,第一種版本:

在遠古時代,天上有十個太陽,而且這些太陽都很懶,喜歡扎堆且不願移動,導致到處乾旱,民不聊生。二郎神為了造福百姓,於是從太陽升起的地方開始追趕它們,讓它們到處活動以便使莊稼受熱均勻。因腳力太快,於是二郎神就拿根扁擔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挑了兩座山,追著太陽飛跑。

從東海一口氣跑到青州地面,眼看快攆上太陽了,楊二郎覺著鞋裡有土,硌得腳挺不舒服,就停住腳,放下擔子,磕了磕鞋裡的土,這些土就成了一座山,因有股臭味,就叫臭山。後來改了名,就是鄭母的香山。磕完土,楊二郎抬頭一看:嗬!太陽跑遠了。他不敢怠慢,挑起兩座山又大步追趕。走到青州城南,猛然覺得肩頭一顫,回頭一看,不好!原來是走得太急,後頭的一座山被挑豁了口,眼看著不能再挑了。楊二郎氣得把扁擔一扔,伸手在地上畫了個“十”字做記號。楊二郎挑的那兩座山留了下來。那座豁了口子的是劈山,另一座就是雲門山,雲門洞就是楊二郎穿透的。楊二郎當年畫的“十”字和扁擔頭上掉下來的寨子,就是雲門山和劈山下的十字、寨子兩個村莊。因為二郎神的追趕,這些太陽嚇得到處亂跑,久之養成了習慣,有規律地移動著,有了日出日落,天下百姓終於減輕了痛苦。

第二種版本:

雲門洞 雲門洞

很久以前,有一個神話傳說,玉皇大帝和楊二郎的母親是同胞兄妹,因楊二郎的母親不守天規,私生楊戩,被玉皇大帝壓在仰面大佛山底下,受盡苦難。楊二郎長大成人以後,聽說此事後向玉皇大帝要母親,玉皇大帝說:“你娘犯了天規,被壓在仰面大佛山底下,受到懲罰是應該的;但是,你是個孝子,尋母也是應該的,你若能把兩座大山搬走,就能救出你母親。”楊二郎為了救母,想盡辦法,用一根長長的扁擔,一頭挑著雲門山,一頭挑著仰面大佛山,向前行走,途中突然間聽到“嘭”的一聲巨響,就在仰面大佛山的山頂端,豁開一道十幾米深的劈縫,兩山“撲通”一聲落在青州地面,這就是雲門山和劈山。劈山也叫仰面大佛山。扁擔寨蹦到地上,取名為寨子村。

第三種版本:

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之時,玉皇大帝就讓他的十二個兒子變成十二個太陽,按法定規矩,輪流在天上值班,給人間光明和溫暖。剛開始,十二個太陽很遵守既定法規,一天一個在天上從早到晚值班,人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有一天輪到小太陽值班了,小太陽正在睡懶覺,不想出來值班,就裝病說:“我病得不行,讓大哥替替我吧!”大太陽就替小太陽出來值班了。

有一天輪到二太陽值班了,二太陽也不願意出來值班了,就說:“我有病,讓大哥替我值班吧!”大太陽沒法,又出來替二太陽值班了。這樣時間一長,不是這個裝病,就是那個有事,有時有替的,有時就沒有值班的,一下亂了套。大太陽一生氣就召集其他十一個太陽開會,商量怎樣值班。不料其他十一個太陽一起起鬨說:“天天一個出去多沒意思,咱們都出去值班多熱鬧。”於是,十二個太陽就不按法定規矩輪班,一會兒一起在天空中,一會兒一起在宮中玩耍。一起出來時,曬得大地一片焦枯,寸草不長;一起休息時,弄得天昏地暗,冰封四海,民不聊生。人們見太陽不管大家的死活,就一齊到二郎廟去給二郎神燒香,求他老人家給做主。

二郎神正在入定修行,忽聞香氣一陣一陣撲來,聽見求拜訴告聲一片,便睜開天眼一觀,見是十二個太陽一齊在天上作亂,把大地烘烤成一片焦土。不由心中大怒,來不及去取兵器,順手拿起一根點香用的麻秸棍,吹了一口仙氣,穿了兩座大山擔著,領著哮天犬出來捉拿太陽。

十二個太陽一見二郎神擔著兩座山氣勢洶洶地趕來,急忙逃跑,它們在前面跑,二郎神領著哮天犬在後面攆,攆呀攆,一下攆住一個,二郎神就把它壓在山下,一會兒又攆上一個,就又壓在山下,攆呀攆呀攆,逮呀逮呀逮,一口氣逮了十一個,這一下剩下的那一個更害怕了,跑到青州城南實在跑不動了,眼看要被二郎神逮住。忽然間看見前面有一大蓬馬芷菜,就“嗖”一下鑽在馬芷菜底下藏起來。這時一個老婆婆端著一個洗臉盆,在河灘尋水洗衣裳,二郎神過來不見了太陽,就問老婆婆:“你見太陽來沒有?”

這個老婆婆抬頭一看,“嘿呀”了一聲說:“你這個人才異樣哩呀,怎么麻秸棍還能擔山,折不了?”只聽“咔嚓”一聲,麻秸棍折成兩圪節,兩座山也落了下來。二郎神一見法術讓老婆婆給說破啦,就讓哮天犬去尋,哮天犬一下聞到太陽在馬芷菜下,就撲上去咬,嚇得太陽丟了紅光,臉上沒了血氣,變成一個黑蛋蛋,這時天變黑了,老婆婆說:“都逮了,天下人怎么活呀,快讓哮天犬不要咬了。”說罷敲起了洗臉盆,哮天犬一聽敲臉盆就不咬了,跑到了二郎神身邊。二郎神睜開第三隻眼一看,原來老婆婆是王母娘娘變的,就沒有吭氣,一屁股坐在一個山窪窪里,休息了一下後急忙爬起來迴轉天宮去了。

由於王母娘娘敲臉盆嚇走了哮天犬,後來人們稱日蝕是天狗吃太陽,一見日蝕就像王母娘娘那樣敲臉盆救太陽,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著。

“二郎神擔山的傳說”結合中國古代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二郎神,肩挑雲門山和劈山追趕太陽的故事,形象介紹了青州雲門山、劈山、香山的來歷和十字、寨子等村落形成的故事。另外,本傳說結合神話人物二郎神擔山追太陽的故事,把現實景點雲門山、香山、劈山、十字村、寨子村等連在一起,情節生動,該傳說對於宣揚中華民族美德、豐富地域文化內涵、增進旅遊文化魅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隨著各種時尚文化的傳播與流行,“二郎神擔山的傳說”這一民間文化的經典之作已逐漸被當代人所淡忘,此故事有三個版本,但熟悉並能講述此故事的老人相繼去世,面臨著後繼無人的狀況。雲門山等旅遊景點的文化背景也面臨著被人遺忘的問題,甚至連青州市旅遊景點的導遊也很難完整地向遊客講述這一故事。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古老的傳說,現已蒐集、記錄、保存該傳說的多個版本,將其分類,建立完整的申報檔案,列入第一批青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第二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進行保護和傳承。同時,利用文字和錄音、錄像等手段,對該傳說進行全方位的記錄,並收集刊載該傳說的書籍雜誌以及與傳說有關的所有實際景點照片,同時對該傳說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對傳說形成的背景、歷史、發展、過程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並通過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擴大其影響程度,使該傳說得以完整地傳承下去,為青州雲門山景區及周邊地區的人們豐富文化內涵,起到了積極向上的教育宣傳意義。

二郎山莊

二郎山莊 二郎山莊

二郎山莊位於吉林省四平市山門鎮境內,建於1993年9月,位於海拔二百九十三米號稱長白第一山上,總投資410萬元,年接待旅遊10萬人次。

它是“楊二郎趕山”故事的所在地,根據其優美動聽的傳說,二郎山莊是吉林省省級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景區由眾多景觀構成。踏上登山的台階,迎面是高大的石樓牌坊,牌樓匾額上是溥傑先生題寫的“二郎山莊”四個大字。山上150米的仿古長廊由“平步亭”、“佛犬亭”、“鴛鴦亭”和“垂花門”相連延續。神台上是手執“趕山鞭”,帶著“哮天犬”的楊二郎白玉神像。景區內還有二郎神宮、青雲寺、財神堂、觀音堂、歷代帝王宮、美女薈萃宮、十八層地獄等景點。

•二郎神宮

是二郎山莊的主體景點,高檔次的仿古建築,占地面積一千二百平方米。整個景點共分八大展室:濟公活佛,二郎奉旨下凡,二郎擔山,鞭打三王,二郎救母,杏花山,地游宮,妖狐洞。燈光、音響、電動、煙霧,置景溶為一體,雷同仙境,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撲朔迷離,今古奇觀。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日為二郎山莊廟會,吸引大批遊人、香客,屆時在廟外進行地方戲曲表演。

•關於二郎山莊的詩歌

(一)拾階而上二郎山,攜手迴廊兩重天,風吹鳥語蟬鳴靜,怡然自得心自寬。

(二)二郎山莊二朗神,劈山救母抖精神,嘶鳴長空嘯天犬,不是仙來也是神。

(三)峭壁崖前說飛瀑,殞身玉碎不在乎,但使殉情真仗義,敢問幾人挺傲骨。

(四)風吻白雲芳草青,櫻桃紅粉透晶瑩,山莊一背情意重,相知相念共餘生。

二郎神文化遺址公園

坐落於江蘇省灌南縣城北1公里處的五龍口,地處五河交匯處的灌河河口。作為灌南縣新興的旅遊項目景點,總投1.2億元,開發用地395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該園的建成是灌南為實現地區文化繼承和旅遊開發而實施的重要舉措。

慈孝閣 慈孝閣

2010年早些時候,灌南縣曾舉行過一次旅遊資源評審會,李洪甫等學者建議:挖掘二郎神文化遺蹟、軼事的人文資源,突出景觀個性。2010年5月,連雲港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公布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連政發〔2010〕41號),灌南縣文化館申報的“二郎神的傳說”項目被列入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灌南縣二郎神文化遺址公園應運而生。

公園由《西遊記》研究專家李洪甫教授策劃,著名古建築專家潘谷西教授領銜設計,公園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規模之大,為全國所有二郎神廟之首,是蘇北魯南地區最大的道教場所。

公園全部是廟宇式結構,由二十四個展廳和景點構成。在這其中,獻殿展示了灌江口老百姓口口相傳的,關於二郎神的各個神話傳說,廟後豎旗桿、二郎神劈山救母、斬蛟治水等等,主要有真君殿、慈孝閣、斬蛟台、團圓宮、二聖斗變園、3D動漫影城等多個景點,景區同時開發《西遊記》及二郎神文化衍生產品。該公園於2010年5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於2012年4月實現試開園,經過不斷的完善和建設,是二郎神文化傳承展示基地,也是蘇北魯南地區最大的道教場所,更是“淮海西遊文化旅遊圈”的重要景區,高峰期,日接待遊客萬餘人次。

公園全部是廟宇式結構,由山門、獻殿、寢殿、正殿、團圓宮、慈孝閣、斬蛟台、青莊湖等二十四個展廳和景點構成。在進入展區之前,牌樓兩邊的牌匾映入眼帘,南面的一塊是由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書寫的“楊二郎故里”,面北的一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民族文化研究專家胡曉偉先生的墨跡“西遊秘境”。

至山門就進入了“二郎神文化遺蹟展區”,山門內外兩邊的四幅畫,揭示了二郎神的主題肖像,分別是“敬忠二郎”、“尊孝二郎”、“尚義二郎”、“信節二郎”,重點介紹了楊二郎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事業、熱愛生活、孝敬父母、見義勇為、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高貴品質。

2014年5月5日,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2014年2號公告,灌南縣二郎神文化遺蹟公園成功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灌南縣第一家4A級景區。

慈孝閣 慈孝閣

慈孝閣

二郎神文化景區管理處副主任胡月說道:其中最為我們津津樂道的就是二郎神劈山救母的孝道故事,他為了救自己被壓在桃山下的母親,和玉鼎真人學成本領。然後劈桃山救母的這樣一個故事,給後人孝文化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精神。百善孝為先。在傳統中國,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孝道亦是整個二郎神文化遺蹟公園的神髓所在。位於公園西部的慈孝閣是三層樓台、四層重檐建築,高30.6米,是灌南乃至全市的孝文化傳承展示中心。慈孝閣是整個公園的主題樓閣,是有關於孝文化的傳承基地,我們從甲骨文時期的孝文化,以及到孔子時期的孝經,也傳承了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大幅的孝字,是把整個孝文化做了一個貫穿,一個總結,也是我們各類學校,幼稚園中國小的一個孝文化的實驗基地。

濟南二郎廟

濟南大明湖畔二郎神廟 濟南大明湖畔二郎神廟

二郎廟是濟南的老建築,原來就在大明湖南岸匯泉寺街北面的二郎廟街上,街就是以寺得名的。廟正沖街口,是一間坐北朝南、4米多高的小房子。大明湖南岸改造擴建,二郎廟被拆除了,重修的二郎廟在原來的皮家胡同4號位置。古代,在人們心目中,二郎神是正義的化身,他捉妖治水,造福百姓,所以各地多在水邊建廟祭祀。大明湖水域闊大,建二郎廟寄託了人們期盼風調雨順的心愿。濟南過去有句俗話叫:“東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廟”,說的是濟南老城區的四條街道。清乾隆(1773)《歷城縣誌》稱:“曰二郎廟街(舊志:兩隅頭西北,作‘二郎廟巷’)”;由此看來,此街早年時叫二郎廟街,其後是分南、北兩段分別叫匯泉寺街和二郎廟街(二賢街),之後又統一稱為匯泉寺街。

大明湖畔的二郎廟壁畫劈山救母 大明湖畔的二郎廟壁畫劈山救母
大明湖畔的二郎廟壁畫二郎父母 大明湖畔的二郎廟壁畫二郎父母

東山牆上嵌有一石碑,寬40厘米,長80厘米,周砌磚框,因年代久遠,字跡大部已非常模糊,只能看清“大明萬曆十五年(1592)”等字樣。街道拆遷時,石碑不知去向。廟東側路邊上,還有一個碑座。牆上原有彩繪的神話故事。後來塑像毀圮,牆上的彩繪也被塗白灰而壞。這處二郎廟既無院、山門,也無配殿,是濟南老城區當時最小的宗教建築。廟內四周牆壁上,繪有傳說故事壁畫。下面兩壁畫分別為楊戩的父母與二郎神劈山救母。

三坡傳說:二郎劈山救母

野三坡位於河北保定市淶水縣境內,是一處新興旅遊區,被稱為“北方小桂林”。距北京僅100公里,是近年來京郊遊的熱點。 它由七個各具功能的景區構成,分別是百里峽、拒馬河、百草畔、佛洞塔、龍門峽、金華山以及近年開發的三黃山。這裡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觀豐富,既有北方山水的高亢,又有著南方山水的婉約。

母子峰 母子峰
在懸崖谷里有三座怪異的山峰:一座叫母子峰,看去似一年輕女子懷抱嬰兒在凝視、在遙望;一座叫寶劍峰,象一把寶劍插入山中;一座叫塔峰(或棒槌峰),孤獨獨兀自矗立,形似一座塔.這三座峰,傳說是二郎劈山救母時留下的遺蹟:那母子峰是王母娘娘的三公主懷抱孩嬰時的二郎在仰視天庭,塔峰是托搭天王李靜鎮壓三公主的寶塔,寶劍峰則是二郎劈山救母用過的寶劍。

相傳,楊二郎擔山趕太陽,十三個太陽被他用山壓住了十二個,只留下了一個太陽普照四方。從此天上地下才得安寧。玉皇大帝滿心歡喜,就在凌霄寶殿設筵款待二郎。二郎喝了個酩酊大醉。當他躺在床上口渴難忍之時,卻無人照看,不由得想起了親娘。十多年了,還未見過娘的面呢,只知道玉皇是他老爺,王母娘娘是他姥姥。可娘在哪裡呢?他一骨碌爬起來就直奔了凌臂寶殿,問玉皇他的親娘在哪裡?玉皇說:“提她作甚?”二郎說:“人人都有生身母,唯我二郎不見娘,我當然要問。”玉皇一抖袍袖:“去問你姥姥吧!”

二郎來到瑤池,見到王母娘娘劈頭就問:“姥姥,我娘在哪裡?”王母娘娘一驚:“我的御甥,你怎么想起你的娘來了?”二郎說:“我都十五了,還不知娘是誰。”王母娘娘長嘆一聲:“哎!你的娘就是我那三閨女三公主啊!”“她在哪裡?”“被壓在野三坡懸崖谷里。”“卻是為何?”王母娘娘眼淚汪汪地述說了三公主被壓的事。

原來,王母娘娘有七個閨女,大閨女嫁給了東海龍王,二閨女嫁給了托塔天王,三閨女嫁給了楊天佑。只因三公主生下二郎三天,她去到拒馬河洗尿布,染髒了河水,衝撞了東海龍王,那三公主自小就跟大公主不對眼,因此,東海龍王到玉皇前告了一狀,狀告三公主違犯天條私自到凡間洗尿布,染髒了河水。玉皇想把此事不了了之,誰知東海龍王盯得緊,玉皇只得按天律將三公主打下天庭壓在凡間懸崖谷,派托塔天王李靜操辦此事。二公主跟三公主關係很好,托塔天王沒把三公主壓在山下,而是將她定在了山旁,用寶塔罩住。

王母娘娘說完,二郎眼淚汪汪地說:“我要下界去救我娘。”王母娘娘說:“不行啊,一來你娘被壓還未到期,二是要劈開那山,得用開山寶劍。這劍是太上老君煉就,恐怕他不給你。”二郎說:“不要緊,我向老君借。”說完,二郎就去找太上老君。老君很同情二郎,當即打開了萬寶庫,給他拿劍,可各種寶物都有,唯獨不見了開山劍。老君說:“我多日不查點,準是它偷偷跑掉了。”說完,老君定睛往下界一看,說道:“畜牲!原來它下凡到三坡老君廟裡行兇作惡!二郎,你趕奔那裡,將它拿住,劈開山救出你娘之後,我自有辦法懲治這個畜牲!”

二郎辭別了老君,出了南天門,直奔三坡而來。這時的三坡,人跡荒涼,悲聲四起。二郎問一老者:“你們為何這等悲傷?”老者見是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忙說:“哎呀!你是.何方來的孩童,快走吧,不然就沒命了。”二郎不解。老者說:“我們這老君廟裡出了個怪物,每天要吃一對童男童女。三坡的孩童都快被吃光了。”二郎說:“我找的就是它!”

二郎辭別老者來到老君廟,那劍妖沒在廟內,二郎就躺在供桌上閉日養神。不一會幾,劍妖回來了,見供桌上躺著個小孩,不由滿心歡喜,張嘴就把腦袋咬了下來。誰知那小孩身上又長出了兩個腦袋。那劍妖把兩個腦袋又咬掉了,可隨即又長出來四個。這下那劍妖害怕了。心想:不好!這不是凡人!莫不是孫大聖?要不就是楊二郎!它正要逃走,二郎大喝一聲:“大膽劍妖,還不快來受降!”那劍妖還未選出門去,就被二郎放出的哮天犬咬住了,二郎一拳打在劍妖身上,那劍妖立時倒在地上顯出了原形,正是那把開山寶劍。二郎拿起寶劍說:“劍妖,只要你幫我劈開山救出我娘,我決不傷害你!”說罷,提著寶劍直奔懸崖谷而去。

二郎走進懸崖谷,果見一女子懷抱一嬰孩立在那裡,遙望遠處,一座寶塔鎮在前方。二郎跪在那女子面前,拜了幾拜,說:“娘啊!兒二郎前來救你!”說完,掄起寶劍,朝山劈去。就聽一聲巨響,山斷成了兩半,站立一旁的三公主立時走過來,一把拉住二郎,哭道:“兒啊,想死為娘了!”母子抱頭大哭。二郎扶住娘,想拔那寶劍,卻怎么也拔不出來了,那劍好似釘在了山石中。二郎正覺納悶,只聽雲頭上老君在說:“二郎,不要管它了,我已將它釘在那裡,以示懲罰!”

二郎扶住三公主一同回到了天官。

從此,懸崖谷就留下了三公主遙望天官的巨石,留下了托塔天王的寶塔,留下了那把劈山的寶劍。上圖為母子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