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翼

前翼

前翼(英文)之所以得名是來自於法語的鴨子,因其配置在前方,像是鴨子蹼一樣。

前翼(canard,又稱前置翼,鴨翼),是一種飛行器配置的稱呼。這種配置的特點是將水平穩定面放在主翼前面,而一般是將水平穩定面裝在後面,稱為尾翼。[1]
前翼(canard,又稱前置翼,鴨翼),是一種飛行器配置的稱呼。這種配置的特點是將水平穩定面放在主翼前面,而一般是將水平穩定面裝在後面,稱為尾翼。使用這種配置方式的優點是可使主翼上方產生渦流,可提高失速攻角。而缺點為較容易造成不穩定。圖為Saab 37 Viggen,其中藍色部分為前翼前翼(canard,又稱前置翼,鴨翼),是一種飛行器配置的稱呼。這種配置的特點是將水平穩定面放在主翼前面,而一般是將水平穩定面裝在後面,稱為尾翼。 使用這種配置方式的優點是可使主翼上方產生渦流,可提高失速攻角。而缺點為較容易造成不穩定。 圖為Saab 37 Viggen,其中藍色部分為前翼

使用這種配置方式的優點是可使主翼上方產生渦流,可提高失速攻角。而缺點為較容易造成不穩定。
萊特兄弟首次飛行便是使用前翼前翼(英文)之所以得名是來自於法語的鴨子,因其配置在前方,像是鴨子蹼一樣。
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的萊特飛行器就使用前翼配置,但是在萊特兄弟以後,大部分的飛行器改採用尾翼配置。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要避免使用萊特兄弟的專利,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使用前翼配置較不容易穩定,早期的技術較不發達,使用前翼很難設計,尤其民航機對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也不可能採用前翼配置。
因為線傳飛控的進步,終於在1960年代,XB-70超音速實驗機採用前翼配置證明前翼配置可行。加上前翼的操控性比較好,所以近幾年來,許多先進戰機常常採用前翼設計[1],如Su-47。當然也是有客機使用前翼的例子,如Tu-144。
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的萊特飛行器就使用前翼配置,但是在萊特兄弟以後,大部分的飛行器改採用尾翼配置。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要避免使用萊特兄弟的專利,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使用前翼配置較不容易穩定,早期的技術較不發達,使用前翼很難設計,尤其民航機對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也不可能採用前翼配置。萊特兄弟首次飛行便是使用前翼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的萊特飛行器就使用前翼配置,但是在萊特兄弟以後,大部分的飛行器改採用尾翼配置。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要避免使用萊特兄弟的專利,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使用前翼配置較不容易穩定,早期的技術較不發達,使用前翼很難設計,尤其民航機對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也不可能採用前翼配置。 萊特兄弟首次飛行便是使用前翼

為維持穩定的前翼配置,飛行器有幾個特色如下[2]:
前翼永遠貢獻靜不穩定的效果,會造成飛機靜穩定性下降(與去掉前翼時相比)。
一個穩定的前翼配置,飛行器的重心必須在前翼與主翼的空氣動力中心之間。
配平過後的前翼配置下,前翼與主翼都會提供飛行器升力。
前翼的升力係數必須要比主翼還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