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桫欏

刺桫欏

刺桫欏——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拉丁學名:Alsophilaspinulosa(Wall.exHook)Tryon。分類屬於桫欏科,刺桫欏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中生時代和恐龍一樣在地球上廣泛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刺桫欏刺桫欏

刺桫欏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中生時代和恐龍一樣在地球上廣泛分布。桫欏孢子萌發成配子體時,需要濕潤的環境,由於缺少配子體生長的適當環境,造成桫欏繁殖障礙。因此在產區要保護好生態環境。樹型蕨類植物,主幹單一,高達8米,葉聚生枝頂,外形像一把大傘。葉柄和葉軸粗壯,有密刺。葉片大,三回羽裂。孢子襄群生於小脈分叉處,襄群蓋近圓球形。長在西南、華南和熱帶亞洲其他地區。生於林下溝谷、溪邊及灌木叢,喜歡溫暖濕潤及半蔭環境。

刺桫欏樹形蕨類植物,直立,高可達6米。葉螺鏇狀排列,聚生於莖端;葉柄棕色,具銳刺;葉片大,長矩圓形,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7-20對,互生,最大的長達60厘米,基部一對縮短,羽軸有短刺;小羽片18-20對,無柄或近於無柄,披針形,長達10厘米,寬2.5厘米,深裂幾達中脈;末回裂片多少鐮狀,有齒。孢子囊群靠近中脈著生;囊群蓋球形,膜質。地理分布主要在香港島、大嶼山、大帽山。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川西藏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日本南部。

生態環境

刺桫欏刺桫欏
通常生長於山溝的潮濕坡地和溪邊陽光充足的地方,常數十株或成百株構成優勢群落,有時亦散生在林緣灌叢之中。桫欏株形美觀別致,具觀賞價值。莖幹被用為栽培附生蘭類的基質。在香港以外地區,因生境破壞和經常被人採挖而受威脅。香港的桫欏多生長在郊野公園內而受到保護。本種也受《林務規例》(香港法例第96章附例)及《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香港法例第187章)保護。此外,漁護署已進行遷地保護,城門標本林內有栽培。

瓜溪刺桫欏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安市溪潭鎮瓜溪畲村。省級自然保護區。瓜溪畲村分里外兩個自然村,在里瓜溪海拔150-500米的峽谷及其周圍方圓10平方千米的山野中,分布有3600

刺桫欏刺桫欏

多株大大小小的桫欏樹,最大的一株高達6.5米,超過《中國瀕危植物紅皮書》最高6米的記載。保護區內山勢崔嵬、雲霧氤氳,怪石崢嶸,疊瀑奇秀,自然景觀十分豐富。平和縣在該縣天馬山一個叫“高腳寮”的地方發現大片野生刺桫欏,這裡有近千畝的原始森林,地面植被保護良好。野生刺桫欏就分布在森林中陽光較充足的地方,這些刺桫欏高的有4米左右,小的只有十幾厘米,密密麻麻遍布在樹陰下,並以十幾株或成百株構成一個群落。刺桫欏是白堊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距今約三億多年,比恐龍的出現還早一億五千多萬年,是現今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有“活化石”之稱,屬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目前,當地民眾已經做好防護措施,保護這一珍稀野生物種。

植物化石

刺桫欏刺桫欏
恐龍時代植物——原始刺桫欏,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又名樹蕨。在銀杏還沒有出世的古生代石炭紀距今約3.5億年,高大的蕨類樹木覆蓋著地球表面。到了中生代的侏羅紀1億多年前,由於氣候變得溫暖、潮濕,所以刺桫欏也長得高大挺拔,高可達20多米。儘管刺桫欏如此高大,但它仍是恐龍的美味食品。不過,靠素食生活的恐龍最後還是從地球上消失了,而高大的刺桫欏卻在地球上的一些溫暖潮濕的地區延續了下來。有關部門表示,這一植物的出現不僅有力地補充了泉州植物種群,也必將推動德化的生態旅遊。

德化縣龍門灘鎮水府自然村素有“神農架”的美譽,村內有5條百米以上的瀑布群。此次被發現的刺桫欏,據不完全統計在840畝的範圍內,大小近千株,最高的達7米,最大直徑43厘米,蕨葉最長3.1米。當地村民介紹,在這裡還有蘭花金線蓮銀線蓮仙鶴草、七葉一枝花、野靈芝、水蓑衣、風鼓草、扁藤等植物,僅蘭花就有10多種類;此外,這裡還發現野生動物鬣羚(蘇門羚)、猴子、野豬、山貓、大腳蛇等。目前,有關部門已著手準備,力爭將這裡打造成旅遊品牌。

栽培管理

刺桫欏刺桫欏
刺桫欏是大型蕨類植物,最高可達7至8米,是現存惟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

(一)刺桫欏的生長環境:海拔在100至2500米,氣溫在5至35℃的山區、壩區和庭院均可栽培。可地栽,也可盆栽或桶栽,但相對濕度要大。

(二)土質:刺桫欏喜酸性土壤,宜生長在透氣松酸性腐葉土上,最好選用山林中的腐葉土來栽培。

(三)挖坑:可根據樹體的大小,挖深50至100厘米,60至120厘米見方的坑來移栽。

(四)起苗和運輸:1米高的樹,要挖60厘米的樹盤,把樹盤外的根全部斷開,深度視根系情況而定。因刺桫欏無主根,深度不必過深,在鬚根不多時,一般在30至50厘米之間可以了。挖起後將10厘米以上的羽狀主葉全部剪掉,10厘米以下的2至3個主嫩葉留下。用鮮苔蘚泡水後擠去70%左右的水,將刺桫欏根部和莖部包好後紮上繩子裝入木箱,箱內的空間再用鮮苔蘚填滿就可長途運輸。

(五)定植:將準備好的腐葉土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按說明書兌水消毒殺菌。樹體和根部也用此法消毒,將坑的底部填上消過毒的腐葉土踩緊。在操作過程中一邊給樹定位,一邊在腐葉土上撒上呋喃丹殺死地下害蟲。栽完後澆透水。刺桫欏喜高濕環境,因此應搭架蓋上黑色遮陽網,遮去60%以上的直射陽光,冬季還應防。刺桫欏怕乾旱,忌水澇,所以樹盤周圍應排水良好。根據地理環境情況,每天可對樹莖和樹盤噴霧狀水以保證濕度。30天后3個新主葉就可長大,其他嫩葉也開始萌發。

刺桫欏刺桫欏
(六)施肥:1.有機肥,每年可施兩次經發酵的牛羊糞,每株樹20至50公斤。2.無機化肥,每年除冬季外均可施用。兩個月施一次複合肥,根據樹體大小,每次施0.1至1公斤。先把樹盤內蓋的腐葉土拿去一層,灑上化肥再將腐葉土蓋上澆透水。

(七)中期管理:為了使刺桫欏長得快,除了經常向樹盤和樹莖噴水保濕外,還要對羽狀主葉進行修剪。當長出10至12片主葉後,應由下至上剪除多餘的老葉殘葉。這樣每日可長出2至3匹主葉,桶栽的每年可長高度10至15厘米,地栽的可長15厘米以上。

(八)病蟲害防治:刺桫欏在自然環境下基本無病害,但經過移栽施肥後也有病害產生。只要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靈,每月對樹體和樹盤噴施一次就可消除病害。害蟲主要有螞蟻蝸牛,螞蟻可用百樹得或功夫農藥噴霧滅殺。蝸牛喜潮濕環境,主要危害樹體嫩葉和嫩稈,可用農藥蝸剋星和滅蝸靈等撒在樹盤表面滅殺和人工捕捉。

(九)管理中的注意事項:1、冬季應防霜凍;2、噴水時不宜在高溫時進行;3、不必噴葉面水,特別在高溫時噴葉面水容易使葉片下垂過大和殘缺。

圖片解析

刺桫欏 刺桫欏之葉
刺桫欏 刺桫欏之芽
刺桫欏 刺桫欏孢子囊群
刺桫欏 刺桫欏之幼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