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期權交易

利率期權交易

利率期權是一種與利率掛鈎的期權產品。是一項規避短期利率風險的有效工具。利率期權有多種形式,常見的主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上下限。

簡介

利率期權交易利率期權交易
利率期權是一種與利率掛鈎的期權產品。買方在支付一定金額期權費之後,就可以獲得這項權利,在到期日按預先約定的利率,按一定的期限借入或貸出一定金額的貨幣。這樣當市場利率向不利方向變動時,買方可固定其利率水平;當市場利率向有利方向變化時,買方可獲得利率變化的好處。利率期權的賣方向買方收取期權費,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

利率期權是一項規避短期利率風險的有效工具。借款人通過買入一項利率期權,可以在利率水平向不利方向變化時得到保護,而在利率水平向有利方向變化時得益。

分類

利率期權有多種形式,常見的主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上下限

利率上限(Interest Rate Cap)
利率上限是客戶與銀行達成一項協定,雙方確定一個利率上限水平,在此基礎上,利率上限的賣方向買方承諾:在規定的期限內,如果市場參考利率高於協定的利率上限,則賣方向買方支付市場利率高於協定利率上限的差額部分;如果市場利率低於或等於協定的利率上限,賣方無任何支付義務,同時,買方由於獲得了上述權利,必須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手續費

利率下限(Interest Rate Floor)
利率下限是指客戶與銀行達成一個協定,雙方規定一個利率下限,賣方向買方承諾:在規定的有效期內,如果市場參考利率低於協定的利率下限,則賣方向買方支付市場參考利率低於協定的率下限的差額部分,若市場參考利率大於或等於協定的利率下限,則賣方沒有任何支付義務。作為補償,賣方向買方收取一定數額的手續費。

利率上下限(Interest Rate Collar)
所謂利率上下限,是指將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兩種金融工具結合使用。具體地說,購買一個利率上下限,是指在買進一個利率上限的同時,賣出一個利率下限,以收入的手續費來部分抵銷需要支出的手續費,從而達到既防範利率風險又降低費用成本的目的。而賣出一個利率上下限,則是指在賣出一個利率上限的同時,買入一個利率下限。

功能和特色

期權產品以其靈活性和個性化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交易最為活躍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期權與期貨等標準化的產品相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客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制定期權交易的金額、期限、到期日、執行價格。對於期權的買方來說,付出期權費可以為其未來的資金頭寸的成本或收益提供風險保障,而並不要求其做出任何交易承諾。對於期權的賣方而言,可以通過交易收取期權費,降低成本。當然對於賣方而言,他所獲得的期權費也有可能不能彌補期權被執行後造成的損失。

影響因素

決定期權價格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期權期限的長短,標的物即期價格與期權同中約定的執行價格之間的差價,以及標的物的波動性。

履約方式

按照履約方式,期權分為美式期權歐式期權。市場上的期權交易大多採用歐式。

美式期權(AmericanStyle)是指自期權契約成立之日起,至到期日的到期時間(Cut-offTime)之前,期權的買方可在此期間的任一時點,隨時要求期權的賣方按期權契約的內容,買入或賣出特定數量的標的物

歐式期權(EuropeanStyle)是指期權買方於到期日之前,不得要求期權的賣方履行契約,僅能於到期日當天的到期時間之前,要求期權賣方履行契約。由於歐式期權的履行時間只有到期日當天而已,其被要求履約的機率遠低於美式期權,因此歐式期權的價格較低。

風險管理策略

在巨觀方面,國際上廣泛推崇的期權交易風險管理構架包括五點:一、明確自身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二、明晰各職位的管理權力和責任;三、制定風險管理治理結構,對風險全面識別、衡量、管理、控制、監察和評估;四、確保足夠的信息反饋和公眾監督。五、密切關注和分析全球市場動態。

微觀方面,銀行交易利率期權產品,首先必須對期權合理定價。要正確地把握基礎產品(比如LIBOR利率)的波動率和相關期權契約的剩餘期限,通過風險參數δ衡量標的利率變化對期權價格的影響,γ衡量δ相對期權價格的敏感性,θ衡量時間價值減少的影響,ν衡量波動率變動的影響,ρ衡量利率變動對權利金的影響。

利用隨機模擬、壓力試驗和敏感性參數分析等方法度量交易風險,計算期權交易價值的相應變動量:ΔV=δ×ΔU+ν×Δδ+θ×Δt+ρ×Δγ+0.5×γ×(ΔU)2(其中U是標的物價格,δ波動率,剩餘時間t)。其次,銀行代客理財過程中的期權交易,不僅僅可以採取δ對沖、γ對沖等保值策略,還可以利用不同理財計畫中的期權投資,構建組合投資策略來減小交易成本,甚至實現無風險和低風險套利

純套利策略就是國際金融機構經常使用的一種無風險套利方法。商業銀行需要事先按照基準利率一定期限內的波動率、無風險利率和修正久期、不同執行價格和標的物價格,計算期權價值,然後,根據該利率期權的價值高賣低買,並利用合成期權期貨契約對沖買入或賣出的實際期權的風險頭寸,鎖定無風險收益。此外,不同方向期權間的盒式套利、發現不同月份期權價差的日曆套利、綜合性的對角套利和蝶式也是銀行能夠採用的低風險期權投資方式,對降低金融衍生品投資組合的風險效果顯著。

還可以運用利率上下限來實現盒式套利的效果。該套利策略由利率上限和下限合成,兩個執行價格可設為K1和K2,K2>K1。在每個付息期間,當參考利率高於K2時,賣方向買方支付參考利率與K1之間的利息差額;當參考利率低於K1時,買方向賣方支付參考利率與K1之間的利息差額;當參考利率在K1和K2之間時,買賣方不發生資金收付。舉例說明:某銀行發行了一筆2億美元額度的三年期理財產品,利率水平為一年期LIBOR。

銀行認為,在今後三年內,利率上漲的可能性較小,下跌的可能性較大。銀行賣出一項利率上下限,金額2億,有效期三年,執行價格6%和4%。銀行通過這一交易方式,在一年期LIBOR跌到4%以下時能繼續獲得4%的利息,LIBOR漲到6%以上時也只能得到6%的利息。一方面可以獲得權利金;另一方面避免利率下跌風險的同時獲得了有限的利率上升受益。

案例分析

假設某A公司,手頭上現有金額為500萬美元,期限為6個月,以LIBOR計息的浮動債務,那么從公司的角度出發,既希望在市場利率降低的時候能夠享受到低利率的好處,又想避免市場利率上漲時利息成本增加的風險。這個時候企業就可以選擇與銀行利率期權交易,向銀行買入6個月,協定利率為6%的利率上限期權。

如果6個月之後,LIBOR利率上升到了7%(大於原來的契約利率),那么A公司就會選擇行使該期權,那么作為期權賣方的銀行就應當向其支付市場利率和協定利率的差價5萬美元(500×(7%-6%)),作為期權契約的買方,A公司由於判斷正確有效地固定了其債務成本。

那么如果LIBOR的走勢出現了下跌,低於6%的話,那么A公司就可以選擇放棄執行該期權,而以較低的市場利率支付債務利息,其損失掉就僅僅是一筆期權費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制定期權交易的金額,期限,到期日,行使價,買方付出期權費,控制風險,增加盈利機會。賣方收取期權費,降低成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