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

券商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我國目前總共合規的券商總計106家,其中有21家進入了2013年度的AA級券商行列,獲得AA級的21家券商包括:安信證券、北京高華、方正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廣州證券、國金證券、國開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宏源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申銀萬國、興業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銀國際。其中多家公司都是首次登上AA評級榜單。值得關注的是,仍無券商獲評AAA級這一最高級別,也沒有券商被評為D類或E類公司。據悉,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風險管理能力的相對水平。D類、E類公司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範圍及被依法採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基本信息

含義

券商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證券公司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申銀萬國
申銀萬國申銀萬國
,銀河,華泰,國信等。其實就是上交所深交所的代理商。
我國目前總共合規的券商總計106家,其中有16家進入了2011年度的AA級券商行列,目前還沒有AAA級券商,此外其餘的分別分為B、C等級,我國目前也沒有D、E等級的券商。獲得AA級的16家券商包括:安信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平安證券、齊魯證券、申銀萬國、銀河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
據悉,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風險管理能力的相對水平。D類、E類公司分別為潛在風險可能超過公司可承受範圍及被依法採取風險處置措施的公司。
分類從證券經營公司的功能分,可分為證券經紀商、證券自營商和證券承銷商。
①證券經紀商。即證券經紀公司。代理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接受投資人委託、代為買賣證券,並收取一定手續費即佣金,如江海證券經紀公司。
②證券自營商。即綜合型證券公司,除了證券經紀公司的許可權外,還可以自行買賣證券的證券機構,它們資金雄厚,可直接進入交易所為自己買賣股票。如國泰君安證券。
③證券承銷商。以包銷或代銷形式幫助發行人發售證券的機構。實際上,許多證券公司是兼營這3種業務的。按照各國現行的做法,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公司均可在交易市場進行自營買賣,但專門以自營買賣為主的證券公司為數極少。
另外,一些經過認證的創新型證券公司,還具有創設權證的許可權,如中信證券。
證券登記公司是證券集中登記過戶的服務機構。它是證券交易不可缺少的部分,併兼有行政管理性質。它須經主管機關審核批准方可設立。

排名

2001年券商營業部排名

名次公司名稱經紀價值量 平均價值量1 國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53.84871 26.15
2 國信證券有限公司 487.5208 24.38
3 廣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274.1925 23.60
4 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59.06095 22.95
5 南方證券有限公司 1576.0341 22.20
6 海通證券有限公司 1915.7833 21.29
7 華泰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47.40978 20.88
8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167.8466 18.22
9 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07.18175 17.68
10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891.0237 17.51

2001年券商實力排名

名次 公司名稱 價值總量 經紀價值量 平均價值量1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548.63 2167.85 380.78
2 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186.25 2174.31 11.95
3 海通證券有限公司 1955.64 1915.78 79.85
4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937.61 1891.02 46.59
5 南方證券有限公司 1819.43 1576.03 243.40
6 廣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409.57 1274.19 135.38
7 華夏證券有限公司 1334.94 1177.54 157.40
8 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827.87 707.18 120.68
9 國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712.34 653.85 58.49
10 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87.35 542.70 144.65

2010中國券商實力排名

1 中信證券 (深圳)
2 海通證券 (上海)
3 國泰君安 (上海)
4 銀河證券 (北京)
5 廣發證券 (廣州)
6 申銀萬國 (上海)
7 國信證券 (深圳)
8 招商證券 (深圳)
9 中信建投 (北京)
10 華泰證券 (南京)
據統計顯示,盈利最多的券商依舊是中信證券,中信證券去年實現淨利潤89.59億元,同比增長22.64%。而其後為廣發證券,淨利潤為49.25億元。海通為45.4億元。全國55家券商有17家券商的淨利潤都超過了10億元,平均利潤達到11.95億元。
在上述榜單中,上海占3家,深圳占3家,兩地證券機構平分秋色,且在全國優勢明顯。另外,由於中信證券南遷深圳,鼎鼎大名的中金又發展不力,北京證券機構稍遜風騷,廣州、南京的證券機構開始有所建樹。

2011年承銷排名

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2011年度證券公司會員證券承銷業務的排名情況。排名指標包括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股票主承銷金額股票主承銷家數、債券主承銷金額、債券主承銷家數六項。具體排名情況如下:1、2011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排名
單位:萬元
序號 公司 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
1 中信證券 17,649,983.08
2 國泰君安 9,081,307.24
3 平安證券 7,287,580.29
4 國信證券 5,520,596.28
5 中信建投 5,455,663.95
6 廣發證券 5,454,967.49
7 宏源證券 5,369,876.02
8 中金公司 5,286,653.51
9 中銀國際 5,225,359.10
10 招商證券 5,200,461.46
11 銀河證券 4,698,901.20
12 瑞銀證券 4,430,377.75
13 安信證券 3,694,045.85
14 中投證券 3,634,282.83
15 海通證券 2,531,693.50
16 西南證券 2,391,509.37
17 光大證券 2,371,611.73
18 第一創業 2,169,632.92
19 申銀萬國 2,020,537.67
20 華林證券 1,565,000.00
21 民生證券 1,526,073.54
22 華泰聯合 1,445,287.00
23 瑞信方正 1,337,783.33
24 國海證券 1,270,000.00
25 興業證券 1,268,339.28
26 東方證券 1,262,682.20
27 太平洋證券 1,146,145.32
28 中德證券 1,137,570.00
29 東海證券 1,136,415.78
30 國開證券 1,013,900.00
31 齊魯證券 1,006,450.68
32 高盛高華 920,000.00
33 東吳證券 751,980.42
34 信達證券 749,076.00
35 華泰證券 734,884.00
36 德邦證券 653,471.65
37 國金證券 620,391.69
38 浙商證券 612,965.27
39 中航證券 598,771.00
40 華龍證券 565,980.00
41 國都證券 547,926.44
42 渤海證券 538,583.00
43 國元證券 522,867.00
44 東興證券 518,995.13
45 紅塔證券 451,584.30
46 廣州證券 447,423.72
47 西部證券 446,885.35
48 財通證券 428,471.00
49 長江保薦 418,582.50
50 華英證券 377,794.54
51 東莞證券 368,280.01
52 長江證券 341,000.00
53 財富證券 300,000.00
54 民族證券 278,289.60
55 南京證券 236,850.00
56 萬聯證券 234,478.40
57 新時代證券 229,927.00
58 恆泰證券 194,608.00
59 第一創業摩根大通 170,000.00
60 長城證券 168,549.70
61 華鑫證券 162,920.00
62 世紀證券 151,701.01
63 國聯證券 151,101.47
64 中原證券 130,668.00
65 英大證券 130,000.00
66 華融證券 116,251.33
67 日信證券 111,574.00
68 東北證券 105,872.02
69 國盛證券 85,708.40
70 財富里昂 80,000.00
71 航天證券 73,679.01
72 首創證券 63,000.00
73 華西證券 57,414.00
74 金元證券 47,571.61
75 中山證券 46,000.00
76 海際大和 32,585.00
77 江海證券 20,192.33
78 上海證券 12,000.00
79 摩根史坦利華鑫 7,117.20
80 愛建證券 3,000.00
81 華安證券 100.00
註:股票及債券承銷金額排名的中位數為547,926.44萬元,不低於中位數的為排名前41家公司。

2、2011年度證券公司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排名
序號 公司 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
1 平安證券 60
2 中信證券 50
3 國信證券 47
4 國泰君安 38
5 廣發證券 37
6 中信建投 32
7 招商證券 31
8 海通證券 29
9 中金公司 25
10 宏源證券 24
11 銀河證券 23
12 安信證券 23
13 光大證券 21
14 西南證券 18
15 民生證券 18
16 瑞銀證券 17
17 中投證券 16
18 華林證券 15
19 中銀國際 14
20 興業證券 14
21 齊魯證券 14
22 華泰聯合 13
23 東方證券 11
24 太平洋證券 11
25 第一創業 11
26 申銀萬國 10
27 國海證券 8
28 中德證券 7
29 東吳證券 7
30 中航證券 7
31 浙商證券 7
32 國金證券 7
33 華泰證券 7
34 國元證券 7
35 渤海證券 7
36 華龍證券 7
37 瑞信方正 6
38 國開證券 6
39 信達證券 6
40 廣州證券 6
41 長江保薦 6
42 德邦證券 5
43 國都證券 5
44 西部證券 5
45 東興證券 5
46 東莞證券 5
47 紅塔證券 4
48 財通證券 4
49 民族證券 4
50 長城證券 4
51 華英證券 3
52 財富證券 3
53 萬聯證券 3
54 新時代證券 3
55 南京證券 3
56 東海證券 3
57 國聯證券 3
58 恆泰證券 2
59 世紀證券 2
60 英大證券 2
61 中原證券 2
62 長江證券 2
63 日信證券 2
64 國盛證券 2
65 金元證券 2
66 高盛高華 1
67 第一創業摩根大通 1
68 東北證券 1
69 華鑫證券 1
70 財富里昂 1
71 華融證券 1
72 首創證券 1
73 華西證券 1
74 海際大和 1
75 中山證券 1
註: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排名的中位數為6家,不低於中位數的為前41家公司;股票及債券主承銷家數相同時,按股票及債券主承銷金額從大到小排序。3、2011年度證券公司股票主承銷家數排名
序號 公司 股票主承銷家數
1 平安證券 42
2 國信證券 41
3 海通證券 22
4 招商證券 19
5 廣發證券 18
6 安信證券 17
7 中信證券 15
8 光大證券 15
9 民生證券 15
10 中信建投 14
11 華泰證券(華泰聯合證券) 14
12 中金公司 13
13 國泰君安 11
14 西南證券 11
15 中投證券 9
16 興業證券 9
17 東方證券 7
18 國金證券 7
19 宏源證券 7
20 齊魯證券 7
21 國元證券 6
22 申銀萬國 6
23 瑞銀證券 5
24 山西證券(中德證券) 5
25 中航證券 5
26 浙商證券 5
27 東吳證券 5
28 第一創業(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 5
29 華龍證券 5
30 中銀國際 4
31 銀河證券 4
32 國聯證券(華英證券) 4
33 東興證券 4
34 東莞證券 4
35 太平洋證券 4
36 長江證券(長江保薦證券) 4
37 長城證券 4
38 廣州證券 4
39 國都證券 3
40 紅塔證券 3
41 財通證券 3
42 渤海證券 3
43 東海證券 3
44 民族證券 3
45 信達證券 3
46 國海證券 2
47 西部證券 2
48 世紀證券 2
49 南京證券 2
50 日信證券 2
51 新時代證券 2
52 萬聯證券 2
53 金元證券 2
54 方正證券(瑞信方正證券) 1
55 東北證券 1
56 華鑫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 1
57 恆泰證券 1
58 華融證券 1
59 首創證券 1
60 華西證券 1
61 國盛證券 1
62 中原證券 1
63 上海證券(海際大和證券) 1
64 中山證券 1
註:1、股票主承銷家數排名的中位數為4家,不低於中位數的為前38家公司,股票主承銷家數相同時,按股票主承銷金額從大到小排序;
2、排名中華泰證券與華泰聯合證券、山西證券與中德證券、第一創業證券與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證券、國聯證券與華英證券、長江證券與長江承銷保薦證券、方正證券與瑞信方正證券、華鑫證券與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上海證券與海際大和證券合併計算。
券商券商
2015年券商淨利一年頂三年員工平均年薪約為70萬元

截至2016年4月3日,A股市場24家上市券商中,累計已有16家披露了2015年年報,均實現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雙增長,部分券商淨利潤漲幅更超過200%,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等14家券商去年一年的淨利潤就已經超過了2012年至2014年連續三年淨利潤的總和。與此同時,券商業績向好也帶來員工薪酬水平的水漲船高,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員工平均年薪約為70萬元,部分高管年薪甚至接近千萬元。

信息制度

券商券商
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自強日前在信託網上表示,隨著我國邁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時期,證券行業的發展方式要從單純的規模和數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擴張,把現有的業務做精做細做深。他透露,目前中國證券業協會正在抓緊制訂證券公司信息制度指引,對證券公司的發行、保薦、自營等業務信息隔離提出具體要求。
陳自強表示,下一步,證券公司在支持服務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同時自身也要做好轉型工作,從證券公司發展方式轉變的趨勢看,應當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要加快經紀業務的轉型,提高財富管理的能力。經紀業務由目前簡單的通道服務轉向增值服務是證券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證券公司進行業務創新時要立足於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中介增值服務,發展低風險的金融創新產品
二是要加強客戶的適當性管理,提高投資者教育的水平。利民利得財富股市的波動起伏,特別是創業板和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迫切要求進一步加強投資者的風險防範教育。證券公司要通過了解客戶和對客戶進行分類,引導合適的投資者購買適當的產品。
三是要加強證券市場研究,提高證券公司研究定價能力。證監會明確規定發布研究報告業務是投資諮詢公司證券公司的基本業務形式。證券公司投資諮詢公司要以此為契機,提升定價能力,提高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要增強客戶服務意識,提高客戶服務能力。隨著資本市場的形成和理財時代的到來,投資產品將更為豐富,客戶數量將迅速增加,客戶結構、客戶需求將日趨複雜、多樣,行業的行銷方式也必然要加以改進,服務手段必須更加科學。證券公司只有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才能提升行業的競爭力。
五是要加強行業合規制度建設,提高行業的內控水平。下一步,要在全行業廣泛推廣合規管理制度,為證券公司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奠定製度基礎。目前證券業協會正在抓緊制訂證券公司信息制度指引,對證券公司的發行、保薦、自營等業務信息隔離提出具體要求。
六是要加強行業隊伍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資本市場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金融機構,也培養了大量的金融專業人才,資本市場走進了千家萬戶,理財文化悄然興起。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要求證券公司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道德水平,以跟進整個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步伐。

時事

在監管層對券商市場的政策性放開之後,各大網際網路機構也紛紛加入券商的行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對傳統的經濟業務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券商加速轉型應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
前段時間,券商展開了佣金大戰。華泰證券的萬三開戶,國金證券的萬二開戶頻繁刷低券商佣金率的下限。券商如何在“零佣金”的大環境下生存問題已經擺在了券商的日程上來。
佣金寶的出現不僅刷低了券商佣金率的下限,同時也標誌著券商網路經紀業務的到來。證券行業當中受到衝擊的不僅僅是券商的經紀業務,包括通道業務和其他增值服務等在內的券商的主打業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所以,券商應加速轉型應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

財知道專家表示:從國外券商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券商此時應該結合網際網路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增強客戶體驗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